20年網絡寫作擔得起 “文學”的名,它們不僅安置、釋放了當代大眾的思想、情感、意志和愿望,也努力開放出許多向傳統和經典致敬的金色薔薇。
2017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網絡文學界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明確責任,以更加積極昂揚的姿態,肩負起新時代的新使命,踏上了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新征程。
當下,隨著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規模逐漸擴大,以網絡文學為源頭的網絡文化生態開始形成,再加上網絡文學的“粉絲文化”屬性積聚了龐大的文化建設能量,網絡文學產業已經走到以自身力量“反哺”社會的歷史拐點。
日前,由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中心(ARC)舉辦的“問道IP——網絡文學IP價值評估體系研究成果分享會”上,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中心發布《網絡文學IP價值評估體系研究》(以下簡稱《研究》),為時下火爆的IP價值評估提供了科學參考。
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周于5月17日在浙江杭州開幕。此次文學周以“新時代·新起點·新使命”為主題,旨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網絡文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肩負新時代的新使命,從新起點出發,開創更加繁榮興盛的新局面。
目前,中國的網絡文學已成為廣受關注的重要文化現象之一,網絡文學作家和讀者數量巨大。雖然網絡文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思想性和藝術質量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網絡文學伴隨互聯網應運而生,近年來發展態勢迅猛,逐漸成長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文學力量。網絡文學的誕生降低了文學的門檻,更多的人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作品,滿足了人們不同的心理需求。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態勢。
盜版、抄襲現象是阻礙網絡文學發展的沉疴。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網絡文學行業因盜版損失接近100億元。近一段時間以來,閱文集團、晉江文學城等紛紛升級防盜版措施,把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新興技術應用到防盜版、防抄襲上,技術手段有了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