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21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作者:李淼
日前,由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中心(ARC)舉辦的“問道IP——網絡文學IP價值評估體系研究成果分享會”上,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中心發布《網絡文學IP價值評估體系研究》(以下簡稱《研究》),為時下火爆的IP價值評估提供了科學參考。
近年來,IP開發價值飆升,但尚缺乏統一規范的價值衡量標準,上游方面文本內容存在低質化、套路化等現象;從中下游來看,IP的篩選沒有科學化評估參考,開發作品更多是靠感覺、靠熱度。為緩解IP改編的混亂現象,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中心從維度的劃分、指標設置、指標賦權三方面對網絡文學IP價值評估體系進行了科學的建構,打造了更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IP價值評估體系。
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中心主任劉燕南介紹,IP價值評估體系通過市場價值、開發價值和社會價值三大維度將不同的網絡文學作品置于同一評估體系下,在指標設置上采取了文獻分析法、專家訪談法,在指標賦權上采用的是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為投資方甄別作品優劣,為選擇改編網絡文學IP提供客觀參照。
作為該評估體系應用的階段性成果,《研究》包括《網絡文學IP影視開發價值排行榜》《網絡文學IP游戲開發價值排行榜》,并對時下的影視改編痛點進行了精準分析,提出了IP改編“四大風向”和“五大提示”。
《研究》指出,“古裝傳奇成網絡文學IP壓艙石”“現實題材將煥發更大生機”“網絡自制劇改編空間更大”“網絡視頻平臺用戶更愛古裝劇,電視平臺用戶關注現代題材多”,成為目前網絡文學IP改編的四大風向。對IP改編,《研究》給出了五大專業提示:慎改大熱IP,避開政策雷區,確認IP“清白”,辨別“偽大女主”,以及拒絕“偽現實”題材。《研究》進一步指出,版權風險也是評價改編作品質量的重要依據。
為促進IP評估更加科學有效,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中心還與掌閱文學就IP研究達成了深度合作意向,雙方在中傳受眾研究中心成立IP研究基地,通過校企合作的有益嘗試探索IP的價值研究、項目孵化、人才培養和實踐模式。
成立于2015年的掌閱文學自誕生伊始就自帶“精品內容”的標簽,憑借自身平臺優勢大力發掘優質作家、作品,通過3年發展已在業內取得矚目成績。談及此次合作,掌閱聯合創始人王良表示,掌閱的行業發展經驗結合中國傳媒大學在傳媒領域的研究優勢,將令IP研究基地產出更多科學體系強、市場參考價值高的研究成果,成為網絡文學IP的精品化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