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獵星人”那樣從網絡中尋找具有開發潛質的內容,選擇經受過市場檢驗的作品以降低開發的風險成本,這已成為近幾年來文化產業領域的一條通衢大道。網絡文學作為IP的源頭,從2015年開始就已經在改編開發內容的選擇中占有了最大的份額,是年被稱作“IP元年”。
為落實《中國作協深化改革方案》和《青海省文聯深化改革方案》中關于建立聯系新的文學群體、引導網絡文學發展的工作機制的有關要求,經青海省文聯同意,并經2018年10月18日召開的青海省作協七屆七次委員會通過,省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成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加強現實題材創作,這對網絡文學不斷推進現實題材創作提出了新要求。
“網絡文學的發起主要是從玄幻、穿越類型的作品開始,但是現在已經逐步跟傳統文學和現實生活結合越來越緊密,創作導向也逐步向現實題材轉移,或者說更多關注現實題材。”
去年國內網絡文學市場營收規模129.2億元、網文作者達1400萬、各類網文作品累計達1647萬部(種)、網絡文學讀者規模已突破4.06億人……為期三天的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上周日在北京閉幕,會上發布的 《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網文產業的讀者、作品、作家激增,其增速明顯高于數字出版總體行業的平均增速,20歲的中國網絡文學正迎來成長的爆發期。
9月9日,全國第二期青年網絡作家井岡山高級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江西井岡山舉辦。此次培訓由團中央社會聯絡部、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與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共同主辦。天蠶土豆、小橋老樹、豬三不、亂世狂刀、夢入洪荒等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網絡作家與重點文學網站從業者共計100人參加此次培訓。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網絡文學應運而生,經過多年發展,現已成為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作協和各地作協采取多種有效舉措,不斷團結引領廣大網絡作家,推動網絡文學創作繁榮發展。
近日由逐浪網主辦的“第十一屆作者峰會暨責任·創新·發展論壇”上,與會業內人士就新時代網絡文學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以及如何實現精品化創作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