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5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近日,我省作家趙陽散文集《我在壽縣等你》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我在壽縣等你》由淮南市作協主席金妤作序,是趙陽創作的宣傳壽縣文化的又一部文集,本書分淝水岸邊、典故壽春、今日壽縣、文化壽州、古城名流、藝苑擷英等六輯,以壽州人文、地域文化、風土人情、社會發展為敘事對象,共收錄散文隨筆70余篇、35萬字。本書文筆優美,感情真摯,是作者以文學的形式記錄家鄉、推介家鄉的一部力作。
千年等一回 今生永無悔
金妤
“天下不可小壽州!”這句話不知道趙陽說過多少回了。雖然這句話他不是原創,但是,他說這句話時的真誠、深情和自豪,我每次都能感受到。今天又重新讀了他《天下不可小壽州》的文章以及該文所在的文集《我在壽縣等你》,頗為激動,作為壽縣人的我,為趙陽致力于宣傳家鄉、贊美家鄉的情懷和精神所感動,更為他全方位書寫壽縣文化的筆力所折服。
一
“我在壽縣等你。”書的作者趙陽對所有的文友和游客說。身為壽縣融媒體中心主任的他,不但用文章說,還在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上把這句話說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這里的“我”,不僅是趙陽,還有壽縣的文人墨客們,他們都在書中出現了,面貌各異、稟賦不同,但都用赤子之心、淳樸之情、高雅之趣、才情之手,傳播傳頌著美好的歷史文化。這里的“我”還包括了壽縣宣傳文化領域里的所有人,他們和趙陽一樣,為了千年的文化而做代代相傳的千秋偉業,讓文脈永在,歷久而彌新。
見字如面。看到這本書,猶如看到趙陽,只見他率領一眾的壽縣文人墨客和文化工作者,躬身歡迎您來壽縣,他們會領著您看壽州古城池,“走在護城河邊,前面似乎總有李白、李紳、韓愈、蘇軾身著白色長衫玉樹臨風的影子。古人在這里留下了不朽詩篇,多少美麗的故事就從這河邊蕩漾開去。”(《護城河邊》)然后登上千年的古城墻,“從城墻東門走到城墻南門,是2246步;從城墻南門再走到城墻東門,是2248步。多出的兩步,用于轉身。”(《壽州八記》)轉身后,只聽到趙陽真誠、深情、自豪地對大家說:“天下不可小壽州!”
二
“我在壽縣等你。”書的作者趙陽對壽地的千年文化說。生命輪回,多少次的擦肩而過,趙陽才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某年某月某日,降生在這塊文化的沃土上,幾十年來一直仰視著這片沃土上的星辰,他們是千百年文化的化身,照亮了趙陽的人生,也為他指明了方向。以文字為酒,敬天敬地敬先人;以文字為酒,壯行程添豪氣創新篇。而此酒久矣,幾千年壽地的文化釀造,幾千年先人的接續傳承,到趙陽手里,已經醇香無比,聞香便陶醉了。“趙陽者,壽州人也。其瀟灑英俊,為壽州文人之所愛矣。每逢好友,大呼能與灑家同醉否?”(《谷朝光的畫里人生》)美酒文章,詩情畫意,趙陽呼之欲出,氣如熏香。“這種香氣是古城特有的,它來自路旁的草,來自河邊的樹;來自遠山的果,來自水中的菱;來自炊煙,來自白云,來自擦肩而過的古城男女。正是因了這幽香,讓我覺得身在古城三生有幸,古城位忝‘中國十座必須走過的小城’名不虛傳。” (《護城河邊》)
香,更以壽州香草味代表。“壽州香草的神奇之處,在于惟郢都古城才能生長,易地種植則無香味,植徑也由空心變成實心。在郢都,老百姓稱壽州香草為‘離香(鄉)草’,說它離開家鄉這塊產地越遠,香味就會越濃,因為它是在楚國將士流血犧牲的地方長出的,是將士們的忠魂凝變的。”(《壽州端午》)此時的趙陽,雙眼一定是在凝視天空,嘴里發出了穿透歷史時空的聲音:“天下不可小壽州!”
三
“我在壽縣等你。”書的作者趙陽對生他養他的家鄉說。人生的起承轉合讓他有多次機會離開故土,但最終還是在選擇留在家鄉,盡忠于茲。趙陽為何對家鄉壽縣如此鐘情?因為他知道,家鄉的山水養育了自己,家鄉的文化則壯大了自己,可以說,沒有壽縣也便沒有今天的趙陽。趙陽這個實例再次證明了“典型環境下典型人物”的理論。
壽縣的魅力和吸引力到底有多大?“兩千多年來,壽春、壽陽和壽州,與壽縣一脈相承,一個‘壽’字,如同DNA序列中的最強基因,傳承著歷史,展現于今日,決定著未來。”(《申報千年古縣記事》)擲地有聲的話,如九鼎般有分量,因為這種力量來自歷史的天空:“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研究員牛汝辰先生專門就‘壽星分野’進行了系統闡述。他說,夏商周之時,華夏民族的分布,統稱東夷、西羌、南蠻和北狄。淮夷部落是東夷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鳥為圖騰,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古代天文學家將天上黃道帶分為四象,即東方蒼龍,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進一步對天上星辰進行細分,便有了壽星、星紀、大梁、實沈、鶉首等十二星官即十二星次。牛先生說,古人認為天地之間處于一種相互映射的狀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便將地上的州、國劃分為十二個區域,使其與十二星次相對應。東方蒼龍與東夷相對應。東方蒼龍的三個星次分別是壽星、大火和析木,其中壽星與東夷的淮夷部落相對應。《新唐書》記載:‘鄭、汴、陳、蔡、潁為壽星分’,五地恰為昔日淮夷活動區域。壽春的前身州來為古淮夷部落所建氏族方國,是其時淮河中游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專家考證,古時‘州’、‘壽’音義相通,兩者可假借,‘州’即為‘壽’。‘壽地’為壽星分野之地,先民以‘壽’名其國土,上承天命,下應民意,是以流傳于后世。”
原來是上天在遠古時選擇了壽地,而壽地在今天選擇了趙陽,趙陽則責無旁貸選擇了傳承者的身份,時時把“天下不可小壽州”掛在嘴邊,念慈在茲,沒齒難忘。
《我在壽縣等你》是趙陽宣傳壽地文化的又一本文集。傳承者趙陽對于家鄉文化的記錄是真實的,“我一直告誡自己,寫散文就要講真話,忠實于生活,實實在在,真真切切。”(《一本寫壽縣的書》)書中傳達的是情深意切的感情:千年等一回,今生永無悔。
趙陽,中國作協會員,安徽歷史文化研究會研究員,淮南市首批文化名家,多年來致力于壽州歷史文化的收集、整理和文學創作,迄今已在各類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等300余萬字,先后出版《四季人生》《城墻根下》《壽州走筆》《壽州情緣》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