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4-01 來源:安徽作家網(wǎng) 作者:安徽作家網(wǎng)
近期,我省作家馬麗春長篇歷史小說《清心為治本:大宋名臣包拯》由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一個可親可感的包公
——《大宋名臣包拯》讀后
蘇北
包公的故事很多。包公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傳奇人物。人們多以自己的方式神化包公,仿佛包公不食人間煙火。人們當(dāng)然是愛戴包公的。
我去過無數(shù)次合肥的包公祠、包公墓。它們在合肥環(huán)城公園內(nèi),佳木茂盛,風(fēng)景很好。包公祠還延建到環(huán)城河中心一座小島上,四面環(huán)水,更是幽靜。我每次上去,都流連踟躇。不舍離去。
可是,對包公,卻還是僅僅停留在“包黑子”(黑臉)、鍘美案等一般人眼里的概念中。包拯還在我的家鄉(xiāng)天長縣當(dāng)過三年的縣令,那也是包公當(dāng)縣官的第一站,在天長他也留下了故事:《智破牛舌案》,是說一個農(nóng)民來告狀,自己家的牛舌頭被人偷割了。牛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上,都是重要的生產(chǎn)資料。看《儒林外史》,第四回寫道:“現(xiàn)今奉旨禁宰耕牛,上司行來牌票甚緊。”也說明了牛的重要。這個家伙不偷牛不殺牛,卻偏偏只割了牛舌頭,其中定有蹊蹺。于是包公說,你回去,把牛殺了,上街賣了吧。此人領(lǐng)縣老爺旨意,殺了牛,上街賣,果然有人來報,說有人私宰耕牛。包公將報案人拿下,一審,果然是此人因報私仇,偷割了人家的牛舌,卻又報案,以加害于人。看這本書時,我又查了下《天長縣志》,載:景佑四年至寶元二年(1037——1039),包拯任天長縣令,有智破牛舌案聞世。
可是我也只是知道這一點點。
這回讀《大宋名臣包拯》,我是細(xì)細(xì)看的,這一看,好家伙,包公一下子在我心中活了起來,敢情包拯也是一個普通人啊。他的父母、他的少年、他的求學(xué)、他的朋友(同年)、他的做官,等等,都是那么的實在,那么的可感可觸。噢,包拯是一個真實的人,不是傳奇。他有血有肉。
包公999年出生在安徽合肥,爺爺是個鄉(xiāng)塾,父親包令儀是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的進士。包公的童年是幸福的,父母雙全。1012年,也就是宋真宗祥符五年,包公的父親被任命為福建惠安知縣……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包公的童年。是一個扎扎實實的童年,是一個少年健康成長的少年。不是我們聽來的,那個傳奇的由寡嫂哺養(yǎng)成人的包公。
包令儀赴惠安任職,家屬隨行與否,史書上沒有記載。作者縝密分析,認(rèn)為13歲的包拯極有可能是跟了去的。作者舉出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等少年隨父“宦游”的事例,說明包拯是有可能隨父去惠安任上的。我讀到此處,頗有同感,因為我看過《范仲淹傳》,知道范仲淹隨繼父讀書的事,又曾讀過一本趙元任的書,他說到曾隨爺爺從保定遷任異地搬家的故事,那時趙元任還很小很小,小孩子見家里搬家,很是興奮。
包公的隨行,是有可能的。畢竟這時他已13歲,又是長子,以功名計,也是要嚴(yán)格管教的。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考取進士,外放的第一站是和州監(jiān)稅,但時間很短,之后“解官歸養(yǎng)”,到39歲才重新出仕了天長知縣,這之后,知端州、回到京城任糟運官,再監(jiān)察御史、出使遼國、工部員外郎、陜西轉(zhuǎn)運使、戶部副使、知諫院、龍圖閣直學(xué)士、河北轉(zhuǎn)運使、知揚州、知廬州、知池州、知江寧、兵部員外郎、刑部郎中、知開封、戶部樞密副使……看了這本書,仿佛跟著包公游歷了一番大宋王朝,包公一生的足跡也歷歷在目。知端州,包公就流露出他性格剛直的一面,端州出硯,端硯是四大名硯之一,也是貢硯,因此許多官員用之送禮,使硯石的需求量大增,包拯到任,限制硯石開采,限制出硯數(shù)量,違者處罰。包拯三年后離任,端州萬人巷空為他送行,臨走時一個百姓將一方端硯交與仆人,讓其日后交與包大人,船行途中,包拯知道此事,隨手將這方名硯扔入水中,還將仆人大罵了一頓。這讓我想起,當(dāng)代曾有一官員,行賄者將錢放下就走,官員攆不上,一氣之下,直接將錢從樓上扔下,結(jié)果百元大鈔飛滿了整個一幢辦公樓,造成了一個很大的新聞事件。包公東沙洲扔硯,那時媒體還不發(fā)達,已傳為佳話,也可見其影響。
包拯真正名傳朝野,應(yīng)該是他任開封府尹之后的事。開封是大宋的都城,每個朝代,都城的長官肯定是最重要又是最難干的差事。包公在開封府留下的故事甚多。這些,在此我就不一一解密,喜歡的讀者可自己找來一讀。
總之,這本《大宋名臣包拯》,是一本好書,一本有趣的書,也是一本把包公從傳奇王國請回現(xiàn)實人間的書。讀了這本書,會讓你感到包公是一個可親可敬可感的好人。
最后還要說一句,那天早晨我正在廚房攤粑粑,邊攤邊看這本書,結(jié)果把一鍋粑粑給攤糊了,說明這本書真的是好看呢。
馬麗春,醫(yī)學(xué)碩士,高級編輯。文史寫作者。發(fā)表小說、散文、隨筆各類文字上百萬。著有《與欲望無關(guān)》《畫畫這事兒》《大宋名臣包拯》等書。已成書的有29萬字的《包公那些事兒》(暫定名)、31萬字的《蕭龍士藝術(shù)年譜》。現(xiàn)正在撰寫南宋人物《陳亮師友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