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安徽作家網  |  設為首頁
安徽作家網

安徽省作協主辦

新作速遞|作家吳少偉短篇小說刊發《脊梁》

發布時間:2023-07-19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近期,我省作家吳少偉短篇小說《一樹梨花開》發表于《脊梁》2023年第3期。

作品欣賞

一樹梨花開(節選)


1

余天河站在走廊里,入目的是對面崖頂上的那棵野梨樹,樹上結滿了花骨朵兒,已是四月頭了,大別山里比山外低上好幾度,欠了那么點火候,這花高低不開。耳旁一如既往是不停的水流聲,潛水河從天河尖上流下,漫過崖頂,流進蓄水潭,沖刷水輪,落入崖底時發出的沖擊聲,豐水季呯呯嘭嘭,訇然如擂響鼓,枯水季瀝瀝喇喇,清脆如珠落玉盤,穿插其中的是機房里機器轟鳴聲,嗡嗡嗡的,也不吵,主要是聽習慣了,也已聽了三年。
今天星期四,再有三天就能交班了,余天河舉頭看了看天河尖上的朝陽,目光中透著焦慮,再看一眼那條山路,無奈地垂下眼簾,雖然心里揣著事,但卻急不來,只能捱過這幾天。
那根本算不上一條山路,甚至根本就不能算是路,那是用鑿子在圓滾滾的巖石上鑿出來的石階,勉強塞進三分之一的腳掌,借上力之前,腳掌得墊上幾下,確定墊實了,才能使力,靠著這點摩擦力,一階一階的,慢慢登上圓不溜秋、滑不溜手的石崖陡壁。可每次上山,當腳踏上第一道石階的時候,他腦子里就浮現出望山叔一瘸一拐的模樣。
早些年三道口水電站排班是三天一個班,自從李望山跌壞了腿以后,站里就改了規定,一個星期輪一班,并且在巖壁的邊緣,從山頂到山腳,拉起一道鍍鋅鋼絞線,用手攀拽,能借點力,也多了一道保障,讓每次上山渾身就起雞皮疙瘩的余天河心少了一些驚悸。
一次縣水利局領導到站里檢查工作,看見李望山腿腳不便利,關心體恤他,讓他不要到站里值班了,說換個人,老李拒絕了。后來余天河來了之后,聽說了這事,有些想不通,問他當年為啥要拒絕,老李說,摔斷腿是因為自己不小心,腿瘸了,慢一點就行,再說山里景色秀美,空曠靜謐,不像城里嘈雜,整天亂哄哄的,這里是世外桃源,他喜歡這里,都干了半輩子了,舍不得離開。
余天河不以為意,心道就算再喜歡,看了那么多年,也早看厭了,小的時候他跟他爹也上來過,上了山進了站,一呆就是七天,沒人說話,那時電視還是個擺設,根本沒有信號,他爹說,悶得厲害的時候,就沖著大山吼幾嗓子,其余的時間就剩發呆了。現在好歹電視有了信號,接了班,遙控器就一直在手邊上,只有那么幾個臺,輪番的看,廣告也能看得津津有味。這破工作唯一的好處就是,上一個星期班能休息七天,余天河實在找不到還能提起他興趣的地方。


2


五年前余天河大專畢業,當他打好行囊,元氣滿滿地正準備動身南下深圳的前一天,他爹余有志打電話來,“工作我給你找好了,你明天就回來。”“啥工作呀?”余天河一愣。“回來就知道了。”不待余天河再問,那頭已掛斷了電話。余天河是個孝順孩子,只能乖乖回家。
回到家進了門,余天河急不可待地問老爹:“爹,你給我找的啥工作。”
余有志眉梢挑了挑,硬邦邦地道:“接我的班,去三道口電站值班。”
“你不是還有兩年退休嗎,憑啥要我接班!我的工作我自己找,不用你操心。”余天河脖子也梗梗的,他一想到自己要在那深山高崖之上待一輩子,就感到頭皮發麻,全身起雞皮疙瘩。
“呸,自己找?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讀書的時候光知道玩,就你那學歷,能找著啥工作。”
“爹,這年頭,只要自己努力,哪都能掙到錢,你沒聽人說,北上廣深那些城市,從打工仔到打工皇帝,拿年薪百萬的多了去了。他們能,我憑啥不能。”
“知子莫若父,你個瓜蛋什么德行我能不知道,從小貪玩,學習偷懶,說你你不聽,你能吃得了那個苦!趁早死了那條心。”
“爹,這事你說了不算,你不能把我箍在那深山溝里,你這不是幫我,你這是毀我。”說完,余天河背起行囊,扭頭離家而去,奔向他向往的天地、美好的城市、自由的生活。
然而現實與夢想的距離永遠大于想象,一個初涉世事、意氣風發年輕的心在現實面前遭遇了挫敗。剛到深圳沒多久,就因為水土不服,生了一場大病,治病花光了身上的錢,一想到他爹說的那番話,他賭氣般地咬著牙沒給家里打電話,找同學借了一點錢,然后憑著年輕硬抗,拖著虛弱的身體,出門應聘找工作。找來找去,因為學歷偏低,又無一技之長,只能進工廠,每月基礎工資兩千元左右,多勞多得,可想多拿錢就得多加班,一天得干十二個小時以上,一個月拼死拼活也就能掙個五六千塊,可這里的消費高得嚇人,廠里不提供住宿,四五個人合租一套房,攤到人頭也得六七百塊,加上水電費,就去掉小一千,房間里什么味都有,成天還亂糟糟的,沒有安靜的時候,人也休息不好。廠里只供中餐,早晚餐自己解決,在廠里穿工裝,出門穿的都是地攤貨,其它的交通費、手機費、日用品等等,一個月到頭能留個千八百的就算省的了。可碰上行業不景氣就面臨著失業,意味著沒收入,生活頓時陷入窘境,積蓄很快就沒了,又得硬著頭皮,游走在大大小小的勞務市場,找不到固定崗位時,扎過鋼筋搬過貨,擦過玻璃送過快遞,啥活都干過。
余天河到現在才明白,所謂的打工皇帝,除了極個別有著特殊際遇的,或者也有特別能吃苦和努力奮斗的,大多數都是電視編劇編造出來的南柯夢。

3

苦捱了一年半,臨近春節,余天河正猶豫著要不要打個電話回家,他娘王紅秀打電話來了,說你爹生病了,醫生說是冠心病,不能干重活,不能做劇烈運動,不然隨時都會有危險。可你爹上山去電站要走那么多路,還要爬山,那不就是劇烈運動嗎,所以我就勸他,退了吧,在家待著,可你爹就是不干,說站里沒人接手,總不能讓老李一個人值班,不能讓村里人沒電用。你回來看看你爹,勸勸他。
余天河回到家,余有志扔下一句“回來了”就沒再理他。直到初四這天,余天河突然聽到屋外有爭執的聲音,趕忙出來,看見娘正拉著爹的手說:“別去了,你這發病呢,不要命了,你再去就得把命送在山上。”
“你別瞎摻和,人家望山為了大伙能過個亮堂年,一個人在山上值班,你還要人家在上面待到什么時候,做人要將心比心。”余有志一手撐著那輛破得叮當響的摩托車,一手按著胸口,臉色有些難看。
“不行,你要去,我就去局里找領導。”“你敢。”“我一個農村婦女,我有什么不敢。”王紅秀犯起了倔脾氣,跟丈夫頂起了牛,兩人僵持起來。
“爹,你別去了,我去。”余天河從屋里走出來。
余有志扭過臉,看著兒子,疑惑地道:“你真的肯去?”“…嗯。”
余天河第一次去三道口水電站值班,是他爹陪著去的,把他送到山腳下后,反復叮囑,最后看著他的身影在山谷間跳躍,逐漸消失后,才騎車返回。
等余天河氣喘吁吁地拽著鋼絞線登上山頂,進了電站的門,就聽到“哎喲”一聲,望山叔一臉稀奇地望著他,笑容揶揄,“啥時回來的?”“年前。”“哦,那就是回家過年啊,咋又上山了?”“爹不舒服,我替他幾天。”“不錯,孝順娃。還出去不?”“去,得掙錢啊!”“吔,那還不是一樣。”“什么一樣?”余天河不明白他話里的意思。
李望山搖了搖頭,背著手一瘸一拐地進了值班室。余天河跟著進來,李望山遞給他一個舊手機,內存很小,網速很慢,基本只有打電話的功能。
“這是值班電話,設備出故障,這邊無法單獨處理,或者山上斷糧斷油,再不就是緊急情況,比如像雷暴大風暴雨這樣的天災,你就打電話,沒事就在山上待幾天,等我來接班。”
余天河接過手機,嗯了一聲。“那我回去了,走之前到我家去吃頓飯,年前懷玉還問過一次。”余天河沒啃聲。
懷玉是李望山的女兒,和余天河初高中同學,名字帶玉,卻是一塊有瑕的玉,她左手天生六指,小的時候倒是沒有什么影響,可上了小學以后,周圍就有閑言碎語,說長六指的人天生命運多舛,生活艱辛,一般人沾惹了會不吉利,所以在學校里很少愿意和她做朋友,她在班上也很少說話,不大與人交流,默默地躲在教室的一角,無聲地成長。倒是因為父輩的關系自小與余天河一起嬉戲,一起長大,上了初中以后,學校有人拿李懷玉的六指譏諷嘲弄她,說她是怪物異類,余天河為此替她出頭打了幾場架,惹得一幫頑劣少年陰陽怪氣地起哄說他喜歡李懷玉,喜歡個怪物,從那以后,余天河就很少再和她說話了。高考以后聽說她考了個不錯的本科,之后就沒再聽到她的消息,算算時間,去年也應該畢業了。

4

第一次值班那幾天余天河把大把的時間都放在發呆上了,對著天河尖,對著奔流的潛水河,對著靜靜的梨花溝。天空很藍,陽光很柔,山谷很靜,渺無人蹤,心際空曠,適宜沉思,不必奔波,不必忙碌,不必焦慮,世界仿佛忘記了自己,或者此刻他并不屬于這世界。

第三天臨近午時,山坡下來了一個人,遠遠看見人影,余天河一愣,暗道,這是誰,看模樣還是個女的,穿著一件白色羽絨服,手里拎著個不銹鋼保溫桶,等人登到石梯一半處,微微揚起了臉,余天河馬上認出了她,雖然已經好幾年未見。

“你上來干什么?”人還沒到面前,他先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

“我爹說你替余叔值班,怕你燒不來菜,讓我炒幾個菜送上來。”李懷玉氣喘吁吁地道。

“我娘給我帶了。”“這不算著你快吃完了嗎。”李懷玉將保溫桶里的菜拿出來,放在桌上,“來,趁熱吃,吃不完的放冰箱里,回頭自己熱著吃。”

“嗯。”

“聽說你在深圳打工,賺了很多錢吧!”“沒…沒有。”余天河低下了頭。

“嗬嗬,在那樣的大城市里,只要自己夠努力,一定能掙到錢。”

“嗯。”頭垂得更低了。

“過完初八就得走吧?”“還沒定。”“這幾天在山上過得習慣不?”“還行。”余天河隨口答道。

李懷玉一屁股坐在臺階上,絲毫沒著急下山的意思,她面對天河尖,看著從上而下流淌的潛水河,呢喃地道:“你知道為啥這梨花溝里沒有梨樹嗎?”

“我爹說當年為了建水電站,那半山的梨樹擋住了進山的路,材料設備運不上來,村里人就把樹都給砍了,造成現在梨花溝里無梨花的現象。”

“是啊,當時修這座水電站,梨花溝周邊的鄉親們可謂傾盡全力,我爺爺和你爺爺,李塘和蓮花兩個大隊的書記,帶著村民們一起,在這濕滑陡峭的崖壁之上,深澗幽谷之中,唱著號子,開山炸石,修筑攔水壩,刀砍斧鑿,鑿出這筆陡的天梯,靠肩挑背扛,將機組設備送上三道口,才有了這水電站,是它點亮了梨花溝的第一盞白熾燈,帶動第一臺碾米機、榨油機、抽水泵,它給梨花溝帶來了光明,帶來了希望。”

她側著臉,沖他盈盈一笑。余天河瞅著她的笑臉,光潔如玉,泛著柔光,他心底突地有一種感覺,原來她那么好看,以前可沒覺得。

“跟我說這些干嘛!”

“是讓你了解了解三道口水電站的來歷。”

“有什么用,”余天河環視了一眼小小的電站,“三天兩頭的停電,有的時候燈好像鬼火,都沒有煤油燈亮,各家的煤油從來就沒斷過,那些茶葉作坊,家家還得備個柴油發電機。”

“有電才有希望,碾米機、制茶機、榨油機、水泵等各種機器才能轉得起來,沒有電,不就回到刀耕火種的時代去了嘛,日子不就越過越退步了嘛!你從大城市回來的,現代文明怎么可能離得開電。”

余天河頓時語塞,悻悻地道:“跟我有什么關系。”

“沒說和你有關系,這不是你代你爹來值班嗎,跟你聊聊這電站。你知不知道,這里還有一樣古董呢。”李懷玉話鋒一轉。

“古董?水電站里能有啥古董。”

“走,帶你去開開眼界。”

兩人來到后面的倉庫,倉庫的角落里有個木柜,上面積著一層灰,柜門也破了,沒有鎖,虛掩著。

李懷玉拉開下層的柜門,“看,過了這么久,也算是古董了。”

余天河仔細一看,原來是臺小型發電機,他伸手拂去銘牌上厚厚的灰塵,卻見銘牌上沖印的文字都是外文。

“你知道我英語不好,還讓我看這個。”余天河臉色一囧。

“這不是英語,是德語。這就是三道口水電站的第一臺水力發電機,是從奧地利進口的,是你爺爺和我爺爺兩個大隊書記去縣里找了縣長,經過縣里市里特批,縣財政局專門撥了外匯,才從國外進口來的,雖然只有18個千瓦,可金貴著呢。”

余天河忍不住伸手去摸了摸這個已經漆面斑駁、透著陳舊、曾經漂洋過海的舶來品,那外殼塵封下的都是久遠的故事。

“我爹說,那時每天只在18點到22點之間供電,就這樣,兩個大隊有一半的社員還用不上電呢。后來三道口水電站經過兩次擴建改造,現在兩臺160千瓦的機組也只勉強夠用,可見這幾年村里用電增長速度得有多快。”

“你畢業了吧!準備干點啥?”回到了值班室,余天河隨口問道。

“我參加了去年咱省‘三支一扶’的招募選拔,被錄取了,縣里把我分到了咱村,做扶貧工作。”

“任務重不重,困難應該挺多吧。”

“說重也不重,說難也不難,只要找對了方向,解決問題就行。現在梨花溝最大的問題依然在用電上,瞧瞧咱們隔壁的紅山縣,前年國家電網對他們實施收編,納入大電網供電,再對原先水電供區電網進行升級改造,紅山縣僅僅用了三年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脫貧摘帽。”

“你該不是我爹請來的說客吧。”余天河腦子里突然靈光一閃,質疑地盯著李懷玉道。

“咯咯咯,你才反應過來,不過不是你爹,是我爹,”隨即她正色道:“我爹說,你爹身子不好,不管你答不答應接他的班,都不能再讓他值班了,我爹已經向縣局反應了情況,領導說正在物色人選。怎么樣,有沒有興趣留下來?”

余天河緊鎖眉頭地道:“我考慮考慮。”

“行,你考慮考慮,我下山了,值完班去我家吃頓飯,再告訴我準信。”李懷玉擺了擺手,然后拽著崖壁里的鋼絞線,順著石階下山,那漸漸遠去的白色背影,像春風中綻放的一朵梨花。

……





作者簡介

吳少偉,安徽省作協會員、中國電力作協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二屆電力高研班學員;中國報告文學會員。作品散見于《脊梁》、《詩歌月刊》、《國家電網報》、《亮報》、《安徽工人日報》、《振風》、《亳州文藝》等文學期刊以及起點中文網、17K小說網等網絡文學平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视频播放| 免费观看女子推理社|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被吃奶跟添下面视频| 欧美zoozzooz性欧美| 国产精品jizzjizz|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久久久男人天堂| **aaaa**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很黄很黄的网站免费的| 动漫人物将机机桶机机网站| xxxxxx日本处大片免费看| 老子午夜我不卡理论影院| 成年免费a级毛片| 国产传媒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99福利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欧美激情xxxx性bbbb|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沈樵|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偷炮少妇宾馆半推半就激情| 2020国产精品自拍| 日本道在线播放| 十分钟在线观看免费视频www|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