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省詩人薛小平詩歌《鐵礦石》(外一首)發表于《詩刊》2022年10月上半月刊;詩歌《在赤山湖看白鷺》發表于《綠風》2022年第5期;組詩《用一小塊煤,點亮淮南》發表于《陽光》2022年第7期。
作品欣賞
鐵礦石
從礦山運來的,鐵精礦
堆積在高爐的料倉里
仿佛,聽不到球磨機的轟鳴聲
臉上寫出忐忑的神情
這些鉛華洗盡的礦石
脊背上,抖出的黑色羽翼
登臺的瞬間,也想與爐壁舞蹈
只是滾動的皮帶,送走一些
再送走一些
來來回回的折返,內心
就會點燃一座座,小小的火山
仿佛掌子面的風鎬,挖掘機
鉆桿和深陷采場的礦工號子
借著風機,在召回
這熔煉前的回首
高于天空,低于塵埃
仿佛在燈火通明的夜
一次次凝望
爐火里,才有脫胎換骨的鳴聲
面對轉爐臺
像談論一塊鐵的使命,在轉爐臺的主控室
我們說起轉爐體的疤痕,肺部的鐵塵
就像談論采場的太陽如火
和一起成長的路
在不斷閃爍的屏幕前
一束四射的鋼花,不停地刷屏
慶生的祝福
仿佛我們的手掌里,再沒有繭花
就不是勞動
仿佛一爐鐵水,在轉場的過程
暗含著一次又一次磨煉
春申湖
出門的那一刻,像打開罐籠走出來
把舊的工裝彈了彈
戴帽子,揣電筒
怕黑,這與長年的下井有關
去湖邊遛彎兒
成了父親退休后的工作
在霞光的倒影中,余溫的思緒
像一塊即將燃盡的煤
我知道父親的心思
這湖底的深處,一定有他蹚過的老井
每天,遛上一圈兒
就能把逝去的歲月捋直
一條錦鯉,躍出湖面
化成亭上的飛檐
父親昏花的眼神,燃起了火焰
照亮一條徑直的路
洞山隧道
平鋪直敘的穿越
只會捎上一車的星星回家
仿佛把我從八百米豎井
提上來 ,毫無懸念
一樣彎曲的路,不同的景
穿過巷子就閃著亮
一盤豆腐,一碗牛肉湯
似乎把城市空洞的胃,塞滿
撲面而來的星空下
我猜想,隧道與采煤的巷道相通
要不然,無論地上地下
只一瞬,我就匯入滾滾的人流
在蔡家崗,仰望開拓者
雕塑,立了很多年
每次路過,女兒說
握著火炬的人像爺爺
其實,她沒見過爺爺采煤的樣子
火炬在天空,揮了揮手
風牽起衣角,目光從高處落下來
一遍又一遍喊著女兒的乳名
她揚起小臉,爺爺,爺爺
興奮得拍紅了手掌
我摸著她的頭,笑她
這些城市的盜火者
早就藏在我們生活的八百米地下
女兒不信,回家吵著
要看爺爺下井的照片
作者簡介
薛小平,筆名,葉之秋。詩城馬鞍山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冶金作家協會會員。詩歌散見《詩刊》《綠風》《詩歌月刊》《上海詩人》《詩探索》《陽光》《中國冶金文學》《作家天地》等刊物,入選多種詩歌文集和年選,榮獲第五屆上海市民詩歌節詩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