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9-20 來源:安徽作家網(wǎng) 作者:安徽作家網(wǎng)
日前,我省作家顧樂生散文集《影竹園筆記》由團結(jié)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作品序言
序
胡竹峰
//
年歲漸長,多少友人像紛飛的蒲公英,不知道飄在哪個角落,不妨用一杯酒讓我們盡情歡樂吧。突然懂了李叔同詩里的意思: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當真是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我時常想念顧樂生先生,那時候我們都比現(xiàn)在年輕多了,同處一城。得空還去過他家吃飯,舊稿里有記:“進得小區(qū),心生安靜。抬頭看見墻上掛著“碧竹園”字樣,碧竹之園,天下之竹皆是碧色……朋友客氣,知道我愛吃魚,專門買了兩條魚配蘿卜絲做成羹湯,放老抽生姜紅燒。喝著魚湯,吃著魚塊,心里真是愉快。坐在客廳吃飯,吃家常飯;喝茶,喝武夷茶。前不久去南方,見過“武夷山”的指路牌。”
不必索隱,朋友是顧樂生先生。他家我去過好幾次,我懷念那幾道家常菜、普洱茶、青陽茶、武夷茶。如今我們相距遠了,聚一次也并不容易,只能字里相逢。我喜歡顧樂生的文字,一言以蔽之,可謂之真。看得見的真人真事,看得見的真實情感,看得見的真心誠意,很樸素,很周全,遣詞造句穩(wěn)穩(wěn)妥妥。寫的都是家常事,說的也是家常話,老到、從容。
文字老到就很好,從容更是好品質(zhì)。很多人一輩子不老到,很多人一輩子不從容。我從疑心和職業(yè)有關(guān),顧樂生從醫(yī)一輩子,醫(yī)者之心總是多一些從容,患者家屬才火急火燎。文字最怕火急火燎,好文章從來不會火燒眉毛。
都說相交以茶,顧樂生先生的性格為人更近乎酒,淡淡的醇厚的酒,望之整齊嚴正,也不是火熱的做派。一接觸,到底有熱情熱烈,讓人覺得很舒服很溫潤,我酒量不好,也不怕醉。甚至有一種醉了又何妨之感,人生難得幾回醉。
顧先生客氣,他寫的書都送給了我,我寫的書,只送過他早年一本《衣飯書》。那本書有幸承蒙他作過小評文章,更難得他在那本書上圈圈點點,都是眉批都是點評,無意在他家見到過,我很感動。一直想找一本新書和他交換。
古人說文人相輕,顧樂生先生身上有文人相親一面,讓我大有好感。每回見面,從來沒聽過他談論起誰的是是非非,他的興趣永遠是談身體、談文學、偶爾談談他收藏的郵票、錢幣。遇見不同的意見,我會徑直爭一下,他只是低眉只是微笑,聲音不快不慢,音調(diào)不高不低,不會據(jù)理力爭,卻也并不妥協(xié)。
顧樂生先生人如其名,顧全周到,樂觀,生機勃勃,生意勃勃。這樣的人仿佛有一種力量,給人安妥。
顧樂生的文章也讓人讀來安妥,不談立意不談章法,其中人情連綿,其中喜氣連綿,更難得修辭立其誠,著力點落墨點都很小,一方人情世故,一方風土民風,一段山水路程,一段心事起伏,卻也是時代的倒影之一。寫作的人,不過是用筆記錄自己的時代自己的心情,如此足矣。
顧樂生先生快八十歲了,認識十好幾年,我從青年到了中年。人生風景不斷在變,一杯友誼的酒溫熱依舊醇厚依舊,祝敬愛的顧老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享受文學,頤養(yǎng)天年。享受生活幸福,享受文學之美。
是為序。
二〇二二年五月十日,合肥
作者簡介
顧樂生,2001年加入安徽省作協(xié)。曾在《清明》《安徽文學》等刊物發(fā)表散文,出版散文集《舟行記》《海石花》《影竹園筆記》和長篇小說《金剛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