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1-14 來源:中國作家網 作者:劉秀娟
1月12日,“時間刻畫: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優秀文學作品插圖展”開幕
1月12日,“時間刻畫: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優秀文學作品插圖展”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開幕。展覽由中國作協作家書畫院、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藝術報社主辦,旨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展示新時期以來文學創作尤其是小說創作的成就,并以“文學作品插圖”這一獨特藝術形式重新闡釋所選作品的精神內涵。
優秀文學作品插圖一覽
優秀作品插圖一覽
展覽共展出40位優秀當代畫家為40部小說作品所創作的40組、共計169幅作品插圖,所有插圖均為重新創作,而非從作品已有版本中輯取。所選文學作品均由主辦方邀請文學評論家、編輯家推薦,包括《白鹿原》《紅高粱》《秦腔》《額爾古納河右岸》等20部長篇小說,《犯人李銅忠的故事》《人到中年》《玉米》《世間已無陳金芳》等20部中篇小說。所選作品中既有新時期之初的代表性作品,也有最近幾年的新作。主辦方表示,這40部(篇)小說作品是改革開放40年涌現出來的精品佳作,它們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見證了中國社會發展和中國人民面貌極大改變的過程,從何士光《鄉場上》的馮幺爸,到諶容《人到中年》的陸文婷,從張賢亮《綠化樹》的章永璘,到蔣子龍《農民帝國》的郭存先,從魯彥周《天云山傳奇》的馮睛嵐,到余華《許三觀賣血記》的許三觀,從王蒙《活動變人形》的倪吾成,到《一句頂一萬句》的吳摩西,等等,體現了我們民族從蒙昧走向自覺,從簡單走向復雜,從自卑走向自信,從迷惘走向思索的人生體驗和超越過程,其中的痛苦與歡樂,沉淪與理想,印證了我們在40年歷程中頑強拼搏、強國富民、追求自由與幸福的奮爭。
宗鄂向中國現代文學館贈送自己所創作的《額爾古納河右岸》插圖
展覽的舉辦受到了文學界和美術界人士的關注與肯定。中國作協作家書畫院院長王巨才,中國作協副主席高洪波,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呂鳳鼎,《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常務副會長葉梅,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劉方,以及來自北京、廣東、四川、內蒙古、遼寧、河北等地的文學界、美術界知名人士曾鎮南、楊匡滿、寇宗鄂、韓靜霆、關仁山、王益鵬、劉輝煌、鄒大力、程紹武、廖華強、伍立楊、興安、巴音博羅、峭巖、顏家文、金紅煒、蔡勁松、黃賓堂、潘海波、夏桂楣等百余人出席了開幕式。中國作協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張瑞田主持開幕式。
觀展的人群
參觀展覽的作家、藝術家表示,文學作品的插圖是構成一個時期文學面貌的重要部分,好的插圖需要對作品情節、情境、人物有準確把握和生動再現,投入創作者巨大的藝術勞動,帶給讀者獨特的藝術感染力,但是我們在文學研究中常常忽視這個部分。尤其近幾年來,視覺影像日益發達的環境下,文學作品插圖的重要性和藝術性沒有被充分認知。本次展出的這些全新畫作,既喚起我們對過去文學作品的懷念,也傳遞著新的藝術價值。這些插圖作品有國畫、丙烯、油畫、線描等,畫種多樣,畫風迥異,從獨特的角度詮釋了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和精神特征,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尤其是,評論家的推薦信手稿也作為展覽內容同時展出,不但增強了觀眾對作品的理解,也創造了文學類展覽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