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17 來源:環球網 作者:
12月15日晚,廣州國際文學周暨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盛典(下面簡稱“廣州國際文學周”)在廣州國際媒體港開幕。本次國際文學周由中國作家協會指導,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東省作家協會、廣州市文聯、廣州市文廣新局主辦,從12月14日持續到22日,12月將成為廣州的“文學月”。
李敬澤、舒婷、劉斯奮、韓少功、周大新、柳建偉、施戰軍、徐則臣、葛亮以及平野啟一郎、高橋睦郎、文貞姬、朱西等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意大利、英國的60多位名家及200多位文學屆人士將參與這場文學盛宴。
打造新時代“文學之城”
文學周系列活動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以及“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交流和建設”兩大主題開展,包括“偉大時代的文學徽章——廣州國際文學周暨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盛典”開幕式、“花城國際詩歌之夜”、“回望手寫時代——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80年代手稿展(廣州巡展)”、“寫作坊廣州”發布會以及日本主賓國專題活動、粵港澳文學沙龍等20多場活動,分布在廣州國際媒體港、廣州文藝市民空間、廣州各大高校及書店。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文學是對花城廣州文化內涵和形象的最好詮釋方式之一。廣州國際文學周的舉辦,將推動廣州文學創作、文學閱讀,營造文學氛圍,促進廣州文學精品創作和文學人才培養,促進建立國際及區域交往的文學中心,打造新時代“文學之城”。而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盛典的舉辦,有助于發揮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中心的作用,在推進大灣區文化交流和融合中發揮獨特的文化紐帶作用,打造以文學為基礎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凝聚和交流的中心。
中日韓代表詩人花城聚首
本屆國際文學周邀請到多位重量級詩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中日韓三國的“國民詩人”聚首,包括上世紀80年代引領文學新浪潮的朦朧詩代表人物舒婷,獲授紫綬褒章勛章的日本院士高橋睦郎,以及幾乎摘遍韓國所有重要詩歌大獎的韓國詩人文貞姬。
此外,朦朧詩另一代表人物楊煉,日本著名詩人平田俊子、大崎清夏,中國詩人代表楊克、邱華棟、熊育群、王山、田原、從容、呂約、巫昂、黃禮孩、盧衛平、張況、榮斌、戴濰娜、藍紫、嘉勵、舒丹丹、馮娜、王薌遠等國內外詩人將齊聚于12月16日晚的“花城國際詩歌之夜”,現場朗誦各自的經典詩作。
日本主賓國活動:芥川獎得主對話茅盾獎得主
廣州國際文學周首設文學主賓國,今年的主賓國是日本,邀請到日本文學界代表人物著名詩人高橋睦郎、平田俊子、大崎清夏,著名作家平野啟一郎,評論家阿部公彥,旅日詩人、學者田原等重磅嘉賓,與中國同行及市民進行交流對話。
文學周期間將舉辦日本主賓國系列活動開幕式、廣州國際文學周日本主賓國代表團交流會等活動,以及日本嘉賓的專場活動,如茅盾獎得主周大新對話芥川獎得主平野啟一郎,高橋睦郎、文貞姬、田原、楊煉中日韓三國詩人對話,平野啟一郎作品分享會等。
中國現代文學館首度出京辦展
“回望手寫時代——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80年代手稿展廣州站”將于12月15日在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拉開序幕,展覽到31日。手稿展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及中國現代文學館特別策劃,展出改革開放時期部分代表作家的手稿,包括巴金、莫言、劉心武、汪曾祺、劉震云、劉斯奮等多位名家的部分作品。這些以經典記錄征程的珍貴手稿,展現出作家群體對于時代變革的敏銳性和前瞻性,也記錄了作家的創作個性、精神氣質與曲折動人的心路歷程。主辦方期望通過手稿展,以文學的方式,讓觀眾見證改革開放的壯麗歷史和時代的發展進步,也重新認識這些名作家的創作思想軌跡,從而對文學、對改革開放都有更深刻的認知。這是中國現代文學館首次在北京以外地區舉辦手稿展,生活在廣州的茅盾文學獎得主劉斯奮也將展示其創作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代表作《白門柳》。
本屆廣州國際文學周還將啟動“寫作坊廣州”計劃,“寫作坊廣州”計劃將邀請名家擔任導師,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進行業務指導,以廣州各大高校為落地平臺,從全國招募有潛力的青年作家,集中培訓,鼓勵創作及發表作品,開展文學公共服務,打造南中國的作家培訓基地。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沙龍啟動
本屆廣州國際文學周暨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盛典,旨在充分發揮廣州“文化中心城市”的作用,以文學為紐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融合。文學周的兩大主題之一則是“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交流和建設”。文學周將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學沙龍,葛亮、林宋瑜、周潔茹、蔡益懷、唐睿、林中英、廖子馨、袁紹珊等多位粵港澳文學名家出席,與廣東作家代表深入交流三地之間的文學現狀、文化共識以及未來走向。粵港澳大灣區文學沙龍將成為灣區文學交流的常設性平臺。
此外,通過廣州國際文學周這個平臺,粵港澳作家還將在多場讀者見面會、文學研討會中展開對話、探討,更加密切聯動與深度合作。文學周將團結粵港澳文學人士和文學機構,凝聚更多的文學共識,聯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宣言,培養和推舉粵港澳青年作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的發展以及為公眾提供更多的文學服務。
中生代代表作家集體亮相
中生代作家,一般都是特指上個世紀70年代出生的這一批作家,他們是中國最活躍的主流作者群體之一。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曾這樣概括中生代作家的特點:70后作家的成績都很不錯,他們的作品,普遍呈現的狀態是,對生活的觀察非常細致,對人性的挖掘非常深刻,藝術手法非常精致,文學水平也很高。
在廣州國際文學周上,多位中生代代表作家將亮相,其中包括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魯敏、湖北作協主席李修文、《人民文學》副主編徐則臣、廣東作家協會副主席王十月、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葛亮、《香港文學》執行主編周潔茹、作家巫昂、詩人呂約等。其中部分作家將在“寫作坊廣州”發布會上,舉行“傳承與打磨”主題的創作分享,從各自的文學創作經歷及觀察社會生活的角度出發,來解析文學中的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脈絡關系,結合他們在文學性上敘事藝術特點,提供對廣州新時代城市文學的獨特審美維度。
全城聯動:文學一致行動人
廣州國際文學周除了開幕式、“花城國際詩歌之夜”、“回望手寫時代—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80年代手稿展”等重大活動外,還將于12月期間,在暨南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購書中心、方所、學而優書店、唐寧書店、樹德生活館、1200書店、扶光書店、西西弗書店、聯合書店等廣州的文化地標性場所里舉辦20多場作家見面會或文學研討會,大學和書店成為“文學一致行動人”,共同營造城市的文學氛圍,為公眾讀者提供精彩的文學大餐。這些活動大多向廣州市民免費開放,大家可以近距離地欣賞文學大師的風采。同時,文學周將通過線上傳播,與各線下活動呼應,實現全城聯動的文學嘉年華,打造新時代“文學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