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安徽作家網  |  設為首頁
安徽作家網

安徽省作協主辦

季宇:安徽文化資源是創作的“富礦”

發布時間:2025-03-24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近日,我省作家季宇的長篇新作《不朽——劉銘傳在臺灣》由安徽文藝出版社重點推出。《新安晚報》于2025年3月5日發表了對季宇的專訪。


▲ 季宇,文學創作一級,曾任安徽省文聯主席、省作協主席,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群山呼嘯》《新安家族》《王朝的余暉》《共和,1911》等,小說集《最后的電波》《當鋪》《金斗街八號》《王朝愛情》《獵頭》等。長篇小說《新安家族》被譯為德文出版。中、短篇小說曾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當代》《收獲》《上海文學》《鐘山》《十月》等刊發表,并被《新華文摘》《小說月報》《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等選刊選載。另有影視作品多部。49集電視連續劇《新安家族》曾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作品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星光獎、《人民文學》獎、長江文藝獎、《中篇小說選刊》獎、安徽省社科文藝獎等。



專訪

新作《不朽》為先賢立傳,向英雄致敬

季宇:安徽文化資源是創作的“富礦”


由季宇創作的長篇新作《不朽:劉銘傳在臺灣》近日由安徽文藝出版社重點推出。該書全景式地展現了晚清愛國將領劉銘傳在民族危難時刻渡海保臺,開創臺灣近代化的歷史進程。曾任安徽省文聯主席、安徽省作協主席的季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安徽文化資源也是文學創作的“富礦”。而自己創作這本《不朽:劉銘傳在臺灣》,力爭達到史實和文學的統一,進而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劉銘傳。


01

 表現劉銘傳如何全身心融入臺灣


新安晚報:

您之前就擔任過大型紀錄片《劉銘傳在臺灣》的總撰稿,這次又創作了《不朽:劉銘傳在臺灣》,這二者之間有沒有什么隱秘的聯系?

季宇:

紀錄片《劉銘傳在臺灣》前后拍了好幾年,反響出人意料。當時制片人禹成明和導演王振濤邀我出任總撰稿,我們在一起有不少碰撞。片子拍出來后,獲得了不少獎項。觀眾也很歡迎,播出剛幾個月,五大網站付費點擊量就突破八千萬人次。但紀錄片受體裁、時長等限制,很多東西無法表現,這讓我意猶未盡,開始萌生了寫這本書的想法。


新安晚報:

劉銘傳也是一個被解讀非常多的人物,那您這次在書中的切入點和塑造這個人物上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季宇:

劉銘傳是個非常傳奇的人物,一生波瀾壯闊,跌宕起伏。他的一些故事比小說還精彩。但他一生高光時刻無疑是在臺灣。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法國企圖染指臺灣。在這危急時刻,劉銘傳奉詔出山,臨危受命,帶領臺灣軍民英勇抗擊外敵侵略,取得最后勝利。中法戰爭結束后,劉銘傳出任臺灣首任巡撫,更是為臺灣的近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凡是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民都不會忘記。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甚高。清史研究方面的權威,如梁啟超、連橫、郭廷以、戴逸等對他都不吝贊美之詞。戴逸先生評價說,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和精神追求與臺灣融為一體,愛祖國和愛臺灣在他身上得到了高度統一。這句話對我啟示很大。如果寫劉銘傳,僅僅寫他的一些故事,那肯定不行。要寫好這個人物,就要表現他的精神高度。我寫這本書的切入點便在這里。在這本書中,我要講的不僅僅是劉銘傳做的事,而要表現出他是如何全身心融入臺灣,包括他的全部生命和精神追求。我覺得只有寫出這一點,才能使人物真正立起來。


02

寫法上打通歷史與文學的界限


新安晚報:

創作這本書困難和挑戰在哪里?

季宇:

劉銘傳是個熱點人物,尤其是近幾年,很多人寫過。對我來說,難點也在這里。因為別人寫過,如果簡單重復,便沒有意義。我必須出新,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給讀者提供新的內容。我們知道創作最難的就是出新和突破。為此,我不得不花費很大的功夫去查找資料、研究資料,包括走訪一些專家,向他們請教,結果我找到了很多人們過去忽略和不大注意的內容。這些都是我重點要表現的。


新安晚報:

那在寫作方法上有沒有什么獨到之處?

季宇:

除了內容要出新外,我在寫法上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打通歷史與文學的界限,使兩者有機融合。歷史與文學具有不同的特性。我寫歷史人物比較排斥虛構。即便是“大事不虛,小事不拘”也會影響真實性。在寫作中,我力求做到凡事皆有出處和依據,包括場景、人物對話也不是憑空而來,都可以從史料(包括書信、奏章、回憶等)中找到根據。其實,虛構不難,難的是有史料依據。寫過這類作品的人都知道,我們虛構往往是因為手中掌握的史料不足,不得不以虛構去敷衍。如果我們手中有足夠的資料,何必要去虛構呢?

那么,光注重事實,文學性又如何體現呢?我這些年寫過一些這類的作品,也有了一些體會。文學的結構和敘事與歷史不同。歷史有歷史的講述方式,文學有文學的講述方式。前者重邏輯,后者重形象。文學的表達就是重人物、重故事。如果我們抓住了這一點,在結構和敘事上注重文學表達,同時向史料偏移,就可以兩者兼顧,既使內容扎實有據,也使作品生動好讀,從而達到史實和文學的統一,進而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劉銘傳。



03

繼續深耕家鄉的文化資源“富礦”


新安晚報:

您認為在這個時代講述劉銘傳的故事,往大說和從小說,最大的價值在哪里?

季宇:

這個題材的意義,往大說,是具有強烈的現實觀照。臺灣自古便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劉銘傳在臺灣的經歷,用鐵的事實揭示了海峽兩岸血脈同根的歷史,駁斥了臺灣現代化始于“日據時期”的無恥讕言。當前,國際形勢紛繁復雜,臺海局勢風云變幻。在這種情況下,劉銘傳尤其值得大書特書。它對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推動祖國的統一大業有著重要的、積極的促進作用。往小說,劉銘傳是咱合肥人,作為安徽作家,為先賢立傳,責無旁貸。


新安晚報:

關于劉銘傳有很多影視作品,包括徽劇《劉銘傳》在內都非常有影響力。不知道季宇老師有沒有看過這些作品?

季宇:

我沒看過徽劇《劉銘傳》,聽說很不錯,主演董成先生我也熟悉。戲劇是不同的藝術品種,每種體裁的創作方式也不同。其中肯定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之處。


新安晚報:

之前您出版過《王朝的余暉:淮軍1862-1900》,改編成影視作品的《新安家族》,還寫過中篇《最后的電波》,感覺您對近現代歷史情有獨鐘,而且特別關注本土文化資源。

季宇:

我對近現代史的關注,開始也是偶然,或者說誤打誤撞。最早是有人來向我約稿,使我進入了這塊領域。后來寫的多了,資料積累得也多了,寫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據圖書市場反饋,目前受歡迎的文學圖書大體有三類:一是經典;二是反映現實的作品;還有一大類便是寫地方文化題材的圖書。這后一種往往是長銷書,很受讀者歡迎。

安徽是一個文化大省,這是一片有著深厚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淀的古老土地。在中華民族發展長河中,安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印記和時代精神。這些都為我們的作家、藝術家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這些年,我創作了以徽商為題材的《新安家族》《徽商》《當鋪》等、以紅色大別山為題材的《群山呼嘯》等、以皖南新四軍為題材的《最后的電波》《新馬河迷案》等、以淮軍為題材的《王朝的余暉》等等。這些作品反應都較好,并獲得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星光獎、金鷹獎、安徽社科文藝獎、人民文學獎等。有的被改編成影視,有的被譯介至國外。由于嘗到了甜頭,我自然也有了興趣。加上我自幼在安徽長大,深愛著這片土地,而安徽豐富的文化資源也是一個文學創作的“富礦”,我會繼續深耕下去,并希望取得更多的收獲。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蔣楠楠實習生儲暢




《不朽》后記

為先賢立傳

季宇


幾年前,安徽電視臺拍攝四集大型紀錄片《劉銘傳在臺灣》,邀請我擔任總撰稿。片子拍出后,央視和安徽衛視等平臺黃金時段多次播出,五大主流網站付費點擊量突破八千萬人次,反響不錯,但紀錄片由于體裁、時長等限制,很多東西無法表現,這讓我意猶未盡,開始萌生了寫本書的想法。安徽文藝出版社聽說后很感興趣,于是我們一拍即合。

劉銘傳一生極富傳奇,但他的高光時刻無疑是在臺灣。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法國企圖染指臺灣。在這危急時刻,劉銘傳奉詔出山,臨危受命,帶領臺灣軍民英勇抗擊外敵侵略,取得最后勝利。中法戰爭結束后,劉銘傳出任臺灣首任巡撫,更是為臺灣的近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其歷史功績不言而喻。

近代學者梁啟超曾作長詩《游臺灣追懷劉壯肅公》,對其評價甚高。臺灣著名愛國詩人和歷史學家連橫先生稱劉銘傳是“有大勛勞于國家者”。現代史學先驅郭廷以教授在《臺灣史事概說》中稱:“劉銘傳是近代中國的一位杰出人物,更是臺灣史上應當特筆大書的人物,他的豐功偉績實不在鄭成功之下……百年以來,中國的朝野上下有心人莫不以‘近代化’——自強相尚,‘才氣無雙’的劉銘傳雖只是其中之一,而了解最深,持之最堅,赴之最力,成績最著的,很少有人可與相比。”清史編篡委員會主任、史學大家戴逸先生也指出:“劉銘傳的后八年,在抵抗法國侵略、臺灣建省和建省后進行經濟、文化建設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他是中國近代史上杰出的愛國主義人物,是臺灣近代化建設的先驅。”他還說:“我們常說:劉銘傳一生事業最輝煌的頂點在臺灣,這不僅僅表現他的戰功、他的政績,而是他真正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和精神追求與臺灣融為一體,臺灣就是他自己的家園,在他身上,愛祖國和愛臺灣得到了高度統一。”

臺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隔的一部分。臺灣是中國的臺灣。這是鐵的事實。劉銘傳作為首任臺灣巡撫,他在臺灣近七年的經歷,便是一個歷史見證,所彰顯的正是兩岸血脈同根的歷史事實。他對臺灣近代化建設所取得顯著成就,有目共睹,這也是對臺灣近代化建設始于“日據時代”謬論的有力駁斥。當前,國際形勢紛繁復雜,臺海局勢風云變幻。在這種情況下,劉銘傳尤其值得大書特書,他的功績也顯得格外有意義。這種意義不僅是歷史的,更是現實的。它對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推動祖國的統一大業有著重要的、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涌現過許多英雄人物。劉銘傳無疑是其中之一。2015年9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的講話中說:“近代以來,一切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治和侵略而英勇斗爭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國家發展新路的人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他們建立的不朽功勛!”2019年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講話中再次強調: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中華民族之所以綿延不絕,生生不息,正是因為有了無數這樣的英雄人物。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

如今,為了紀念劉銘傳,兩岸人民采取了各種方式緬懷先賢。臺灣島內不僅建有劉銘傳銅像、紀念館、銘傳路,還有銘傳大學、銘傳中學、銘傳小學和銘傳幼兒園等等;而在他的家鄉肥西縣,同樣修復了他的故居,并為其修建了紀念館和墓園。其故居劉老圩所在鄉也改為銘傳鄉,以緬懷英雄。作為一個合肥人,我為有劉銘傳這樣的英雄鄉賢而備感驕傲自豪。

為先賢立傳,責無旁貸。為了寫好這本書,我前后化費數年時間(這還不包括我寫《淮軍四十年》時對劉銘傳資料的搜集),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做了幾十萬字的筆記,走訪了大量的專家,從人物、史實和故事上全方位挖掘出許多過去不為讀者所知的新的內容,以大量的史料還原了一個更加豐滿、立體,也更加真實、生動的劉銘傳。雖然耗費了不少精力,但回頭看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關于書名,先后擬過幾個,但都不滿意,最后定名《不朽》,取自連橫先生那句對劉銘傳的評價:“然溯其功業,足于臺灣不朽矣”。《左傳》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劉銘傳當之無愧。

最后,感謝安徽文藝出版社姚巍社長、張妍妍女士,感謝劉銘傳家鄉肥西縣委宣傳部。他們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謹表誠摯的感謝。


(刊于《文藝報》2025年2月4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生差差差很痛的app| 最新免费jlzzjlzz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双 | 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 天天操夜夜操美女| 免费国产小视频| a级在线观看免费|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h视频| 久久免费动漫品精老司机 | 爱做久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出轨的女人hd中文字幕| 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大全| 男女超爽视频免费播放|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无翼乌工口肉肉无遮挡无码18 | 四虎影视8848a四虎在线播放| 丝袜高跟浓精受孕h文| 男女做污污无遮挡激烈免费| 在线麻豆国产传媒60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人成综合导航| 四虎免费影院ww4164h|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爱穿丝袜的麻麻3d漫画免费 | 国产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黄网站色成年片大免费高清| 无码av专区丝袜专区|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老少交欧美另类|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