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2-18 來源:安徽作家網(wǎng) 作者:安徽作家網(wǎng)
近期,我省青年作家劉洋中短篇小說集《斗虎》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斗虎》是一部中短篇小說集,包含了《斗虎》《錯過一場煙火的表演》《原生》和《人生若只如初味》等四篇小說,創(chuàng)作時間由遠及近,篇幅也逐次遞減。書中有被宦官們追著打的明朝官員,有相互追逐又彼此拋棄的都市男女,有與原生家庭若即若離的小城姑娘,有味覺失靈的中年大叔??此骑L(fēng)馬牛不相及,實則貫穿著一系列共同的叩問:如何面對漫長的困境?怎樣接納人生的多面性?如果人生的故事不是我們最初期許的樣子,我們該用怎樣的視角來欣賞它的有趣?
《斗虎》自序
書籍行將付梓,才想起應(yīng)當為它寫一篇自序。直到最后一刻方才意識到這一點,可見我對此事并不上心,只是突然有了“別人家孩子都有,我家娃也不能缺”的意識自覺,進而涌動起幡然補救的緊迫感。
落筆前,腦海中莫名浮現(xiàn)了一件往事。在我十八九歲的時候,我在一座北方古城上大學(xué)。到了晚上,同窗們經(jīng)常呼朋引伴、聲勢浩大地去網(wǎng)吧打游戲,我對游戲和喧鬧都缺乏熱情,便獨自一人外出閑游。燈火集市,羊腸幽徑,信步穿梭,我稱之為“走大街”。這個說法有走街串巷之意,之所以是“走街”而非“逛街”,區(qū)別就在于并不進店鋪觀覽,亦不在攤販處流連,只是邊走邊看,將那些慵懶隨意的市井畫卷淺淺地印在意識里,想象著這個紛繁世界的縫隙中究竟隱藏著多少生動的細節(jié)和故事。后來我又去往江南,在一座古都讀研,彼時的夜晚多用來看雜書,偶爾會約上二三好友趁著夜色去山麓湖邊徜徉,但是“走大街”的單人活動依舊在悄然進行著,如同貓對游戲般樂此不疲??措s書也好,走大街也罷,都是一種小心翼翼的窺探,如同在憧憬與真實之間架起一座浮橋,借以慰藉對世界所抱有的蓬勃的好奇心。
現(xiàn)在想來,那些歲月唯有兩個字可以形容:悠閑——一種由內(nèi)而外、洋洋灑灑的悠閑。宋人有詩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畢業(yè)尚早,未來尚遠。彼時的我不知道未來會過怎樣一種生活,但想來必定五光十色,精彩紛呈。不知道將來要做怎樣一種人,不過無論做哪種人,勢必都要卓爾不群又左右逢源,一邊獵奇一邊喜樂,對世界之玄妙別有會心。眾生與我都將成為故事的主角,我拭目以待。
后來的經(jīng)歷其實和許多人一樣,在人生之路上結(jié)結(jié)實實吃了不少苦頭,“悠閑”也成為了生活中的稀缺品。說什么夙愿落空、情懷破碎、等待無望,未免都顯得矯情,但生活委實有許多綿里藏針、滴水穿石的小心思,讓你充分領(lǐng)略它的寒涼。有時候面對諸多無可奈何,也不免萌生寸寸灼心的屈辱感。也曾感嘆人生恰如食酸果,細嚼慢咽自然苦不堪言,倒不如囫圇吞下,噎死拉倒,不過八成死不了,事后回想起來,可能還有那么幾分蕩氣回腸、英雄豪邁。細思之下,實則非也。將酸果一口吞下,味蕾自然免除了勞役,腸胃卻難免要遭受更長久的折磨。同理,人生的逆境也不是一個時點,而是一個過程——有時可能還很漫長。如果你拔過火罐,一定就會懂得疼痛和壓力在最初到來時,帶給人的沖擊是最強烈的,隨后就會趨于平緩,最后甚至?xí)惺孢m感產(chǎn)生。之所以如此,倒不是因為疼痛和壓力消失了,而是在與它們相處的過程中,你的自身發(fā)生了許多無法盡述的微妙變化。所以,我們既不能奢望逆境一閃而逝,更不應(yīng)忽略它在我們精神領(lǐng)域所引發(fā)的一系列化學(xué)反應(yīng),甚至不宜錯過它所營造的暴風(fēng)雨時刻的風(fēng)景。也正是基于這樣的感觸,盡管我寫《斗虎》的最初目的僅僅是想呈現(xiàn)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但真正陪著書中人物走過了漫長的旅程,飽經(jīng)我與他們共生的悲喜,在完篇的那一刻,我?guī)缀跏遣患偎妓鞯卦谄讓懙溃骸斑@是一部關(guān)于逆境的作品,寫于逆境中,獻給那些久處逆境的人?!?/span>
這本書共收錄了四部中短篇小說。它們或來源于史書,或取材于往事,或生根于奇想。雖然源泉各異,但在寫作時,我始終如一地惦念著一些問題:如何面對漫長的困境?怎樣接納人生的多面性?如果人生的故事不是我們最初期許的樣子,我們該用怎樣的視角來欣賞它的有趣?答案或許呼之欲出,也許答案根本不存在。更有可能我們早就解開了謎題,卻由于意志不堅,很難將謎底牢記在心里,進而饗之眾人。不過這樣也好,沒有揭曉的謎底才能幻化成引人入勝的故事。
劉洋,安徽利辛人,南京師范大學(xué)中國古典文獻學(xué)碩士,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詩詞學(xué)會會員。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斗虎》,有作品發(fā)表于《中國稅務(wù)報》《新安晚報》《亳州晚報》《中華詩詞》《詩詞家》等報刊雜志,學(xué)術(shù)論文見于《名作欣賞》《文藝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