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1-06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編者按:為實施好"文學強基"行動,引領和動員“文學皖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文學的方式書寫新時代鄉村變遷,反映江淮大地上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實踐,為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貢獻文學力量,省文聯、省作協主辦了“和美的魅力——鄉村全面振興中的安徽故事”系列采風創作活動,現陸續推送首站走進合肥市廬江縣的采風作品,以饗讀者。
長沖村的和美畫卷
凌澤泉
到長沖村觀民宿,我來的那日秋高氣爽。
驅車從合肥出發,沿環巢湖大道向南疾馳。窗外,八百里巢湖煙波浩渺,歡快的水鳥撲棱著翅膀興奮地丈量著藍空。車載音響里傳出曾在65年前唱進人民大會堂的安徽民歌《十里長沖好風光》。陶醉于宛轉悠揚歌聲里的我,心兒早已飛到了這個隱在大別山余脈里的古村落。
車抵廬江縣長沖村,太陽才升至一竹竿高。在村頭的那株古枸骨樹下,遇見村書記吳國義,說起長沖村千年歷史來,他如數家珍:沖,乃廬江方言,意為山峰之間狹長的平地。因蜿蜒北流的長沖河穿村十里而得名,坐擁香茶嶺、大門坎嶺、小門坎嶺、三峰尖、雞冠嶺等上百座山峰。長沖文運昌盛,明清時曾出過多位進士,宋祖武是明朝洪武甲辰科進士,清康熙年間,宋氏兄弟宋衡、宋元征“一門雙進士”被傳為佳話。山坳里名木古樹眾多,有超700年的樸樹和楓樹、超500年的桂花樹,還有樹齡達數百年的迎客松、皂角樹、萬年青樹、古金錢榆等20余株。
站在村口,沿濕漉發亮的村路向山上望去,兩旁錯落有致的民宿依山傍溪,盡顯雨后初新的俊俏模樣,半山腰上,白云纏著翠色裊娜飄移。游人告訴我,這個民宿點叫云里安凹。
沿緩坡上行不足百步,忽聞溪水叮咚作響,跨過青石板橋,任透亮溪水打腳下潺潺流過,拾階而上,見一牌匾,上書:信誠書屋。走進去,在窗前落座,觀如黛青山,捧書香一掬,品細茶芳香,頓感愜意無比。
據店員講,這書屋連同路兩旁的民宿原是村民家中閑置的房舍,近幾年,村里打造鄉村旅游,嘗試辦起民宿,讓慢生活與青山綠水并肩攜手,不想竟磁石般吸引了從繁弦急管的塵世間抽身而出的人們,一個個民宿點成了網紅打卡地,長沖也因此躋身全國旅游重點村行列。
出書屋,緩步上坡,猛抬頭,恰與路右側一竹籬笆圍就的小菜園搭上眉眼。看去,挑在枝頭的青椒油亮翠綠,掛在枝間的西紅柿彤紅圓潤,半開的柴門前掛滿火紅的柿子。宿于其中的游客,從菜園里摘下帶著泥土的菜蔬,親手燃起柴火做飯,濃濃的煙火味定會讓人沉醉不知歸路。行至山前,忽見右側坡地上盛開著大片菊花,一位身著白衣青裙的少女穿行其間,笑納滿坡金黃。
穿過一座山坳,見一名叫野坡云谷的民宿隱于竹林與茶園間,臨水居、竹林間、茶山里沿山勢依次鋪展,棕黃二色的外墻彰顯出濃濃的田園風。佇足其間,觀蒼郁茶色,聽陣陣竹濤,竟有恍如隔世之感。
攀至半山腰,落座書遲亭,不禁憶起清代詩人宋景倫的詩:十里長沖萬卷詩,不盡風光我書遲。滿腹詩情待明日,來聽清風云上題。放眼去,一脈群山手挽手肩并肩,山青林碧,云霧迷蒙,清風悠然。
踏入萬福山莊民宿,直覺告訴我,在這里圍爐煮茶相坐對談最適宜,書吧、茶社、咖啡廳、生態園,每一處都能把人的魂魄牽走。南山院民宿則是收留情感的處所,坐在秋千椅上,看千萬樹木在盡情地舒枝展綠,看萬千小草在結自己的種子,看山澗碧水在悠閑地散著步……誰都想在此獨處,默默想著無邊的心事。
鉆進藏在山坳里的南山君檸民宿,眼前不覺一亮,推窗睹青山,低眉見溪流,以為誤入桃源。瞧,榫卯結構搭配著中國風,有著通透的質感,青灰色的塔式屋頂加上敞亮寬展的木質頂棚,與滿山蒼翠相呼應。落座于圖書角窗前,午后的陽光從繁茂的枝葉間篩下來,在窗欞上灑下婆娑的身影。執一盞香茗慢慢細品,竟回味起三年前曾嘗過友人捎來的長沖香茶。想那谷雨時節,長沖河兩岸峰巒疊翠,蔥郁茶園里,處處都是采花女輕捻嫩尖的忙碌身影。裊裊茶歌和著畫眉宛轉歌聲輕輕飄向山坳,飄到綠樹掩映的村莊上空,該流淌出多少詩情畫意。
從碧綠草坪旁拾階而上,一路竹翠林茂,于鳥語菊香中,幾步便跨到山的另一面。棲云樓、泰來苑、和合殿、云溪閣、觀音臺,這五棟民宿,個個名字都橫溢著才氣。留宿于此,與云同棲,靜聽鳥鳴蟲吟、松濤溪聲,當是幸福事。
晚上,我把身心安放在此。拉開窗紗,透過玻璃窗,卻不見萬家燈火,唯有黑黢黢的青山橫亙在面前,滿山的青松翠竹、滿坡的蟲吟風聲都被碩大的落地窗悉數收納。夜里,我不愿合上窗簾,只因我要與身邊的座座青山一同酣睡,一同享受月光的洗禮和秋露的濡濕。
清早,我是被一串串清脆而又悅耳的鳥鳴叫醒的。青山比我醒的早,一夜間冒出的新綠、茁壯的蔥翠就堆在窗前。斜倚在沙發上靜聽鳥語林嘯的我,癡癡地看著腰纏白云的青山之上,成千上萬噸的翠色正欲從山坡上淌下來……
起身出門,漫步于依河而建的長沖谷慢道,兩旁是靜謐的房舍,耳畔是潺潺的河水,時光在此放慢了腳步,青山不語,綠水潺湲,鳥憩風息。
夾在山坳里的長沖村,有山皆綠,有水皆碧,山水環繞,綠碧皆明。秀美山水,催生民宿游。吳國義算過一筆賬,僅去年一年,綠水青山就給村集體捎來200多萬元的紅利。
舉目遠望,云來山朦朧,云去山如畫。十里長沖,一幅幅和美鄉村的絢麗畫卷正徐徐展開:一棟棟白墻黛瓦的民宿錯落別致,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村道四通八達,一叢叢依山而植的果林蔥蔥郁郁,一張張憨厚質樸的笑臉滿溢幸福……
用游客的話說,這里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現實版的詩和遠方。
長沖,我會常來光顧。
——本文原載于《安徽作家》2024年第3期
凌澤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合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立體的鄉愁》《抒情的鄉村》《種植鳥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