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安徽作家網  |  設為首頁
安徽作家網

安徽省作協主辦

當前位置: 首頁  >   作協信息  >   特別推薦 | 徐貴祥:大別山上

特別推薦 | 徐貴祥:大別山上

發布時間:2025-01-06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大別山上

徐貴祥


鄂豫皖邊地區成為革命根據地,首先是因為一座山,山脊橫跨湖北、河南和安徽三省,余脈涵蓋三千平方公里,岡巒起伏,河流縱橫,森林密布。大自然賦予這方土地錦繡盛裝,歷史卻在這里上演了連綿不絕的戰爭大戲,終于在二十世紀上半頁,山河之間掀起紅色風暴,改寫了這一方水土的歷史和未來。



站在大別山主峰,向北偏東方向眺望,約兩百公里之外,有一條河,名曰淝河,河岸有一座山,名曰八公山。同它的母親山相比,八公山簡直不能稱作山,海拔只有二百四十多公尺;那條被稱為淝水的河流似乎也并不寬敞。公元383年,前秦選擇在這里進攻東晉,前秦王苻堅輕蔑地說,我的士兵把馬鞭投到江里,足以截斷水流。

顯然,這不是一個開展防御戰斗的理想之地。

當時,前秦軍隊號稱百萬之眾,而東晉軍隊只有八萬,雙方對峙于淝河兩岸,東晉勝算的概率基本上沒有。

但是,這場戰役最終以東晉勝利而告結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指揮藝術和戰斗精神是至關重要的。

東晉任用的主帥是謝安,此人少年即顯露才華,卻淡泊名利,內心十分強大;較之謝安,率軍來攻的前秦王苻堅則驕橫跋扈,這從一句“投鞭斷流”的狂言中即可見一斑。東晉備戰,廣選良將,練兵數年,面對強敵,沉著應戰;而前秦窮兵黷武,內部紛爭,剛剛被征服的北方少數民族并不太買苻堅的賬,同床異夢,很難統一意志。從戰略上看,前秦遠道征戰,師老兵疲,急于速戰速決;東晉則從容守土,以逸待勞,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從戰術上講,前秦倚仗人多勢眾,打的是人海戰術,強行推進;東晉雖然弱小,但絕不坐以待斃,一是主動出擊,轉守為攻,利用敵人集結中的混亂,進行襲擾。二是利用敵人機動的機會,擊其半渡,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洛澗一戰,東晉將領劉牢之以靈活機動的戰術,大敗秦軍,拉開了淝水之戰勝利的序幕。在此后的戰役中,東晉更是發動了心理攻勢,秦王苻堅看到的八公山草木,皆疑為兵,這就是“草木皆兵”典故的來歷。戰役進程中,東晉將領朱序、張天錫等人又在秦軍陣后制造混亂,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僅此一條虛假情報,就導致秦軍陣腳大亂,爭相逃離戰場,就連遠處的風聲、鶴鳴都被疑為東晉軍隊追擊的聲音,心理防線徹底崩潰。

淝水之戰是一場實力懸殊巨大的戰役,創造了以少勝多、轉敗為勝的經典戰例,極大地豐富了中國軍事文化的內涵。說到底,戰爭既是金戈鐵馬的碰撞,也是血肉之軀的對決,既有謀略和膽識的區別,也有人格和精神的較量。

在戰爭中,奇跡通常是由弱勢的一方創造的,背水一戰、破釜沉舟、哀兵必勝、絕處逢生……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在八公山附近找了幾圈,舊戰場遺址已經蕩然無存,只能憑借文友似是而非的介紹進行想象了。不過,在山腰樹叢里還能看見一塊蓬頭垢面的黑色石碑,無言地講述著滄桑的歷史。



同樣在這片土地上,又一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發生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后。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大別山紅色革命風起云涌,新成立的紅四方面軍先后發起黃安戰役、商潢戰役,予國民黨軍以重創。蔣介石調動大軍進駐大別山北麓,對紅軍根據地進行第三次大規模“圍剿”。

紅四方面軍審時度勢,敵人的優勢在于人多勢眾,裝備精良,補給充分,但這只是外在條件。國民黨軍派系林立,嫡系與雜牌、雜牌與雜牌之間矛盾重重,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正是因為人多勢眾、裝備精良,反而忽略戰術。加之國民黨軍上層官僚腐敗,下層官兵本身就厭戰,兵無斗志,不能吃苦耐勞,這就決定了勝敗的基礎。

戰役前期,紅軍主動出擊,反守為攻。運用圍點打援的戰術,各個擊破。概括地說,所謂圍點打援,首先圍攻青山店,吸引韓擺渡、蘇家埠之敵增援,并在殲敵援兵的過程中趁勢包圍蘇家埠,繼而圍困韓擺渡,并趁機占領了青山店。

到四月中旬,蘇家埠和韓擺渡守敵被圍將近一個月了,糧草奇缺,雖然有空投,但是多數落在紅軍陣地。紅軍不僅有了主動權,還補充了給養,在陣地上支起大鍋,燉肉熬粥。被困的國民黨軍士兵在濃郁的肉香和“老鄉老鄉,快快繳槍”的歌聲里,哪里還有心思戰斗,“攜槍投誠者眾”。

面對殘局,蔣介石下了本錢,任命嫡系第七師師長厲式鼎指揮十五個團、兩萬余兵力,由合肥出發,增援蘇家埠。兩軍在瓢潑大雨中交戰,敵軍強渡陡拔河,先頭部隊和后續部隊于大雨中遭遇,雙方不明就里,一場混戰。紅軍乘勢而上,將敵人包抄分割,紅軍一部摧毀了設在小華山的敵軍指揮部,活捉了厲式鼎。

蘇家埠戰役歷時四十八天,殲敵十九個團,三萬多人,擊落國民黨軍飛機一架。厲式鼎被活捉后,蘇家埠、韓擺渡守敵很快土崩瓦解了,于五月八日全部繳械投降。

筆者曾經奉命為秦基偉將軍整理回憶錄,這位參加過蘇家埠戰役的老紅軍戰士談笑風生,“說起來,國民黨軍隊的歷史畢竟要長些,投降也講究個禮節,向紅軍繳槍時,還舉行個儀式,在大廣場上把槍炮擺得整整齊齊,列隊迎接紅軍?!?

2024年4月下旬,在位于橫排頭村的“蘇家埠戰役紀念園”,一遍一遍詢問戰役經過和有關數據,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蘇家埠戰役中,紅軍全部不過一萬五千人,要圍點,要打援,要強攻,要佯攻,這么點兵力,難道國民黨軍就沒有發現可乘之機,國民黨軍為什么不能趁虛而入呢?

仔細研究《蘇家埠戰役示意圖》和一些老照片,似乎得出一個答案,紅軍的勝利,除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圍點打援戰術,還得益紅軍官兵的戰斗意志,具體地說,就是紅軍的雙腳。俄國軍事家蘇沃洛夫有句名言:在戰爭中,腳才是取得勝利的基本條件,手是輔助的。中國工農紅軍也有一句名言:再長的路長不過紅軍的雙腿,再高的山高不過紅軍的腳底板。

這些,是國民黨軍想不到、也做不到的。

走出紀念園,放眼望去,新中國成立后大別山人民建設的淠史杭水利樞紐盡收眼底,大山腹地,群峰之間,碧波蕩漾,白鷺翱翔。好一個人間仙境,以此陪伴犧牲在蘇家埠戰役的英烈,也算是一種告慰吧。



從安徽省霍山縣的磨子潭鎮出發,進入湖北省英山縣境內,來到陶家河鎮。

陶家河是紅軍最早建立的根據地之一,也是最早同時擁有區、鄉、村三級蘇維埃政權的地區之一,不僅打土豪、分田地,紅軍的醫院還給蘇區群眾治病,紅軍的宣傳隊還開辦夜校,教唱革命歌曲……當地群眾對紅軍和蘇維埃政權有充分認識和高度信任。

車子駛近陶家河鎮,一幀白底凹槽金字的紀念碑高聳入云,撲面而來,一縱金黃的草書赫然入目:牛背脊戰斗紀念碑。

在沒有路的路上蜿蜒攀登五百米左右,我登上了海撥997. 6米的牛背脊骨山。這座山位于陶家河街區西北,尾南首北,山形如牛的背脊,脊頂平均寬度20米,是卡在陶家河與西面土門河之間的一堵屏障。1934年10月初,蔣介石加強了“追剿”部隊力量,命四十七師、五十四師,總兵力為16個團2萬余兵力,“進剿”陶家河根據地和紅二十五軍。

一場攻防戰斗于是在牛背脊骨展開,敵人的飛機大炮對牛背脊骨紅軍陣地狂轟濫炸,數次集團沖鋒,然而神奇地是,兵少槍破的紅軍陣地卻巋然不動,戰斗持續了三天兩夜,紅軍才跳出包圍圈,開始戰略轉移。

仔細觀察牛背脊骨山的地形,主峰仍有幾段殘存的戰壕,蚯蚓一般爬行在草木之中。據說,當年牛背脊骨和附近的山上,這樣的戰壕有幾公里長,連通各個支撐點,從而在戰斗中能夠快速、隱蔽地機動。

走在牛背脊骨的戰壕邊上,仿佛又看見川流不息的紅軍的腳,有的是赤腳,有的穿著破爛的草鞋,在彈殼和尸骨間奔跑,就在這奔跑中,把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三個人,把一支部隊變成兩支、三支部隊,把一個戰場變成了兩個、三個戰場。

轉過身去觀察牛背脊骨的反斜面,幾乎沒有坡度,往下就是深淵。也就是說,在部署牛背脊骨戰役兵力的時候,紅軍指揮員就做了背水一戰的準備,除了在戰壕里運動作戰,沒有別的路可走,果真是置于死地而后生!



曾經看過一個資料,介紹富金山戰役,始知抗日戰爭時期,大別山區發生過一場規模宏大的山地阻擊戰。自此以后,“富金山”就懸掛在我的腦海里。

2024年4月下旬,第三次盤旋在河南省固始縣的山間公路上,經多方咨詢,才在固始縣陳淋子鄉后山沖村看到一座“抗日英烈紀念塔”,塔座高71厘米,塔高約5米。當地居民說,本世紀初,一對東北老夫婦到固始縣境內打聽當年富金山戰役、祭奠曾經犧牲于此地的父親,但是戰場遺址不復存在,關于富金山戰役情況,人們知之甚少。這件事對于當地人觸動很大,集資建了這么一座紀念塔。

1938年8月下旬,宋希濂率中國軍隊71軍抵達商城一帶,準備阻擊日軍南下西進??辈斓匦蔚臅r候,宋希濂發現“富金山有如扇形,靠葉家集很近,在公路南翼,居高臨下,是一處良好的作戰要地。我當即決定,由兩個師在富金山布置陣地…… ”

在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上,宋希濂是一個經歷特殊的人物,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中,為支援十九路軍,身為旅長的宋希濂率本部軍官三十余人,乘坐卡車闖進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長何應欽住宅請愿。后在全國輿論的聲援下,國民政府不得不向十九路軍增兵,宋希濂遂愿參戰,率部激戰廟行,強渡蘊藻浜,可謂大顯身手。在五年后的八一三淞滬抗戰中,已經升任36師師長的宋希濂再展雄風,所部旅長陳瑞河在天寶路攻防戰斗中身負重傷;進攻匯山碼頭之役,宋希濂身先士卒,率部浴血奮戰,戰功赫赫。

第二次淞滬抗戰結束不久,宋希濂升任71軍軍長,陳瑞河接任36師師長。在富金山戰役中,宋希濂將36師配置在首當其沖的位置。

公正地說,71軍、特別是36師,確實打得很頑強,打得很艱苦,陣地反復爭奪,制高點幾度易手,連續10天,陣前尸骨成山,血流成河,日軍未能跨過71軍的防線。當時的日本報紙報導:“此役由于受到敵主力部隊宋希濂軍的頑強抵抗,傷亡盛大,戰況毫無進展……”據后沖村老年人回憶,那時夜晚日軍發射炮彈產生的火光比煙花還要壯觀猛烈。直到今天,當地農民耕作時,還經常會挖出廢棄的彈殼和炮殼。

時隔86年,我和當地文友來到了富金山腳下。走在后沖村松軟的土地上,目光穿過斑斕的竹海和斑駁的陽光,我的心里突然閃過一個想法:這一仗本來應該打得更好。

毫無疑問,富金山戰役戰略價值巨大,為武漢會戰爭取了可貴的時間,并且在此后的抗日戰爭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對于宋希濂、陳瑞河等抗戰將領的愛國精神、戰斗意志和參戰官兵英勇不屈、壯烈犧牲,我發自內心地敬重。

可是,這一仗為什么打得這樣慘烈、如此悲壯?這一仗,為什么讓我們回想起來,心情如此沉重?

兵力和裝備對比懸殊,是主要的問題,但不是根本的問題。比起紅軍當年在蘇家埠和牛背脊骨展開的防御戰斗,在富金山同日軍對決的71軍,條件好多了??墒?,這場戰役沒有出現奇跡,也算不上精彩。

我反復研究過以富金山主峰(海拔325.6米)為原點、以三十公里為半徑的戰場地形,作為一個曾經的炮兵,以我有限的軍事常識,不能不承認,宋希濂的部署是很高明的。阻擊戰,不能選擇在崇山峻嶺,也不能選擇一馬平川,選擇在富金山一帶是恰當的,進可攻退可守。宋希濂描述的“扇形”確實存在,弧形兩端既可以交替掩護,又可以互為支撐,張弛自如。

問題出在哪里呢?我想到的是,假如指揮富金山戰役的是紅軍的指揮員,假如不是擺開架勢死扛,假如抽調部分兵力迂回穿插,假如在敵人西進必經之路淠河和汲河設置一道、二道防線,假如宋希濂的手里有足夠的炮兵和工兵……或許,戰爭會出現另外的情景。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戰場形勢瞬息萬變,錯綜復雜,不是我們今天能夠想象出來的。我們必須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去客觀評價歷史事件,這是毋庸置疑的。

離開后沖村那座無名山頭之前,我向“抗日英烈紀念塔”深深地鞠了一躬,再鞠一躬。



1947年8月上旬,劉鄧大軍從山東鄆城出發,開始了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壯舉。

什么叫千里躍進,首先是路途遙遠,跋山涉水,何止千里。其次要連續作戰,一路攻關奪隘。然后是速度,快速集結,快速機動,快速殲滅。

部隊一邊躍進,一邊突擊,短短的二十天內,即進入大別山區,鄧小平在河南信陽市光山縣王大灣組織召開旅以上高級干部會議,進行動員,并重申紀律。這次會議就像一把火,將幾萬官兵燃燒得熱血沸騰,就像腳底板安上了彈簧,隨時準備一躍而起。

隨即,劉鄧命令三縱司令員陳錫聯“全部在皖西作戰”,“放開手腳,一切從實際出發,臨機處置”——這同國民黨軍經常越級指揮、坐在指揮部里閉門造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初,如果宋希濂的自主權再大一點,也許富金山戰役會打得更加完美——這是后話了。

陳錫聯何許人也,乃大別山之子,紅四方面軍老戰士??谷諔馉幈l后,陳錫聯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團長,1937年10月率部夜襲陽明堡日軍機場,炸毀日軍戰機24架。此次戰斗是129師出兵第一仗,一戰成名。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戰斗,陳錫聯率三縱相繼解放了皖西9座縣城,繼而又在張家店與敵人展開激戰。最后,敵88師師部及62旅被解放軍全部殲滅,殲敵官兵4800多名,繳獲各類槍炮數千件。

當年設在張家店涂氏祠堂的三縱指揮部,如今已經成為“張家店戰役紀念館”。徜徉在館內,一遍一遍地回味戰役過程,總覺得心有不甘。坦率地說,這場戰役并沒有讓我有太多的興奮,較之十幾年前兩軍對決,張家店戰役中作戰雙方,在實力上已是旗鼓相當,在戰斗精神層面,我軍已經是居高臨下了。國民黨軍已是強弩之末,我軍士氣正旺,摧枯拉朽勢應在意料之中。這場戰役之所以名氣很大,主要原因在于,它是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以來,在無后方依托的條件下,首次取得消滅敵人一個正規旅以上兵力的重大勝利,也是劉鄧大軍在大別山站住了、站穩了的“扎根之戰”。

瀏覽張家店戰役中三縱指揮員的照片和簡介,漸漸地有一個發現:從縱隊司令員陳錫聯,副司令員劉昌毅和鄭國仲,到7旅旅長趙蘭田、八旅旅長馬忠全、9旅旅長童國貴……可以說,指揮張家店戰役的縱隊和旅一級指揮員,沒有一個是科班出身,幾乎全是從大別山走出來的“泥腿子”。他們麾下的部隊,也是草根起家,從赤衛隊、游擊隊升級為地方部隊、主力部隊,到了張家店戰役時期,三縱已被譽為“老虎縱隊”,同國民黨對決,無異于猛虎撲羊?! ?

不知道張家店戰役中的國民黨敗軍有沒有想過,對面的軍隊是怎么強大起來的?

走出紀念館,我同朋友交流,一支軍隊由弱到強、由小到大,固然有很多因素,比如信仰、原則、紀律等等,但是就提高作戰能力而言,我軍還有一個“秘訣”――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打仗好比創作,光靠教不行,還需要悟性。最好的學校是戰場,最好的老師是對手,最好的作業是戰斗準備。我軍在戰爭年代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開諸葛亮會,實行政治民主、軍事民主、經濟民主,戰斗之前要開,集思廣益;戰后還要開,總結經驗。那些身經百戰的老戰士,那些在一線指揮作戰的基層指揮員,知己知彼,知遠知近,鮮活的思想、確鑿的情報、精準的評估、巧妙的戰法,匯在一起,就成為指揮員的決心和指揮藝術,那些農民出身的指揮員就是這樣成熟的,那些游擊隊出身的部隊就是這樣成長的。

戰爭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學校只能交給我們常識,實踐才會提高我們的藝術。當科學插上藝術的翅膀,我們的軍隊,就能發揮出無往而不勝的戰斗力。


——本文原載于《安徽作家》2024年第3期



作者簡介
圖片


圖片

徐貴祥,著名軍旅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華文學基金會理事長和中國作家協會軍事文學委員會主任。曾榮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人民文學獎和全軍文藝獎等。著有長篇小說《歷史的天空》《仰角》《高地》《八月桂花遍地開》《英雄山》等,中篇小說《彈道無痕》《決戰》《班務會》等,以及中短篇小說集《司令還鄉》《將軍遠行》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网站免费观看| 里番库全彩本子彩色h琉璃|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亚洲人成色77777|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浮力影院在线地址| flstingextreme头交|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上课公然调教h| 日韩在线第二页| 亚洲欧美卡通另类|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水蜜桃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4虎永免费最新永久免费地址| 国内自产拍自a免费毛片|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一| 日本视频免费高清一本18|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软件| 国产XXX69麻豆国语对白| 国产91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8下载|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啊昂…啊昂高h| 超清中文乱码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看|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