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4-02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近期,我省作家孫淮景散文集《遠去的口哨》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散文集《遠去的口哨》共收錄作者2005年以來寫的90篇文章,大都是回憶上世紀60年代的小學、中學生活,70年代5年的知青插隊生活,返城后的工廠生活,以及自駕游的經歷。通過這些,把一個普通的70屆初中生的人生歷程回放出來。
序
2005年,我出版了散文集《歲月筆記》。那時我還沒有退休,心思還沒有全部放在文學上。退休后,一直被記憶里諸多意猶未盡的過往纏繞著,那些在日積月累中沉淀的、堆積的東西,開始聚匯,漸成一座生命的富礦,我又有了開采的沖動。春來秋往,朝花夕拾,筆下的文字居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于是有了這第二本散文集《遠去的口哨》。
《遠去的口哨》共收錄90篇文章。我是把我小學、中學、插隊和工廠的生活,一點點地寫出來,把那些曾經發生的人和事,包括音容笑貌還原出來。尤其是近十年,我從南往北,從東往西,長途自駕至少15萬公里。北到大興安嶺,西至三峽,西北直抵敦煌。土地的遼闊,文明的悠久,山川河流的錦繡,讓我流連忘返,心存感恩,這塊土地是我們一代代人最牢靠的棲身依托。當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筆時,文字與情感沆瀣一氣,這也是我的文章中比較自如和隨意的一部分。
我自顧地寫,無關名利,也不顧影自憐。淡泊心境下的寫作猶如一杯清茶,一片片雪花,都是自然而然的情感流淌。文字拾階而上,有些上了雜志報刊,更多的去了“同步悅讀”。而那些令我頷首讓我扼腕的點評,大都是和我同年代的、和我有著相似經歷的人,也有比我小十歲,甚至二十歲的文學愛好者。這讓我非常的知足和感激。
《遠去的口哨》講的是我中學時代經歷的一件事,男女生因口哨而釀出一場風波。少不更事,萌發了什么并不重要,而那種表達方式是純潔無瑕的,把它作為書名和首篇是自然和恰當的。今天想來,那口哨中流露出的自由自在和輕松愉快,依舊那么美好,并且永久駐留自己的心底。
孫淮景,1953年生,現居馬鞍山市,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曾在《安徽文學》《北大荒文學》《作家天地》等刊物發表散文作品。曾獲全國冶金系統“鐵流文學獎散文獎”、“安徽散文獎”和“太白文學獎”,出版散文集《歲月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