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19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推開花窗看世界,打開花窗見徽州。
《花窗》以清代民國的徽州為背景,述說了以鹽商、木商、典當商、茶商為業的洪程孫三大家族,祖孫三代的興與衰,生動展現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深刻詮釋矢志進取徽駱駝精神。圈內文藝界人士譽之為徽文化的百科全書,是三大地域文化徽文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花窗》展示了徽州近二百年變遷的史詩,是一軸皖南鄉村五彩斑斕、蔚為大觀的長篇畫卷。書中三大家族,三代子孫,在煙雨江南中,他們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或耐人尋味的話劇:接靈牌、建會館、設書院、拜朱子、重科舉、奔商海、豎牌坊、做女祠、創百窗樓……
窗花(節選)
洪振秋
梅溪河下游的金灘村,這幾天同樣熱鬧。當朝宰相查正庸嫁女兒,場面盛大隆重,女婿是商賈巨擎胡家之子。胡家備下的聘禮令人砸舌:黃金五十斤,白銀萬兩,馬匹十匹,金茶簡一個,銀茶簡二個,銀盆子兩個,綢緞一百匹,玉器二十件,玉如意四柄,龍鳳呈祥琺瑯盤一套,名人書畫百余幅。圍觀者瞪大眼睛,驚嘆艷羨不已。嘆的是胡府家底雄厚,羨的是能與當朝宰相結為親家。眾人料想那侯府門第,必是十里紅妝,隊伍浩浩湯湯,風光嫁女。
胡家迎親那天,十六人抬的花轎從胡府出門,鑼鼓喧天,鞭炮陣陣,新郎一身紅袍,高坐馬背,春風得意好不快活。徽州城內城外,十里八村趕來賀喜、圍觀之人水泄不通,喝彩聲、驚嘆聲不絕于耳。單看那頂迎娶新娘的雙人成鳳轎,奢華似一座宮殿,細看做工繁雜,雕工精致,描金點翠。轎子紅木構架,立柱、及轎頂、窗、踏板等處,精雕細刻著金色木紋,花、鳥、麒麟各色瑞獸栩栩如生,游魚、金錠、繡球、如意、流云、長命鎖等各色圖案,維妙維肖。轎身四周雕刻著姿態各異的徽州名人毛甘、汪華、朱熹、洪經綸等等,神采奕奕,情趣盎然。
胡家十分看重這來之不易的官商聯姻,新郎官的父親是一個商人,頭腦十分活絡。他經商時,就聽說查正庸的父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才子,日后必定金榜題名,他通過朋友的關系,結識了這位才子,其時查家因家道中落,困守窮廬,胡家資助其白銀千兩赴京趕考,后來當了京官。查正庸父親生前多次囑咐兒子,日后一定要善待胡家。可當胡家替兒子向查家提親時,查正庸卻猶豫不決了,一品大員的千金小姐和商人之子結親,實在是門不當,戶不對呀,這門親事一直拖延下來。
然而造化弄人機緣巧合,一場罕見的山洪暴發沖垮了徽州府治歙縣的河西大石拱橋,城民嘩然,徽州知府發帖邀請徽州各縣富戶共商投資修橋。胡家接到帖子后,父親就讓少爺去歙縣出頭露面。
胡家少爺也是一個涉世不深的讀書郎,知府一提議,他就急著表態,又趕緊提起毛筆,匆匆寫道:“建橋所有費用獨家應承。”他一邊寫字一邊讀著字,心里想,胡家萬貫家財,修建一座石拱橋豈不是小菜一碟,眾人聽了都在倒抽著一口冷氣。
兒子冒失惹來的大麻煩,父親只好忍痛割愛了十個商鋪,湊齊費用,擇日動工。許多鄉紳不滿胡家兒子的狂妄,揚言修橋時不準用本地的一石一木,胡家只有外地購買山場,開采石料,運往練江畔修建石拱橋。京城查正庸聽到這義舉,大為震動,連連說道:“此子義薄云天,大有可為!”當即寫信給徽州家人,這才同意兩家聯姻。
查正庸嫁女那天,胡家的聘禮厚重豐盛,而查家抬進胡家的嫁妝卻大大出乎眾人意料,如同百姓家嫁女兒一樣,極其平常:針線盒、合歡被、鴛鴦枕、喜盆、喜梳、錘子、都斗、剪刀、算盤、繡花鞋、尺子、壓錢箱、滴水香茶葉、文房四寶等等,還有一份親筆書寫的婚禮序章。
查大人之舉令雙方的親朋好友覺得不妥,就連梅溪的洪朝奉他們聽說此事,也頗有微詞:嫁妝如此敷衍,有違宰相門戶之禮。還不如普通商人家燒火丫環出嫁的禮遇,真是寒磣!但也有人在想著,查大人身居一品大員,高高在上,是看不起商人出身的女婿呢,還是故作清貧,故意不拿出豐盛的嫁妝呢,他們一直在揣測著。梅溪河畔那一排排翠竹正揚著綠波搖曳著,那一叢叢蘆草也在不停地點著頭,似乎也在議論紛紛。洪朝奉望著梅溪河的流水。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官商聯姻,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言難盡呀。”
胡家為了這姻緣,費盡心思,特意把查家通往胡家的山路全鋪成青石板路,蜿蜒曲折,連綿不斷數十里。此外,胡家特意請風水先生、能工巧匠斥巨資新建府邸,亭臺軒榭、珍貴名木好不奢華,府內更有一座飛檐翹角之高樓,大屋套小屋,撲朔迷離,仿佛一座引人入勝之迷宮。沿街的外墻下半部采用了十三塊巨大的長方形青石板,直立起來砌筑,變成了一面光潔的青石外墻,引人注目。徽州有句諺語:“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這十三塊青石板訴說著商人的艱辛。人家開大門喜歡坐北朝南,胡家這幢樓大門卻朝西側開,代表胡家遠在揚州經商,但不忘徽州。大門上的磚雕門樓繁復多變,由浮雕入深雕,再懸空,從近景到遠景,多達六個層次,所雕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在迎接查大人的到來。正廳的大門更加特別,兩扇大門關閉后,相互重迭關不攏。工匠們說,胡家是商人,商家的大門永遠為顧客敞開的,即便夜深人靜,還是半掩半閉,仍然等待著風雨夜歸人。新郎官的父親卻說:“我是在等待家中出大官,將來兒子中進士點翰林了,我就會把門關閉。”
后來,胡家兒子進京參加會試時,岳父查正庸煞費苦心為其張羅。以為自己舉辦壽宴為名,宴請諸位考官赴宴,微醺時,無意間說出自己女婿的乳名不雅,很想取一個像模像樣的名號,請諸位大人引經據典,集思廣益替他贈一個響亮的名號。眾人一聽,心知肚明,最后一致同意將其取名為元旭,元為第一,旭為光明,暗示查大人的愛婿今科必中狀元,不料眾官中也有二心者,一夜之間,京城大街小巷貼滿著“新科狀元胡元旭”的字條。查正庸三朝元老,深受皇上恩寵,對這些閑言碎語不屑一顧,而主考官卻嚇破了膽,再也不敢在皇帝面前推薦胡元旭為新科狀元,只是將他定為進士。
當胡家兒子中進士的消息傳到徽州后,胡家立即請來木匠,把木頭門削掉了一些,府邸大門終于重重地關閉起來。他家那一扇扇花窗卻依然洞開著,工匠們又涂了一層紅漆,顯得更加美輪美奐,光彩照人。
……
洪振秋,安徽黃山市歙南三陽坑人,筆名梅溪、隱將坑后生、徽州員外郎。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黃山市作家協會主席。有作品發表于《人民日報》《人民文學》《美文》《散文百家》《安徽文學》等刊,被《中學生閱讀》(高中版)《寫作》等雜志轉載。作品曾多次入選初中、高中考題,并編入多種文學選本和教材。已出版《人間四月天》《憶起徽州》《杏花春雨江南》《雪落無痕》《陌上花開》以及中篇小說《宋街墨客》等文學著作,其中,散文集《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入圍第七屆魯迅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