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安徽作家網  |  設為首頁
安徽作家網

安徽省作協主辦

佇立塵埃,仰望蒼穹——程大寶詩集《云端》如是我讀

發布時間:2023-06-21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佇立塵埃,仰望蒼穹

——程大寶詩集《云端》如是我讀

方可


程大寶第二本詩集《云端》(安徽文藝出版社2022年11月第一版)出版有些時日了。讀詩,甚至裝模作樣寫詩,不僅是我早年的愛好,即便年近望七還時不時心血來潮聊聊騷,只是大寶未必知曉。在我看來,詩人為何寫詩?讀者為何讀詩?這是一道永遠無解的方程式。接過《云端》的那一刻,我的腦海里居然浮現出一個奇異的坐標系——

詩人和讀者原本處在一個原點,二者由此出發,詩人沿著縱向的軸一個勁向高處攀升,讀者則在橫向的軸上朝著遠方馳騁,將詩人與讀者聯系起來的那條斜線,便是詩意的軌跡了,或者說是詩人與讀者共情的弓弦。



詩人無疑都是自然赤子。風花雪月、吟詠四季,那是他們降臨詩壇的第一聲啼笑。《云端》第一輯,便以“雪地的起伏者”命名。

《雪的咳嗽聲》里,“落雪讓我們想起平日里疏忽的人”這一句,引起我的矚目,“落雪\讓我們想起\平日里疏忽的人”,默讀時,腦海居然浮現出一組無由來的、無聲的電影畫面:近景大片、大片的雪花漫天飛舞,縱深、漫漶的遠景里有似曾相識的故人躑躅,他(她)就那樣不停地走著、走著,其實寸步未移,他(她)的面目時而清晰、時而模糊,一些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不知所云的音容笑貌,幻燈片一般在眼前閃回、交替、疊映,引發幾多悵惘、幾多慨嘆、幾多流連忘返……

大寶詩中的雪,不啻是時令的符號,亦是空間的帷幔,更是心理的熒屏,就這樣,我開始喜歡上《云端》了。

“雪花能把自己變成全部的眼淚”(《溫暖的背面》)。曾有好幾次,酒酣耳熱之際,大寶端著酒盅“打的”來到我面前,側身耳語:“一個人,到了這個年紀還能流淚,我覺得起碼……”那一刻似在說我,何嘗不是他的自述或自況?于今我在大寶的詩中尋到了映證。雪花能把自己變成眼淚,大寶的眼淚理所當然也可以變作雪花,自然與心靈的疊化,物與我的輝映,在《云端》里俯拾皆是。

《內外都開始飄雪》大寶寫到:“山頂的佛寺在雪中吐吶”,此時此地飄飛的雪,在大寶的眼里是佛、是道、亦是禪,是與滾滾紅塵相互映照、彼此對立的精神世界。寺廟吐納的是雪,是人,是蕓蕓眾生,是萬千信眾。佛寺即大千世界,肉骨凡胎則好比落地即化的雪,惟有靈魂不滅,精神永恒。飄雪中的佛寺一邊吐納、一邊熔鑄,一邊祛魅、一邊洗滌……

“你這一片片的驚喜與苦楚\\你這一片片的淡甜與辛辣”(《對應雪及其他》)反復吟誦這兩行,我的眼眶漸漸濕潤了。這哪里是在寫雪?這分明是在描繪人生!把雪從具象剝離為抽象、從能指轉化為所指、從描敘升華為詠嘆,程大寶該是怎樣地喜歡雪、熱愛雪、懂得雪、理解雪。

雪落在程大寶的詩箋上,溫暖充盈著我們的眼眶,蕩滌著我們的心房。



《云端》錄詩122首,凡124面。薄薄一冊,雨雪霏霏。繼漫漫冬雪之后,第二輯“雨前,雨后”接踵而至。

“云朵飛離將響的雷聲,暴雨晨讀般書聲陣陣”(《雨前及雨中即景》),通感在程大寶詩中隨處可見,但把雷聲、雨聲和讀書聲拼貼、并置、重構并擬人化,從而引發讀者貫通自然與人世,作穿越時空、打通物界的聯想,卻是大寶詩意和詩藝的匠心獨具。

《在雨中》大寶將其進一步生發,“雨滴擊打在多色的傘上像語言飛濺”;在《反向故事》中,“雨聲是往事的絮語”。仿佛大自然的通靈者,程大寶不厭其煩地譯介、闡釋、轉述來靈界的語言。

好的詩句不似尋常人說話、寫字、著文,初一接觸便令讀者稱奇、叫絕、擊節贊嘆,再三品讀,愈發為詩人的奇思妙想折服。好的詩句,如同囈語,又好比神來之筆,絕非某個人苦思冥想、字斟句酌能夠得到。換言之,好的詩句一定是詩人于某個特定瞬間,神靈附體、訴諸詩筆的結晶。

如此說來,好詩人和一般詩人區別在哪里?好詩人首先是一個松弛的人——頭腦松弛,心靈至簡,視野明朗,耳根清凈,隨時隨地,無為自在。自然萬物,風吹草動,人世百態,纖毫畢現,目之所見,耳之所聞,一顆詩心,萌動不已……一般的詩人,時常糾結于“我想寫”“我要寫”“我應該寫”“我想方設法寫”,總之為某些目的所驅動、所激勵、所鞭策,故而殷勤捉筆,苦思冥想,其結果當然也就不那么純粹了。從某種意義上說,出類拔萃的詩都是“等”來的,而非人為努力的結果。詩人侯衛東早年曾告誡過我,“練字不如煉句,煉句不如煉意”此語不虛。

不信,再來看大寶這一行:“如果沒有雷聲引導,開始的雨是多么迷茫”(《反向故事》)。雨的“迷茫”堪比人之迷茫——某個秋雨瀟瀟的暮晚,詩人程大寶無所事事行走在雨中,魂魄卻丟于迷茫中,遺失在恍然、惶然、不知所措、悵然若失之中……

茫然,乃是人一生當中不期而至,周而復始的情狀。一場雨,大寶將其捕捉住了,并呈現于他的詩行,恰如其分,恰到妙處。


孩子


《云端·第三輯》以“我經常念起的孩子”冠名,收錄了12首與孩童、少年及女兒相關的詩作,占了詩集近十分之一。由此可見,他們在程大寶心目中的位置和重量。我比較中意其中的《我經常念起的孩子》——


坐在草地上

沒有比這更深切的柔軟的體驗了

風吹過來。一棵棵小草轉向我

像我們永遠的辨識

而后順勢靠在我身上,是我

經常念起的孩子


在詩人廣袤無垠的愛的世界里,一棵棵小草是他眾多的孩子,而“永遠的辨識”則抽取并概括了二者共通的特性——“柔軟”。于大多數詩人而言,柔軟既是天性也是天然,無關后來,無涉他者。抒寫孩童,描繪孩童,像孩童一樣感受自然、體驗人生、打量世界,此乃詩人的看家本領。經年累月在萬丈紅塵里摸爬滾打,程大寶依然褒有一顆不染的初心、童心。正所謂,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

“我指給他看一條船在水面蓮花般盛開\\那個少年在岸邊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張開雙臂的少年》),一條船、盛開水面的蓮花與張開雙臂的少年,船如花、花似人,三者并置,構成互文,這便是程大寶的致青春了。

“女兒卻在我家屋頂開墾畦田\\種植風,種植對話,種植柔軟\\種植遙不可的距離”(《種植》),身為父親,程大寶又是審慎內斂的。風、對話、柔軟、遙不可及的距離,這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和短語,卻被女兒手植于屋頂的畦田,卻又統統指向中國式父愛的拘謹、木訥、深沉、無可奈何。

但大寶并非一味地矜持下去:“你像兒時的戲語突然讓我感動\\多么像你開始對今夏清涼的臨摹(《最美好的樣子——給女兒》),很想知道大寶的女兒是否讀到這一首直抒胸臆的詩?讀過之后,作何感想?


新芽


擅于抒寫兒童,大寶天性使然。而將目光聚焦于“新芽”則屬慧心、慧眼、慧筆了。在詩人心目中,新芽不正是植物的兒女子孫么?

“完整的杯子剛好夠我容身\\茶葉是我的將醒未醒”(《茶枝上的新芽》),我即茶葉、茶葉即我,茶禪一味,你我吃茶去。將醒未醒并非混沌蒙昧,而是某種耽溺與超脫,而是浮沉自若、冷熱隨性,而是入世和出世的淡然。

將植物人格化,賦予它們性格、思想、情感,大寶的悲憫之心與《向晚河邊的柳樹》不謀而合——


蕩漾一天叫徜徉

蕩漾一季叫憂傷


向晚河畔,風擺柳枝,詩人徜徉,心緒蕩漾。憂傷忽而來襲,失戀、失意、失神,失卻什么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種被憂傷浸泡的孤獨、冷清、恬靜和略帶刺痛的清醒——繁華一時,落寞平生。憂傷是詩人的底色,是任何姹紫嫣紅、浮世油彩也掩蓋不了的線條;憂傷是詩人的基調,是多少急管繁弦、鑼鼓笙歌也遮蔽不住的旋律,大寶亦然。

寫竹子,大寶別具一格:“每一竿竹里都有一架梯子\\這樣,我們才明白了竹的一生就是登高”(《竹里的梯子》);

寫辛勞的農夫,大寶別出心裁:“所有勞作的人像落在棋盤里的棋子”(《田野的棋盤》);

寫梔子花,大寶悲欣交集:“像極了盛開的欣喜和凋零的哀嘆”(《一株幸福的梔子花》);

寫麥浪,大寶與麥子彼此置換,物我兩忘:“想把自己也織進金黃。風吹麥浪\\麥穗順從,麥稈執拗(《風中的麥子》)。

萬物生長,歡欣鼓舞。一事旁落,我心憂傷。從《云端》里,我似乎讀懂了程大寶——執著的齊物論者,大自然的知音與知己,邊走邊唱的行吟詩人。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知道“風從內心來”。《云端》風吹,風華正茂。

“唯有時間風平浪靜\\時間不管萬事萬物的出生”(《出生》),將時間喻為風浪,化用了孔夫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程大寶諳熟中國古典詩詞的指事與用典,雖著痕跡,不覺違和。一則向古典、向先賢致敬,一則從經典汲取素材與靈感,聰敏卻不賣弄,靈慧而不機巧,程大寶拿捏有致,天然成趣。

寫《人生故事》,大寶筆尖似乎沾染了些許黠慧:“這時候有風吹來,翻動書頁\\很多人在圖書館里翻看劇終的情節”。以近乎上帝視角,俯瞰蕓蕓眾生——劇情終結如同人生謎底,又何必早早將其揭開?

“我看見花瓣飄落而眾生等待”(《我看見》),讀這一行,令我想起林黛玉的《葬花吟》,花瓣與眾生、飄落與等待,寫不盡的繁華、道不盡的蒼涼,令讀者感嘆唏噓,萬端惆悵。

第五輯中的《風中落葉飄零》,與第一輯里的《內外都開始飄雪》形成某種照應,“落葉飄零”與“雪中吐納”形成了跨越式互文,折射出程大寶潛在的宗教情懷——


不時敲響的鐘聲與風糾纏在一起

那些樹葉仿佛被牽引

一片片依靠在墻角,像

等待訓導和皈依的人


筆者早歲曾覓得一本佛教小冊子,曰《慈海覺航》。彼時讀得似懂非懂,只覺得書名好。今讀大寶兩首詩,使我聯想起這本佛書。人生似海,宗教是航船,詩歌是桅桿,而詩人就是口銜橄欖枝的白鴿——引導困厄中的世人,去尋那彼岸的新世界……


美好


程大寶終歸是農夫后代,田野上的浪子。以《多么美好》統領第六輯,是對多情鄉梓的回望,是對多彩童年的漫憶。

《二月天的農夫》:“當農夫讓鋤頭與紅薯相遇\\請抬頭仰望星辰,把其中的一顆當作它的靈魂”,紅薯、星辰、靈魂,地下、天上、蒼穹經過一番類比和聯想,構筑起程大寶念茲在茲的精神家園。《月下睹物之思》:“今宵卻是那桂香下的彩云追月\\銀質的月一會躺在云下酣睡\\一會蹦出云層,如玉佩叮當作響\\多像我兒時躺在奶奶鋪整的炕上”。江淮之間何曾有過取暖的火炕?此乃常識。但程大寶楞是把這盤炕搬進了兒時夢境。擯棄常識,不顧常理,天馬行空,以時空濾鏡、多棱鏡透視往昔生活,乃是詩人們慣常的修辭。通過變形、夸張、挪移,北方的炕走進了大寶的童年,走進奶奶溫暖、溫情、溫馨的懷抱……

九月,農歷九月,乃是詩人和歌者反復吟誦、不斷歌唱的時季,譬如古代王維,譬如當代海子,譬如演唱組合“玖月奇跡”,大寶亦然——


九月在內心放牧

那些銀河星辰般的牛羊,是我們

一直沒有說出口的話語

只有掛滿枝頭的果實說出花朵的心事

它們前赴后繼,像泥土融入心河


在程大寶的語境里,鄉村則等同于美好:“銀河星辰般的牛羊”“掛滿枝頭的果實說出花朵的心事”。根本不需要什么技法、技藝和技巧,將那些根植于心田的畫面切進詩行,將那些融化在血脈里的謠曲張口吟唱,豈不十分美好?


其他


《云端》七、八、九三輯,分別以“虛構的你”“我們涉水過河”“仿佛修辭”命名,我自以為是地選擇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幾首解讀。

《河邊行走》表面的意思是對宗族、親情和倫理的追尋——


在土壤最肥沃的地方,一定深埋

根根白骨和尊尊祖宗

那就是水面波光粼粼的原因,以及

人聲鼎沸的發源。岸邊那么多藤蔓的糾纏

像我們的血親,其上的花不是開出來的

是沿著血管擠出來的

有時,風,吹落幾片花瓣

那是我們一直尋找的缺失部分


顯而易見,這是一首向現代漢語詩歌大師致敬的作品,令我聯想起穆旦的名作《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透過這首詩,我幾乎能夠咀嚼出大寶的詩歌品質以及詩風素養。

《慢慢發光的路》仿佛源遠流長的田園詩現代翻版:“一只雞看到地上的谷物,一只狗\\看到路那頭荷鋤的歸人\\它們突然停止了喧囂,在側首傾聽\\它們眼睛里發出微光,把鳴吠變成溫熱”,大寶擅長用特寫、靜物一般刻畫動物表情。雞眼里的谷物,狗目映現的歸人,它們何嘗不是詩人溫情脈脈的眼光?

都市角落,尋常巷陌,人間煙火,在《云端》里也不乏濃墨重彩的篇什,請看《街頭,棄用的繩索》——


幾根繩子圍成一個天井,自然

那一片就是市井。女人顧盼,男人仄立

旁邊的一鍋糖炒板栗按捺不住爆裂

有香甜,也有焦糊的氣味飄出


程大寶終究是一名有抱負,有擔當,有期盼的詩人。長久佇立塵埃,目光深邃眺望地平線,追隨著旭日東升,攀升至無始無終、無窮無盡的蒼穹。在那里,有他詩歌的原創力,有他詩歌的崇高愿景——


這一日,遠山安坐在理發椅上

懷疑之云擦去山頂日久的積碳

這一日,善良有了重量

真誠有了刺骨的花朵般的質感

這一日,我把詞語塞進彈夾

扣動我們隱而不露的扳機

刮起再次清潔人世的風


筆者不才,于詩歌一直是門外漢,然而《這一日》,讓我仿佛領略到了里爾克的眼界和胸懷,才情與哲思,以及悠長、綿綿不絕的韻致……

合上《云端》,“善良有了重量”在我心里,“清潔人世的風”在我面前。


2023612






作者簡介




方可,本名方躍進。1958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紀錄片導演,作品曾獲“金熊貓”國際紀錄片評選最佳紀錄片獎,中國紀錄片“學術獎”評比最佳編導獎,中國新聞獎、安徽新聞獎等多個獎項。安徽省省直宣口首批“四個一批”拔尖人才。曾任安徽電視臺多個欄目主持人、制片人、主編,安徽網絡廣播電視臺方可工作室制片人。現任安徽韓再芬黃梅藝術基金會顧問,主持、參與多種黃梅戲研究項目,參與策劃多種文化類電視節目。有數十萬字文學作品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大好硬使劲脔我爽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金牛汇app最新版| 日韩欧美成人乱码一在线| 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青青青青草原国产免费| 日本乱人伦aⅴ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人人爽天天爽夜夜爽曰|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捏揉舔水插按摩师| 国产午夜福利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入口| 日韩中文字幕a|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中文| 精品国产一二三产品价格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免费 | 含羞草影院视频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 蜜桃麻豆WWW久久囤产精品| 最新猫咪www免费人成|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波多野结衣不卡| 天堂网2018| 免费看a级黄色片| 91精品免费观看| 校花被折磨阴部流水| 国产精品久久久福利|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