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4-03 來源:中國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我省作家許冬林散文集《外婆的石板洲》于2023年3月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這是一本純粹、輕靈、飽含生活汁液、閃耀思想之光的散文精選集,作者文字古典、清新、靈動,尤擅比喻和擬人手法出神入化的運用。全書二輯,第一輯側重敘寫人事,呈現悠揚婉轉、悲欣交集的人世風景和生命況味;第二輯側重描寫風物,抒發萬物之美和深沉的生命思考。在對作者成長過程中所歷人事和所識風物的抒寫中,一一呈現生命之美、人情之美、自然之美、智慧之美。鄉愁,回望,溫情,女性書寫,4個關鍵詞,20篇文章,是對外婆和舊時人事的深切思念,更是對故鄉和舊時風物的深情回望。
《外婆的石板洲》全書約12萬字,所選文章大多已發表于《十月》《散文》《四川文學》《野草》《綠洲》《邊疆文學》等眾多知名刊物,也有轉載于《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等選刊和一些年度散文選本。
散文的四季
——《外婆的石板洲》序言
洪放
大自然有四季,散文亦有。大自然的春天蘇醒、流動與明媚,散文之春則清新、明亮與期待;大自然的夏天盛開、熱烈與浩大,散文之夏則縱橫、繁復與奔放;大自然的秋天收獲、凋落與靜流,散文之秋則內斂、通透與豐贍;大自然的冬天純凈、回歸與厚重,散文之冬則簡約、沉思與憂傷。
一個散文家的寫作之路,就是一條沿著大自然的四季和散文的四季而不斷探索、不斷成長和不斷成熟的路。
許冬林正在這條路上行走。她的《外婆的石板洲》可以視作她從夏往秋的有分量的力作,和她個人散文創作風格上的一次重要嬗變。這對于一個散文家來說,是有疼痛的,但更是進步的、可喜的。
集子共分兩輯,寫的是故鄉。文字上的故鄉。經過歲月沉淀后的故鄉。風物,人,與山水,既是現實中的故鄉,更是心靈中的故鄉。兩者之間,既是等號,又是不等號。而這,便是散文的絕佳之處。如同大寫意的山水,總在是與不是之間。那是開始內斂后所應有的節制,開始通透后所表達的回歸,開始豐贍后所追求的沉吟。
從前,許冬林更多的是江南的水與青草、花與蝴蝶,而現在,走在這個集子中的,則是石與消逝、落葉與煙火、流向內心的淚水與蒼茫執著的堅定。在這集子里,有沉浸于故鄉人事的《三寸金蓮》《暗處的河》《萬物生長》;有透過故鄉讀自然、讀山川、讀歷史、讀人生的《墻外的春天》《霜氣》《中國梧桐》。文字都在下沉,文章因此氤染了大地之色。從文章的眉睫到文章的背影,都有著霜氣,地氣,靜氣。而對人事的小說化的描摹,則讓集子中的文章獲得了站立、豐滿與廣大。
大自然生生不息。散文之四季亦是生生不息。一個作家的文學生命,也會因之而不斷更新,并生生不息。《外婆的石板洲》呈現了許冬林文學生命中可期待可動人的另一面。當然,她的江南的水與青草、花與蝴蝶,都依然是美的文字風景。但循著《外婆的石板洲》,她或許更能走出一條獨立的深沉的,更接近于大地本真與生命本原的散文之路。
且讀,且期待!
許冬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文學院第五屆簽約作家,合肥市宣傳文化領域拔尖人才。作品散見《十月》《散文》《小說月報·原創版》《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等刊物。著有散文集《日暮蒼山遠》《養一缸荷,養一缸菱》《忽有斯人可想》等十余部和長篇小說《大江大海》等。獲獎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