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14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喜迎二十大,奮進新時代,謳歌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省社會經濟各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大力營造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濃厚氛圍,安徽省作協《安徽作家》特推出“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時代”詩歌專輯。作品注重謳歌火熱生動的時代實踐、注重抒寫江淮兒女的鏗鏘奮斗歷程、注重彰顯徽風皖韻與時代氣象的渾厚交融。現陸續予以選發,以饗讀者。今天為大家推送許敏的《皖江賦》和王太貴的《立夏一九二九》(組詩)。
作品欣賞
皖江賦
許 敏
天門中斷楚江開。你聽,它激越的濤聲
從一個東方古老國度的胸腔里噴薄而出
碧水東流,以奔騰之勢,吐納萬物
又負載星月。在浩蕩的轟鳴聲里
不擇細流,不憚曲折,匯九派煙云
凝神州之魄,擁抱東方大潮
前赴后繼,寬闊的江面迎來一艘巨輪的遠航
一個大寫意的春天,正綻放出無垠的
蓬勃與希冀,勁風高歌的南堤北岸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明澈寧靜
又愛意深濃。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
青山碧水,草木有心
黎明的洗禮與莊重的暮色都肩負使命
皖江已突破所有阻隔它的溝壑與峰巒
鋪展古老山河的青春,和求索百年的
血汗涔涔的報春曲強國圖。滄海桑田
從沉積學意義的三角洲
到領航華夏的經濟帶,這是創新
與力量的一次集結,也是一體化與高質量的
高度交匯與融合。無論是
江北楊柳綻放的新綠,還是
江南杏花隱秘的蓓蕾,都在廣散春之美帖
為新時代貯滿真摯如陽光般的信念
這是怎樣的一枚東方桑葉啊
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
君住長江頭——它的上游搏動蒼茫與星辰
我住長江尾——它的下游跌宕壯麗的奔流
清溪般清澈的愛人,桑葉般明麗的愛人
皖江詩意悠悠,黃梅久久回蕩
千重浪花攜帶千重祈愿
萬里關山飛渡萬里相思
天賦之水,煙波浩渺
誰在翻動長江的經卷,為一艘
巨輪打造新的引擎,誰是她黃金的司南
并為她擘畫出新的藍圖。擊水三千
以岸與遼闊的厚土相迎。從怒浪狂濤
到舒緩江流——氣吞吳楚千帆落
影動星河午夜來。日夜不息,凝成
純凈的音符,豐盛而簡明。長三角城市群
顆顆璀璨的明珠,點亮繽紛的水系
那萬家燈火有我的母體與血脈,也曾映照過
我父輩的蕭蕭白發。而大江還在
以寬闊,雄渾,沉郁——給我以力
給我以浩蕩的呼喊——千帆競渡大江闊
萬里扶搖極望開。奔騰億萬年的江水
敞開胸襟,接納來自八方的盛裝應和
那在歲月的光芒中
閃爍的鰣魚蝦蟹,稻米蠶桑
“東風染盡三千頃
白鷺飛來無處停”
波光霞影,蘆荻水鳥,簡潔成
一封溫暖的家書。星垂浪尖
春風吹綠山河。江水、物候、民生、世情
將芳華寫在浩瀚的卷帙上,而初心
重獲自由,緊抱一江春水,薈萃四方英才
蝶變的不止是徽州古道,黃金水道
潮平岸兩闊,風正一帆懸
一頭頭江豚在寬闊的江面彈奏
打魚人沒了蹤影,青山綠水——一個時代的箴言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詩意江南,水墨畫軸。我試著以細微的事物
來解讀浩瀚的工程。一滴水挾帶史詩的重量
大江風急峭帆喧,帆影江聲萬馬奔
每一次氣壯山河的奔騰
都以雷霆之力沖開羈絆
劈風斬浪,追夢,筑夢,圓夢
一定有沸騰的血逆流而上,向那些
籍籍無名的河床致敬
向那些纖細之水致敬
廣袤而又繁花似錦,我要蘸著
今春的第一縷惠風
在你逶迤的宣紙上潑墨揮毫
大海響起熱烈的波濤。直掛遠帆濟滄海
巨浪拍擊檣林帆陣,讓浩瀚的海——
感受奔涌的中國力量。每一次潮涌
都聯袂五洲,巍巍巨輪
已駛向嶄新的天際線
渺遠。蒼茫。大江眾水歸一
演繹著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選自《安徽作家》,2022年第二期)
作家簡介
許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公安文聯詩歌分會副會長,安徽省詩歌學會副會長。有作品入選《中國新詩百年大系·安徽卷》《星星50年詩選》等多種選本。獲第二屆中國紅高粱詩歌獎、九月詩歌獎主獎等獎項。
作品欣賞
立夏一九二九(組詩)
王太貴
1.
史河上游丁家埠,距我老家七公里
雨水豐沛時,河水可抵達大王廟石階
干旱之年,河床裸露,一條大河的牙齒上
掛著魚蝦、貝殼以及銹跡斑斑的梭鏢
遠方的客人,歡迎您在杜鵑花開時節
從合武高速丁埠出口下,輕車漫步
循著蜿蜒山體和蓓蕾清澈的暗香
貼近一座山的顫栗。浸染土地的鮮血
如今被斑斕花絮,悄悄搬運到空中
滿山錦繡,紅綠交織的風暴里
熬過漫漫長夜的冬筍,終于破土而出
2.
我爺爺生前種桂花,也種芍藥
桂花種在菜畦四周,芍藥種在
高高的云端下面。而張家的葡萄,從丁家埠
栽到云南楚雄。更多鋪天蓋地的茶園和桑園
點綴在房前屋后,滿目翠滴滴的園子
讓鄉村振興的道路,充滿詩情畫意
而九十多年前,這片土地長出的農作物
卻是極少數人的專屬,農民們辛勞一年
卻食不果腹。春天吃野菜、花兒菜
夏秋吃橡子粉、野麻根,而冬天只能
拖家帶口,四處乞討
3.
夕暉映紅河面,我腳踏的廟前石階
歲月從來沒有沉睡。幾桿槍,斜靠在土墻上
扣動扳機的人,也曾握鋤在烈日下薅草
不用槍和炮,智取大王廟,三炷香的時間
一場兵運農運結合的好戲,唱響鄂豫皖
馬牧南山,而硝煙還在這首詩里來回穿插
風拂過鐮刀,風就有支離破碎的想法
云擦過錘子,云就舒展出戰斗的音符
4.
我偏愛史河中,一朵被巖石收藏的浪花
影子在那里,傷口也在那里,號子聲中
舟楫恪守的路線,回蕩著民歌和星辰
毛竹、桑麻、茶葉、靈芝、天麻……取天時地利之景
板栗、拐棗、葡萄、水蜜桃……取日照光合之景
周維炯、徐其虛、漆德瑋、肖方……取地靈人杰之景
八段錦多優美,他們移步換影,真戲假演
酒為道具,并把槍彈掛在正屋墻上
場景令人驚嘆:站崗、吹哨、敬酒和猜拳
酒令釋放信號,祈求平安發財的祭廟
被窮苦的人包圍,從此翻身做主人
5.
五十畝果園,這是丁埠村回灣組村民胡志權
最甜蜜的財富。三十畝種葡萄,二十畝
種水蜜桃。前半生清苦的他,注定苦盡甘來
而幾年前,他家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依托立夏節起義紅色資源,丁埠村注冊了
“立夏源”商標,積極引入社會資金
成功打造“振興有禮”農產品禮包
胡志權的水果銷量如芝麻開花,逐年攀升
當車子從高速路口駛出,難以想象這
種滿車厘子、秋月梨和冬桃的溝溝坡坡
就是當年紅軍游擊戰斗過的地方
那些為紅軍織布做衣,納底做鞋的人
他們的后代,成了這片土地最幸福的主人
6.
這是一塊注定與酒有淵源的土地
團丁們灌醉了,但周維炯卻異常清醒
團總的酒碗大呀,這次給他斟滿的
不是美酒,而是人民的深仇大恨
杯酒等于武器,每一滴都沒有浪費
不放一槍一彈,民團三十多人全部起義
晴天霹靂,山旮旯里誕生了中國工農紅軍
第十一軍三十二師。并不是所有的酒
都適合用詩句來表達,看漫卷的紅旗
攪動酒杯中的瓊漿,歷史的天空中
立夏夜的星星,永遠閃爍著鮮紅的光澤
7.
壬寅清明,王氏宗親商議續譜
族人發來二十余人名單,白紙黑字上:
王崇堯,王崇舜,王崇仁,王崇建
王益昌,王耀昌,王剛昌,王勛昌
王延昌,王烈昌,王全昌,王德昌
王甫昌,王永久,王永和,王永道……
列祖列宗,在1929年紛紛參軍參戰
吃橡渣和觀音土,繳租種押金的有他們
手持長矛和鋤頭,在南溪火星廟集會的有他們
在堵擊反動民團的瘋狂進攻中
運彈藥、送糧食和抬彩號的有他們
高唱“叫聲農友們,你呀你來聽
共產黨來了救窮人,農友翻了身”的有他們
從立夏節起義出發,他們輾轉大別山
并踏上長征的迢迢征途。我在此處的省略
不是忘卻,是無言的哀悼
8.
每年有近三十萬人來紀念館參觀學習
我的表姐既講解紅色文化,也直播帶貨
丁埠1929純糧酒,散發著陳年的濃郁酒香
六千平米養蠶大棚,已讓第一批春蠶
織出璀璨的日子。古民居煥發出民宿新活力
好一陣八月桂花遍地開,好一派大好河山
紅綠融合發展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里,沒有缺席者,更沒有忘卻者
看那昂揚的雕塑,應允了多少希冀的目光
旗幟飄揚,青筋畢現的手臂,握緊民族的希望
(選自《安徽作家》,2022年第二期)
作家簡介
王太貴,1983年生于安徽金寨,現居霍邱。作品見于《詩刊》《星星》《詩歌月刊》《詩潮》《安徽文學》《中華文學》等刊,入選多種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