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作家季宇的首部長篇兒童文學《盲馬》出版面世,以此新作實現(xiàn)了為兒童書寫、為未來書寫的文學新成就。目前,該書已入選安徽省“暑假讀一本好書”讀書征文活動推薦書目(安徽省暑期推薦書單)。
紅旗不倒,火種綿延。這是一部情節(jié)跌宕起伏的長篇兒童文學,由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用15萬字的篇幅描寫了一匹盲馬的傳奇經(jīng)歷,充分展現(xiàn)了皖版少兒圖書講好黨的歷史、聚焦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使命擔當。先天失明的小馬“小白頭”遇見勇敢、倔強的農(nóng)家少年來福,一匹馬與一個少年的命運變遷、一曲動人心弦的生命贊歌、一段革命傳承的紅色記憶,在字里行間娓娓道來。
弘揚光榮傳統(tǒng)、賡續(xù)紅色血脈。故事根植于鄂豫皖邊區(qū)豐富的紅色文化養(yǎng)料,以大別山為中心的鄂豫皖根據(jù)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大別山軍民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發(fā)展黨組織、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jù)地、培養(yǎng)新型人民軍隊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傳承紅色基因要從娃娃抓起,最有效、最接地氣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就是故事。孩子最喜歡聽故事,在故事中能潛移默化地沿著先輩的成長之路探尋、挖掘,最終內(nèi)化成自己的生命底色。
《盲馬》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出生便因缺陷差點被判“死刑”的盲馬,在少年的陪伴與訓練下,自強不息、脫胎換骨,成了為部隊運送物資、救人性命、卓有戰(zhàn)功的傳奇戰(zhàn)馬;而少不更事的懵懂少年在戰(zhàn)爭歲月中追隨父輩、師長的足跡,最終蛻變成堅定、可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小說筆觸細膩,情節(jié)跌宕起伏,深入細致地描摹了超越物種的深情厚誼;深植于鄂豫皖邊區(qū)紅色文化,復現(xiàn)了當時當?shù)氐娜宋娘L貌、風土人情,謳歌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具有勵志性、傳奇性和藝術(shù)性。
近日,《新安晚報》記者蔣楠楠對季宇進行了專訪。
季宇談首部長篇兒童文學作品《盲馬》
圍繞安徽元素彰顯“仁民愛物”
著名作家、安徽省文聯(lián)原主席、安徽省作協(xié)原主席季宇的首部長篇兒童文學作品《盲馬》日前出版面世。該書也已入選安徽省“暑假讀一本好書”讀書征文活動推薦書目(安徽省暑期推薦書單)。3日,季宇接受了新安晚報、安徽網(wǎng)、大皖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分享了自己創(chuàng)作這部兒童文學作品的心路歷程。
一半童心煥發(fā),一半趕鴨子上架
記者:季宇老師年近七十,怎么會在這個歲數(shù)想到寫一部兒童文學作品《盲馬》?是不是煥發(fā)了童心?
季宇:您說童心,可能是吧。這幾年,我和老伴在家?guī)O子,和孩子接觸比較多。現(xiàn)在的孩子和我們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接受知識的渠道多,理解力也強。和他們對話很有意思。特別是男孩,喜歡聽故事,我買了不少書講給他聽。他聽得很認真,有時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讓我無法回答,或讓我忍俊不禁。如果說童心,這應該就算是吧。
不過,促成我寫這本書,首先得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李琳女士。有一次,李琳來找我,說你寫了那么多成人書,難道不想為孩子們寫本書嗎?我說好啊。原以為她不過是說說而已,哪知她是認真的,后來又多次聯(lián)絡、鼓動和催促,前后一年多。她還專門送我一些他們社出的少兒書供我參考。就這樣,趕鴨子上架,便有了《盲馬》。
記者:怎么會想到寫一匹盲馬的紅色故事,溯源的話是有什么記憶線索呢?
季宇:在戰(zhàn)爭年代,官兵們把馬親切地稱作“無言的戰(zhàn)友”。關(guān)于馬的故事也很多。有一次,我去某地采訪時聽到了一個故事,說一匹小馬天生殘疾,眼睛看不見,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廢物了,可一個孩子出于愛心,把它養(yǎng)大了,兩者之間也產(chǎn)生了深深的感情。后來,在孩子的調(diào)教下,這匹馬成了一匹有用的馬。這個故事很勵志,但還缺少一個結(jié)尾。又有一年,省文聯(lián)組織文藝家去新疆。在建設兵團展覽館我看到一匹馬在土匪的圍困下解救了一個連的解放軍,后榮立三等功。這給了我啟發(fā)。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真實發(fā)生的事有時比人們的想象更神奇。后來,當我決定寫一本少兒書時,我擬了幾個題目給李琳看。她一下子就看中這個關(guān)于馬的故事。
傳達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觀念
記者:這本書也被列入安徽省“暑假讀一本好書”推薦書目,除了紅色教育,您還想讓孩子們從這本書里讀到什么?
季宇:這本書是寫人與馬,故事以大別山為背景,時間發(fā)生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主人公來福出生于一個紅色家庭,家族中多人(包括父母和親戚)都為革命獻出了生命。他在爺爺奶奶的撫養(yǎng)下長大。小說涉及到紅色、成長、勵志和忠誠等多個方面。成長是少兒作品中重要的主題,但成長不是一帆風順的。來福的故事就是如此。還有一點,我最想表現(xiàn)的是孩子的愛心,是人與動物、自然的和諧。《元亨療馬集》中有句話:“子思子言盡人盡物之性,子輿子言仁民愛物之理,至矣哉!”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子輿,是孔子的學生。他們說的“盡人盡物”“仁民愛物”,就是說要把牲畜看作與人同樣的生命施以仁政,加以愛護。我覺得這個理念今天仍有價值,應該向孩子灌輸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觀念。小說中來福從死亡邊緣救回盲馬,并與它生死相依,就是傳達了這種理念。
記者:《盲馬》和其他“兒童文學”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季宇:從主題上講,兒童讀物有許多共同的母題,如勵志、成長,童趣、戰(zhàn)爭、親情等等,這些很多書都表現(xiàn)過。太陽底下無新事。我想我這本書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我講了一個與別人不一樣的故事。小說中來福和他的馬都是在逆境中生存,但他們從未向不幸低頭,而是勇于抗爭,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后戰(zhàn)勝命運的局限,成就了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為革命做出貢獻。
小說中我增加了不少地域元素。比如圩堡。這是安徽肥西和六安這一帶的特色。這些圩堡在戰(zhàn)亂期間具有防御功能。著名的劉老圩、張老圩就是代表。小說中不少情節(jié)都是在圩堡中發(fā)生的。
還有背景。大別山歷來土匪猖獗。隨著解放戰(zhàn)爭勝利,國民黨不甘心失敗,叫囂開辟“第二戰(zhàn)場”,糾集當?shù)赝练瞬粩噙M行騷亂,破壞革命根據(jù)地,干擾渡江戰(zhàn)役。當時,大別山區(qū)多次發(fā)生土匪襲擾事件。其中最嚴重的是1949年3月,土匪偷襲霍邱縣城,造成人民生命和財產(chǎn)重大損失,此事驚動了我軍高層。第二野戰(zhàn)軍司令員劉伯承親自部署,將這股匪徒予以全殲。小說置于這樣的背景,使故事更加精彩好看,也使人物(包括馬)在極致中綻放光彩。
“想象力”在童書中太重要了
記者:在您的成長過程中,對您影響比較大的兒童文學作品是什么?
季宇:印象深的有安徒生童話,電影《三毛流浪記》《木偶奇遇記》等,還有就是拉伯雷《巨人傳》。這個作品的思想意義我并不關(guān)注,讓我感到神奇的是巨人的故事,他們力大無比,可以輕易打敗敵人,一泡尿就可以淹沒敵人的城堡,而且食量大得驚人,一個人能吃下四十個人吃下的東西。這種豐富的想象力深深吸引了我,直到如今仍記憶猶新。因此,想象力在童書中太重要了。
記者:在你心中一本優(yōu)秀的兒童讀物應該具有哪些基本素質(zhì),如果讓您推薦一個兒童讀物書單,你會推薦哪些?
季宇:有兩點,我認為不能忽略。一是積極健康的引導。少兒是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引導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這很重要。但這種引導不是說教,而是通過具有思想性、藝術(shù)性的讀物給予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二是應有童趣,符合孩子們的閱讀習慣,適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少兒作品與成人作品并不一樣。我開始寫的時候也找不到感覺。《盲馬》寫了前兩章,我自己感到不對,于是拿給老伴看。老伴一看就說不行,你這不是少兒作品。于是,我推倒重來,開始尋找孩子們的閱讀口味和習性,漸漸找到了感覺。李琳看了也很認可。現(xiàn)在少兒讀物很多,具體我就不列舉了。我想應該盡量選擇那些國內(nèi)外的經(jīng)典,或一些口碑較好的作品。
新安晚報安徽網(wǎng)大皖新聞記者蔣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