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省作家潘小平撰稿并深度參與,安徽廣播電視臺等聯合攝制推出的電視紀錄片《驚濤》,6月25日由安徽衛視獨家推映以后反響熱烈,“七一”當日,上線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紅色記憶》欄目頭條。
電視紀錄片《驚濤》作為省委宣傳部重點精品文藝項目,緊扣“初心”和“使命”的時代主題,以影像講述歷史,用史實傳承精神。創作團隊歷時一年半,北上北京南下上海、廣東,走訪了數十位黨史專家、學者,查找文獻資料一百多萬字。該片巧妙運用情景再現+動畫特技還原技術,追溯上世紀發生在壽縣小甸集的安徽黨建歷史上的光輝時刻,發掘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引領觀眾感受上世紀初洶涌澎湃的革命大潮,感受中共安徽省第一個農村黨組織中共小甸集特支人物命運的起伏跌宕,展現安徽黨組織在中國共產黨早期建設中的獨特歷史地位和重要貢獻。該片無論是講歷史還是說人物,都有新鮮的切入角度、多層次的展開維度、飽含情感的敘事溫度。在近百年的時間跨度里,建構了一個廣闊深邃的敘事空間。
紀錄片《驚濤》共兩集,每集30分鐘。上集《星火湖畔》以小甸集特支書記曹蘊真為主線人物,從1923年冬中共安徽省境內的第一個農村黨組織小甸集特支成立切入,串連起壽縣早期黨建中一系列重要人物和事件,突出小甸集特支在安徽省早期黨建中星火燎原的歷史作用和巨大貢獻。下集《烽火萬山》以小甸集特支中最年輕的黨員方運熾為主線人物,通過對革命史實、歷史細節的梳理和挖掘,再現了安徽第一個農村黨組織建立、六霍起義、瓦埠湖暴動等著名革命事件,生動展現出小甸集特支對于我黨軍隊建設的特殊貢獻和重大意義。作家潘小平自始至終參與紀錄片《驚濤》的拍攝與制作。
紀錄片《驚濤》播出后,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予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