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志愿文學”征文活動獲獎作品揭曉。經過由著名作家、記者、評論員等組成的專家團隊的認真評審,最終評選出散文、小說、詩歌、報告文學、劇本5類106件獲獎作品。安徽作家丁迎新榮獲小說類一等獎。
第二屆“志愿文學”征文活動獲獎作品名單——小說
《奇怪的志愿者》內容簡介
一個來自都市的啞巴青年,背著畫夾,孤身一人來到遙遠陌生的山鄉,所為何來?租居,義教,為鄉民免費畫像,等等,語言上的短板并沒有影響頑固的深藏于心的目的。沿著父母遺留下的不多線索,在昔日貧窮落后的山鄉,以自己的方式苦苦地追尋一段足跡,一段經歷,一段故事,一段人生。探求父母不為人知的人生軌跡,隨著故事的推進,期待發現真相的同時,也是堅定接過接力棒的時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
小說在尋找和解謎的過程中,次第展開故事,既是親情的糾纏和釋放,也是老一輩志愿者銘刻在山水間的艱辛之路,奉獻之旅,志愿者形象隨之而出。與此同時,尋找的過程也是影響和啟發主人公的過程,未來之路初顯,新一輩志愿者由此誕生,又將是什么樣的新的旅程?
《奇怪的志愿者》內容精選
轉眼就是一個月過去,我還沒到老隊長家去。涂老師催了我幾次,我都以忙為jiek委婉地拒絕了,不是拒絕,是推遲。去,是肯定要去的,必須要去。去了,才能觸及問題的核心,像一張巨大的黑幕瞬間揭開,一切馬上就能真相大白。
一方面一再推遲,一方面我又焦急不安,我太急于知道你們太多太多的事情。青春年少,城市出生長大,天之嬌子;農村,偏僻山鄉,貧窮落后,孩子們;像一個個謎,刺激著我,迫切地期待破解。
我有了個辦法,把你們的照片拿出來,讓學生們對著照片畫像。我讓學生把畫像帶回家,請家里人評評,畫得怎么樣。我的目的很簡單,通過他們找回認識你們的人的記憶,或許,會主動站出來,站出來的同時,該是你們的故事浮出水面吧。從外圍接近當年,接近當年的你們。果然有效果,第二天就有學生找我,說他爸爸問,這照片是從哪來的,他認識這兩個人。我欣喜若狂,放學時,我隨他一道去了他家。
學生的父親是個樸實的農民,很靦腆,說話結巴,見到生人的我有點不好意思,還有點緊張。我仍然用畫板寫字和他交談,他曾經是你們的學生,因為說話結巴,經常有同學跟著后面學,學著學著就打了起來,被一起罰站。也因為結巴,上課一遇到老師提問,就把頭深深埋下去,從不舉手。
你們不同,不但從不罰他站,還充當他的保護神,教育其他學生要學會尊重,鄙視別人就是貶低自己。還特意把他叫上,共同參與同學們的游戲,和大家一起玩老鷹捉小雞、斗雞、摜寶、跳房子等等,在玩樂中,消除同學們之間的隔閡。課余,把他叫到沒人的角落,教他說話的技巧,督促他大聲叫喊和唱歌,克服緊張心理。上課時,主動走到他的身邊,用最簡單的問題指名要他回答,鼓勵他大膽回答,鍛煉他的膽量和口頭表達。也因此,在他的心目中,一直把你們當作恩人。
他一再追問我,怎么有你們的照片,你們現在在哪。我告訴他,你們是我的恩人,現在在很遙遠的地方,很好。他讓我轉告,有時間一定來玩玩。
我在回答他的時候,差點就寫出了父母這兩個字,剛寫了兩筆,又劃掉了,改成了恩人。是的,你們就是我的恩人,父母式的恩人。否則,我不可能有這一次的遠行。我要的就是沿著你們當年的路走一遍,把你們做過的事做一遍,切身感受一下你們的當年,做一回你們。至于你們最最主要的叮囑和意愿,說實話,我希望忽略掉,雖然很難,也不現實,但我真的想忽略。
在我的生命旅歷上,只有你們的存在!
可我又答應過你們,答應了,就必須做到。在過去的十多年里,我已經無數次違抗你們了,更多地是陽奉陰違。你們要我看書,我偏要去打球;你們要我寫作業,我背著你們上游戲廳;你們要我好好學習,我在課堂上偷著畫畫;你們要我和同學友好相處,我就要和同學打架;我幾乎每一件事都和你們對抗,讓你們無可奈何,讓你們焦頭爛額,讓你們搖頭嘆息。這一次,絕不可以。
我不用說,你們也知道,我都實情相告了。我不忍心瞞著他們,也沒必要隱瞞下去。我把你們在參加一次志愿者活動時,路上翻了車,送到醫院救治了很長時間,但沒救過來的事,都說了。也說了你們的遺言,想把骨灰葬在你們當年相愛和第一次做志愿活動的地方,拜托兩位老人找塊地方,不用大,能曬到太陽,能看到連接山外的路就行。不用像這里祖祖輩輩那樣堆出墳墓,就深埋在地下,上面栽上樹,所有的樹就是印記和墓碑。
關于我的事,我沒說,永遠也不會說。那是屬于我一個人的秘密,也屬于你們。之前的近二十年,因為你們的過于寵愛,對我的所有教育都是失敗的。你們之前所有的話,我都違背了,從現在開始,我不會了。你們交待的事,你們沒交待的,你們一直做的事,我都會一一遵照執行和繼承。
我的志愿者行動,就從你們的第一次志愿者行動開始。
是否血脈所系,不再重要。
三位老人流淚了,淚水順著臉腮一個勁地流,滴在了碗里,滴在了酒里,又端起來喝。他們說,孩子,你放心吧,一定找一塊最好的地方,栽最好的樹苗,你抓緊帶他們的骨灰來吧。他們叫我孩子,像父母叫自己的兒女,我熱血上涌,說不出的親切和溫暖。
我站起來,離桌,向他們跪下了,磕了三個重重的頭。這是我唯一能感謝的方式。
我又思考上了一個問題:
將來的我,是永遠扎根此地,還是像你們一樣,從此開始的志愿者?
旮旯沖,曉天鎮,舍予縣,無論我是否愿意,已經嵌在了我的生命里。后路漫長,先從我的志愿者生活開始吧!
作者簡介
丁迎新,筆名曉曉,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作家研修班學員,六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品見于《人民日報》《人民文學》《清明》《西部》《小說選刊》《讀者》《青年文摘》刊物,入選多年度各版本《中國年度雜文》《中國微型小說年選》《中國年度小小說精選》《中國最好看的微型小說》《中國微型小說年度排行榜》《中國精短美文精選》等選集,獲《小說選刊》《人民文學》等主辦的全國小說及散文大賽等級獎百余次。出版散文集《家有帥哥》、《就想做個大反派》、小小說集《咖啡加鹽》《找·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