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09 來源:上海作家(微信公號) 作者:
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上海戲劇學院全國十四所著名高校和萌芽雜志社聯合發起共同主辦,聘請國內一流的文學家、編輯和人文學者擔任評委的“長江文藝”杯第二十三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于2020年5月1日啟動。
我們提倡:
“新思維”
創造性、發散性思維,打破舊觀念、舊規范的束縛,打破僵化保守,無拘無束
“新表達”
不受題材、體裁限制,使用屬于自己的充滿個性的語言,反對套話,反對千人一面、眾口一詞
“真體驗”
真實、真切、真誠、真摯地關注、感受、體察生活
參賽對象:
A組:高三及高二學生 (包括三校生)
B組:高一及初中學生 (包括三校生)
C組:除中學生以外的30歲以下的青年人
獎項設定:
設“一等獎”、“二等獎”和“入圍獎”。(一等獎頒發獎杯和獲獎證書,其他獎項頒發獲獎證書)
參賽作品和獲獎作品將在《萌芽》雜志(含新媒體)上選登,大賽結束后將由專家點評,匯編結集出版。
《萌芽》將持續推動參賽選手創作孵化,助力獲獎作品影視改編,推薦參賽選手參加“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等活動。
獲獎的高三畢業生將進入著名高校重點關注范圍,相關政策以各高校規定為準。
另設“優秀組織獎”,授予積極組織學生參賽的學校。
參賽形式:
比賽分初賽、復賽兩個階段。
初賽沿用一般文學刊物征文的形式,不命題,不限定題材、體裁,字數5000字(含標點、空格)以下。參賽作品手寫、打印皆可,字跡須清晰可辨(其他要求見參賽報名表)。
參賽作品不可在公開出版物或任何形式的網絡載體上發表(登載)過。嚴禁代寫。一篇作品不得重復參賽或一稿多投。參賽作品不得抄襲他人,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上述行為一經發現取消參賽資格和成績。
來稿須附本屆大賽“報名表”,每張報名表只能附一篇參賽作品。“報名表”見《萌芽》雜志2020年第五、六、七、八、九、十和十一期。
郵寄:上海市靜安區巨鹿路675號萌芽雜志社,郵編:200040,信封上標明“新概念作文大賽 收”
快遞:上海市靜安區巨鹿路675號萌芽雜志社,收件人“新概念”,電話:(021)54032567
各組的初賽優勝者須參加復賽,復賽在上海設立賽場舉行,統一命題,規定時限內完成創作。復賽安排由大賽工委會寄送復賽通知書告知,復賽名單在《萌芽》雜志官網(www.mengya.com)、微信公眾號(mengyamag)和官方微博(新浪微博@萌芽)上發布。
復賽期間食宿行等費用一律自理。大賽不指定住宿地點,不安排復賽通知書告知以外的任何活動。大賽給予外地來滬參加復賽的學生交通補貼,屆時需填寫申請表,提供有效票據,復賽結束后由大賽工委會報銷其交通費,限人民幣五百元以內。
截稿日期:
2020 年 11 月 10 日
(以當地郵戳或快遞遞出時間為準)
參賽注意事項:
本項大賽不收任何參賽費。大賽不設立任何貼吧、QQ群、微信群,不通過微信、QQ與參賽者通聯。
參賽者請自留底稿,參賽作品一律不退,恕不接受查詢。參賽者須按報名表要求如實填寫。投遞參賽作品請勿過度包裝,注意環保。初賽無指定用稿紙。
所有參賽作品一經參賽即視為同意大賽組委會對其擁有公開展示、印刷出版、推廣改編的權利,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擅自展示、抄襲、出版和改編本屆大賽參賽作品。
凡參賽者均被視為自動同意本啟事之各項約定,違者取消參賽資格和成績。
本屆大賽最終解釋權歸新概念作文大賽組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