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偉人說過,不動筆墨不看書。動筆成了看書的標準動作。動筆干什么呢?無非是作評點、寫心得,在書上勾勾畫畫、圈圈點點。讀紙質書可以動筆,而看手機則只能動手指,拿筆也沒有用。讀書拿筆,是一個態度問題,表明你擺起了讀書的樣子、做好了讀書的準備,更表明你看書是認真的,不是隨隨便便的。但又不僅僅是一個態度問題。這是一個習慣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一旦成了習慣,如果不這樣,就不習慣,不習慣的事情做起來就別扭。但又不僅僅是一個習慣問題。握筆在手,還是一種期待的姿勢。它期待著勾畫圈點,期待著所期待的內容,期待著所期待的感受體會。但又不僅僅是一個期待的問題。
那么,勾畫圈點對于人們的閱讀還有什么作用呢?
一是勾畫圈點具有標記的作用。勾畫圈點是一種標記,就是對你覺得有必要進行關注的文字進行勾畫圈點。重要的文字、有趣的文字、會心的文字、不解的文字、質疑的文字、糾錯的文字……都可隨手勾畫圈點。在標記中會用到不同的符號,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意味。比如,圈、點常用來表示肯定、贊賞,那些值得肯定、值得贊賞的事情,就被描繪為“可圈可點”。因為有了標記,閱讀便有了定位。單憑眼睛掃描、識讀,要在茫茫一片文字中找到你要找的文字是比較困難的;但如果有了勾畫圈點,也就有了標記,便可以較快地找到你要找的文字。因為有了標記,被標記的文字就得到有效突出或關注。一本書文字甚多,并非所有文字都需要、都值得、都能夠特別關注(不關注也并非它沒有意義;而關注的往往只是部分甚至少數的文字,其他未予關注的文字則作為背景而存在)。對相關文字進行勾畫圈點,就讓這些文字從其背景文字中凸顯出來。
二是勾畫圈點具有提神催思的作用。某種程度上講,閱讀也是一種費力勞神的事情,一種外冷內熱、外靜內動的行為,也是容易疲乏、走神的;疲乏了,走神了,閱讀就難以進行下去。身體運動或活動,似乎有助于提神醒腦,使人保持適度的興奮。活動的人很精神,而靜坐的人則容易犯困。而對于閱讀這種腦力活動來說,運動過大或活動過度又不利于感知的專注和思維的展開。勾畫圈點也是一種動作,一種很細微的動作。盡管這種動作很細微(當然也有比它更細微的“動作”,如眼看、耳聽、心想之類),卻可以讓人保持一種運動的狀態,因而有助于人打起精神而不至昏昏欲睡。同時,目光所及,筆觸相隨;或者,筆觸所及,目光相隨,這樣,也就可以讓自己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文本的識讀上,勾著畫著,你就進入文本的語境之中了。既讓人打起精神,又讓人聚精會神,這樣一來,勾畫圈點便讓人能專注于文本。可見,寫作能促進思考,勾畫圈點能促進閱讀。當然,勾畫圈點也是一種思考的活動,或者,是一種與思考同一的行為。
三是勾畫圈點具有記錄的作用。有人擔心在書上感受、體會寫多了影響下次閱讀,還有人不想讓先有的感受體會限制、壓抑后期的感受體會。這樣的說法看起來有一定道理,但其實是對閱讀時的感受存有誤解。感受體會是閱讀時當下現場所產生的閱讀反應,它對你的思想積累、對你后來系統理性的思想認識的形成具有重要價值。感受體會這東西如果不能及時用文字符號記錄下來,就很容易流逝,如同“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及時標記、及時記錄,是對閱讀中那種一時感受、一時體會的最好保存。這種保存持續下去,就成了思想的積累。勾畫圈點不僅不會影響或干擾下次閱讀,還會深化的下次閱讀;不僅不會限制壓抑后面的閱讀,還會推動后面的閱讀。從時間維度看,每次閱讀的勾畫圈點往往不會完全一致。這就像地質層面的積淀疊加一樣,每次閱讀會有不同的勾畫圈點,但這種勾畫圈點會同時積淀在一個文本上,如果用筆不同,這種疊加會比較明顯。當然,閱讀是個人的行為,閱讀時的勾畫圈點也是個人的行為;書上的那些勾畫圈點,對于旁人來說也許沒有什么太多感覺,但對讀者本人來說卻往往有著特別的意味,因為,那是一種閱讀——生命活動的現場記錄。
四是勾畫圈點具有文本介入的作用。西方的接受美學強調讀者的創造性、主體性,認為文本是由作者與讀者共同完成的。一個文本在作者完成后,如果沒有讀者的介入,這個文本還不能說處于激活的狀態。是讀者的閱讀行為與作者的創作行為共同完成了這個文本。由于讀者閱讀能力存在高低不同,讀者介入文本的程度也就存在深淺之分。高明的讀者往往不甘于被動的接受,他要在閱讀活動中自覺地發揮主體性,介入到文本的創造中。在書上的勾畫圈點,可以視為主動、自覺介入文本建構的一種行為。勾畫圈點、介入文本,就是把你的態度、感受、體會、思考加諸文本。這樣一來,勾畫圈點也成了一種表達,表達著你的態度、感受、體會、思考。勾畫圈點既激發了個人的感知、思維,也激活了文本,這樣,文本就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死板僵化的,而是體己的、有生氣的、有生發性的。像金圣嘆那樣對文本進行評點,隨時發表自己的感受、體會,堪稱讀者的典范;除了勾畫圈點,他甚至干脆動手對不滿意的文本進行篡改,這樣,他就從讀者變成作者了。
可見,閱讀時的勾畫圈點是有價值的,不能視為無意義的隨手涂鴉。我們可以說,勾畫圈點也是真閱讀的體現;而有真閱讀才有深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