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3-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章正
最近,讓全國政協委員、網絡作家唐家三少(張威)感到頭痛的是網絡圈的一些亂象:有一些微信公眾號和網站,會推送很吸引人的標題網文,實際上打著色情暴力的擦邊球。近日,在今年的全國兩會現場,他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時指出這些問題。
據權威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底,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3.78億,占網民總數的48.9%;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為3.44億,占手機網民的45.6%。2018年網絡文學用戶更是突破了4億人大關。
都是流量惹的禍
這些內容為什么堂而皇之地出現?唐家三少認為,源于一些所謂“免費網站”,他們用吸引人的標題,來抓取讀者的獵奇心理,以此吸引流量,然后再賣廣告變現。
“相當于回到了網絡文學最初那個年代,在那個時候才有這種東西!”唐家三少對此很擔憂,為此,他今年在全國兩會上,提交了規范網絡文學類產品審核標準的提案。
他呼吁,從目前情況來看,諸如一些新媒體平臺和各大應用商店并未對上架App的相關行業資質進行審核,導致其中存在不少低俗、盜版內容。
他舉例稱,2018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布的案例中,湖南永州查獲某公司涉嫌傳播淫穢物品案,涉案公司未取得網絡出版行政許可,利用微信公眾號提供網絡出版物,單本書籍點擊量達數千萬次,其中點擊量較大的4部電子書籍經鑒定均為淫穢色情書籍。
他指出,國家明確規定,從事網絡出版服務,必須依法經過出版行業主管部門批準,并取得《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不過,他只發現少數的手機應用商店要求閱讀類App程序開發者在上架時提供《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其他平臺或未專門對閱讀類App進行分類,或只要求開發者提供企業營業執照。
整治對象要準 棒子別打到正規網站身上
“有人也找我合作,希望引流低俗內容,被我拒絕了,這樣的現象挺普遍的。”浙江省作協第九屆委員會委員、麗水市作協副主席、網絡作家蔣離子也遇到過類似事情。
“低俗內容產生龐大的用戶覆蓋率,很容易導致用戶口味的偏差。幾乎所有網絡文學從業者,對這些‘流量蝗蟲’深惡痛絕,但苦于無法解決。”全國作代會代表、福建網絡文學專委會委員黃志強直言。
對于此問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網絡作家朱雙藝也說:“現在很多自媒體確實存在盜版、低俗和導向問題,其實網絡文學網站經過多次整改后大多都很自律。真正問題多的還是自媒體,對于它們的管理與引導應該下大功夫。”
讓唐家三少更為擔憂的是,網絡文學規范了20年,處于良性成長階段。這些亂象出現后,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監管部門反而首先關注有案可查的正規網站文學網站和App,從而影響網絡文學正常發展。
“整治的對象要摸準,否則棒子會打到實際上沒有這些內容的正規網站身上,真正出問題的平臺反而不容易被查到。”唐家三少坦陳。
他建議,首先要規范這些內容的準入門檻。他打比喻,要先對“賣家”資質審核,他們“進貨”之后,發現了問題,就可倒查追溯,責任非常明確。
唐家三少直言一些平臺的這種失信和失職行為,一方面應歸結于現階段仍屬于新媒體平臺和應用商店的發展初期,為搶奪市場份額,有意放松審核;另一方面,對違規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處罰力度還不夠,未形成有效的追責問責機制。
唐家三少直言:“去年,我談到網絡劇現在已經是世界四大文化現象,網絡正在幫助我們中國文化走出去。我希望能盡快把一些亂象遏制住、打壓下去,讓真正好的作品繼續成長起來。”
盜版也是網絡作者的一個痛點。唐家三少舉了一個例子,他的一部小說,比如有1000章,正版也就是1000頁,可是盜版大概有1000萬頁,盜版數量之龐大,連他自己都沒有算過受到多少損失。
他深刻地感受到變化——隨著這幾年打擊盜版力度持續增加,盜版的網絡小說越來越少了,一些網絡貼吧里面也沒有了,但是盜版依舊大量存在。
解決:黑名單上線 問題產品下線
記者就網路文學領域如何更好整治和規范,采訪了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他說:“這是目前網絡文學傳播出現的新問題。主要是一些以做‘渠道’為主的網站和小型文學網站、盜版網站,微信公眾號、App等自媒體傳播平臺,經過一些門戶網站的轉載,對社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他指出,中國作協非常重視該問題,去年已經專門向有關部門報告。但是,中國作協對這些網站沒有管理職能,工作主要以引導為主。他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監管。
唐家三少認為,其監管制度可以借鑒PC互聯網的相關經驗。他建議,監管部門可以出臺統一的審核細則,以清單形式列明各類型新媒體或App應具備的相關資質。
就閱讀類產品而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事網絡出版服務,必須依法經過出版行業主管部門批準,取得《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有必要通過細則的方式制定統一的上架審核標準,明確新媒體平臺和應用商店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在閱讀類產品上線時核實其是否取得該許可證,禁止未取得的閱讀類產品上線。
唐家三少進一步提出,國家還應明確網絡服務提供者對有關證明文件進行查驗,只有如此,才能認為其盡到了審核義務,在發生侵權時才能免除其審核管理責任。
他還提出,現階段應當加強對相關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管理,網信辦應提供統一查詢服務,面向全社會公開備案新媒體平臺、應用商店信息及黑名單。對于審核不嚴、投訴較多卻仍不改正的新媒體平臺、應用商店,應加入黑名單,被列入黑名單的,應暫停提供服務,并進行整改。對于違規情況嚴重的平臺,應當要求關閉服務器,并對運營者采取罰款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