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伴隨互聯網應運而生,近年來發展態勢迅猛,逐漸成長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文學力量。網絡文學的誕生降低了文學的門檻,更多的人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作品,滿足了人們不同的心理需求。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態勢。
前不久,在浙江慈溪舉行的第二屆網絡文學雙年獎頒獎大會上,網絡文學新銳、紹興籍作家蓮青漪原創的《狼毫小筆》,因歷史與現實、山水與玄幻結合完美,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小說中大放異彩,一舉摘得優秀獎。
盜版、抄襲現象是阻礙網絡文學發展的沉疴。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網絡文學行業因盜版損失接近100億元。近一段時間以來,閱文集團、晉江文學城等紛紛升級防盜版措施,把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新興技術應用到防盜版、防抄襲上,技術手段有了進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中國”等相關內容,“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也被列為今年政府文化工作建議,為今后網絡文化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近年來,隨著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互聯網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和深入。
談及當下文學出版的現狀和問題,潘凱雄說,近年來,我國原創文學的出版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本土原創文學佳作仍顯不足、有“高原”缺“高峰”現象依然比較突出。
3月11日,安徽作家協會散文詩創作委員會開展“紅色文學輕騎兵,安徽作家在行動”活動,組織20多位作家,深入肥東縣張集鄉進行文學采風和文學交流活動。
紅色文學輕騎兵小分隊再次出發,安徽省著名作家、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主席許輝3月10日來到了蚌埠禾泉與200多位文學愛好者一起舉辦“在水邊,每一個日子都溫暖如春”許輝新著分享會。
3月3日下午,《詩歌月刊》“紅色文學輕騎兵”小分隊,組織詩人走進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此次“紅色文學輕騎兵”小分隊,由著名詩人、《詩歌月刊》副主編何冰凌,詩人、《詩歌月刊》編輯黃玲君,以及吳少東、汪抒等8名合肥詩人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