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4-01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近期,我省作家王曉紅詩集《金薔薇》由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從廣闊天地間提煉舒心的詩行
——序王曉紅詩集《金薔薇》
裴章傳
收到作家王曉紅寄來的書稿幾天后,我隨一個考察團來到安慶的一條小河岸邊。這時突然想到王曉紅的詩集《金薔薇》即將出版,囑我為這本書寫個序言。在外考察的幾天里,正好可以完成這個任務。
在這條小河邊行走,十多年前的王曉紅的樣子浮現在我眼前。那是一位戴著眼鏡的女青年,看上去和善、安詳,多多少少又帶有些許機警。她好像特別喜歡穿一身花紅的衣服,如同她的眼睛里始終閃著熱情的光亮一樣,總是讓人感到她能給人的永遠只有微笑,只有尊重別人的真誠,只有忙前忙后的身影,只有對誰也不設防的單純。那時我在一個文學藝術研究所當所長,兼管《未來》雜志。她在蕪湖一個文學筆會上認識我以后,如同她為人的熱情一樣,從此不停地寫作,不停地熱情給《未來》雜志投稿。印象中以中篇小說居多,也有散文和詩歌。在《未來》雜志發表出來的有《底色》、《走進黎明》、《左鄰右舍》、《靜靜的天鵝湖》、《匡河之戀》等十幾件作品吧。
現在站在安慶的這條小河邊上,望著河面,突然覺得一個人的經歷就像這條小河,隨著年事往后推移,它的江面似乎越來越波瀾壯闊,絢麗多彩。《金薔薇》詩稿的創作,對王曉紅來說,大抵是一次逆流而上的擺渡。王曉紅筆耕不輟二十多年了,人至中年,許許多多沉入水底的事物,如同這河床中間的石頭,逐個露出了水面,個個顯現出崢嶸的樣子。一首詩就是一段往事,一首詩就是一種覺悟,一首詩就是一個新發現。記得我以前在《未來》雜志“卷首語”中評介過王曉紅:“有熱情的人就有夢想,因而就有比常人更多的靈感。王曉紅創作豐收多半來自于她對人對生活的無限熱情……”以前的王曉紅以中短篇小說為主,同時也寫散文。中短篇小說集《結伴而行》和散文集《守著花開》就是同時期創作的。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飽覽祖國日新月異的新面貌,王曉紅筆力逐漸側重于散文和詩歌創作。我書柜里面放著王曉紅的三本書:除《結伴而行》外,《守著花開》、《輕風拂過薔薇》,都是散文集。散文在現代文學創作格局中享有自成一體的獨立地位。王曉紅在散文創作上已經很有成績了。她的散文關注個人,關注家庭,關注婦女兒童,關注情趣和靈性。從這三本書看來,王曉紅是在不斷進步和提升的。也就是說,一本比一本寫得好。從語言到謀篇布局,在無垠的神秘莫測的世界萬象中,她一步一步找到了自己的視角和感覺,悟出了智慧的霞光和很能抓人的語言之美,經由摸索、思考,變成了流淌在心間的文字,完成了自己的創作。
王曉紅由散文創作而轉向詩歌創作,是我所始料不及的。我知道她原來寫過小詩,但沒有什么印象。所以我一直以為她的強項是寫散文。這回一下收到她的《金薔薇》詩集書稿,翻開一讀才甚為震驚。全書分為4大部分,共輯錄64首新詩。第一部分地域風情,由《靜靜的天鵝湖》開篇:“七色花朵/含露在枝頭/是孩子們的笑臉/流波一樣/起伏在湖岸/競賽燦爛/風箏逐著水鳥/飛翔在藍天/游弋一片逍遙……”這首詩有4小節組成。那年我發起了一個“看合肥,寫合肥”全省征文活動,這首詩是她的參賽作品,后來獲獎了,并被《合肥晚報》選登。生活在凡塵濁世,每個人的內心里不免都有過傷感、無奈,但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愿景是她心中不滅的火焰。所以,在她的詩行里,凸顯出一個又一個穿透生活俗常的美景。她所描寫的美景給人以享受,也給人以向往。所有的藝術創作都具有相似性,一旦靈感來了,近手神靈附體,萬事皆在瞬間,這才是正常的寫作狀態。從王曉紅的詩歌里,能夠看出她對自己靈感的捕捉與應用。她總是寫她自己經歷的事,熟悉的場景,接觸過的人,寫自己生命體驗和靈魂思索。
我很喜歡她的《南湖啊南湖》:“采掘/年深月久/你的心早已掏空/沉陷/是你唯一的選擇/一再放低身段/沉陷沉陷再沉陷/日久天長/你火熱的心化作/一滴清澈的淚……是堅強的意志/是恢宏的氣勢/是熾熱的情懷/是生命的深泉涌流……”在這首詩里,作者藝術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發揮。詩歌語言應該具有詩性,語言的詩意提升,使這首詩成為有水平的詩。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出了作者的思想深度。
王曉紅,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蕪湖市作家協會會員。現居合肥市,祖籍安慶·宿松。已出版中短篇小說集《結伴而行》;散文集《守著花開》、《輕風拂過薔薇》;作品分別刊登多種報刊、雜志及分別收入20多部文集。散文集《守著花開》榮獲“金種子杯”安徽散文獎二等獎,部分詩歌獲得多種獎項。繼詩集《金薔薇》之后,詩集《金百合》亦在創作、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