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0-14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10月10日上午9時,由馬鞍山市文聯主辦,馬鞍山市作協承辦,《作家天地》雜志社、馬鞍山市圖書館聯合協辦的作家專題講座——《什么樣的人可能成為好作家》在馬鞍山市圖書館貴賓廳熱烈開講。
主講嘉賓黑陶(原名曹建平)先生,中國作協會員、一級作家。身為江蘇省作協主席團委員、無錫市文聯副主席、作協主席的黑陶,個人作品頗豐,主要有“江南三著”:《泥與焰:南方筆記》《漆藍書簡:被遮蔽的江南》《二泉映月:十六位親見者回憶阿炳》,以及散文集《夜晚灼燙》《中國冊頁》《燒制漢語》、詩集《寂火》《在閣樓獨聽萬物密語:布魯諾·舒爾茨詩篇》等。曾獲《詩刊》2002年度作品獎、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第二屆三毛散文獎大獎、第十一屆萬松浦文學獎·散文獎等諸多獎項。
馬鞍山市文聯書記聶慶武,《作家天地》雜志社社長韋金山,宣城廣德作協主席張旭光,當涂縣作協主席陶立群及廣德縣、當涂縣、和縣、市作協作家代表五十余人聆聽講座。講座由馬鞍山市作協主席郭翠華主持。
座上,黑陶結合個人創作體驗、文化故址尋訪和親歷經典作家生活(活動)空間的現場感,從清醒的自我意識、寫作工具(漢字)、語言、閱讀、“小我和大我”五個方面侃侃而談,闡述一個優秀作家可能需要具備和培育的素養,真誠分享了作為一個優秀作家的文學體驗和寫作經驗。
談到寫作者的自我意識,黑陶以詩人海子的詩歌為例,詩性而又深刻地闡述了作家看世界、審內心,進而不斷抵達文學創作的至高境界。黑陶吟誦詩人海子的詩句:“故鄉的夜晚醉倒在地/在藍色的月光下/飛翔的是我/感覺到心臟,一顆光芒四射的星辰?!眮碜鞅茸骷覂纫暫屯庖暯蝗谥蟪尸F的文學之大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焙谔照J為,一個作家必須掌握好自己的寫作工具,漢字的有效使用,是作家必備的素質之一。而語言,除了公共性的漢語,更重要的是建構具有辨識度的個性漢語。在語言的辨識度上,黑陶列舉了魯迅、周作人、莫言、汪曾祺等不同作家的語言特質。一個作家是否成熟,就在于他的文學語言是否具備辨識度。
閱讀對寫作是至關重要的。黑陶認為,一個寫作者會因為閱讀而點燃自己,建議閱讀“源頭性”書籍和經典。而閱讀,又分為書本閱讀和非書本閱讀。黑陶重點就非書本閱讀暢談了個人的識見,對于自然、人事和社會的廣泛閱讀,體現了一個作家的寬度、廣度和深度。而時間維度的有限和空間維度的無限,為作家還原書本上的文學現場提供了創作的源泉。從小我走向大我,是優秀作家必然的審美追求。
黑陶先生講座旁征博引,經典詩句信手拈來,講座豐富而生動。郭翠華對黑陶先生真誠地與本市作者分享個人的寫作體悟和經驗表示感謝,特別是對其從書本的閱讀抵達現場,在尋找的過程中得到另一種創作新生心生敬意,深受啟發。黑陶先生的精彩講座贏得參會作家代表的掌聲,一致表示受益匪淺。
講座結束后,黑陶還對馬鞍山市散文協會精選的十六篇散文逐一精要點評,在肯定作品生動、感人的同時,又從作家創作的專有個性特質和語言修煉等方面進行了點撥,建議作家創作要拒絕平庸、追求文學精品。作品交流中,廣德縣作家代表也同步進行了友好互動。
本次作家專題講座,不僅是對馬鞍山市作家創作理論、視野上的一次有機給養,還是一次靜修內功、再邁臺階的積極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