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4-01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訃告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安徽省文聯退休干部劉祖慈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3月30日17時37分在合肥去世,享年82歲。
劉祖慈(曾用名劉祖祺),祖籍安徽肥西三河鎮。1939年12月出生,1957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5月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曾任安徽省第五、六、七、八屆政協委員,安徽省青聯第四、五屆委員及常委,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理事,安徽作協理事、主席團委員,安徽省人民對外友協理事,安徽省散文學會理事,安徽省版權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新詩學會理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4月退休。
劉祖慈同志先后在安徽省立醫院、安徽休寧縣南塘公社從事醫務工作。1973年調入省文聯,歷任《安徽文學》編輯部編輯、編輯組長,中國作家協會安徽分會專業作家,《詩歌報》執行編委兼編輯部主任,安徽文學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院長。
劉祖慈同志是我省著名詩人。195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年輪》《我們是大運河的子孫》《五彩夢》《問云集》等。詩歌《為高舉的和不舉的手臂歌唱》獲全國1979—1980年中青年詩人優秀詩歌獎;1987年5月獲1986年度全省報紙副刊作品二等獎;1990年10月被共青團安徽省委、省青聯授予“優秀青年委員"稱號和“為七五建設出成果、作貢獻競賽活動"先進個人;1991年被評為安徽省文聯系統抗洪救災先進個人,策劃、編輯《1991安徽抗洪紀實》獲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優秀編輯獎;1992年5月獲1991年度安徽省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文學作品曾被英、法、德、日、意、俄等文字翻譯,并被國內外數十種選本收錄。
劉祖慈同志一生忠誠于黨的文學事業。工作積極進取,無私奉獻。在創作上,他時刻關注時代的呼喚和人民的需求,堅持深入生活,以才華橫溢之筆和精益求精之文風,創作了數百萬字的的精品佳作。
劉祖慈同志為人豁達正派,心胸開闊,正氣在身,坦蕩磊落,珍視友情,是一位值得大家稱道和懷念的朋友。
遵照劉祖慈同志生前遺愿和家屬的要求,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劉祖慈同志安息吧!
安徽省文聯
2021年3月31日
代表作
林中(節選)
巨柯之下,自有清風
——題記
一
只要風來
遂有喧嘩和絮語
惟我不語
二
我獨自踩著自己的影子
只有它
一生未離須臾
三
我把秋葉貼在耳邊
為了諦聽春之足音
四
那曾經沛然而降的夏雨呢
我思念它閃光的赤足
五
赫爾曼·黑塞說過∶
“每一棵樹都是圣物。”
這個老家伙
他也懂禪,說起偈子
六
我只能看見遠處的峰巒
無法看得見遠處的深谷
七
最燦爛的一章
總在秋天完成
接著
把一切可有可無
統統刪盡
八
樹與樹之間沒有言語
所以它們相安無事
九
縱然年年心事蕩成漪淪
你仍恪守沉默
只以行動啟示
十
彩虹和霞光都是附加的
你活著是樹,死了是木頭
你只是你自己
(原載《詩刊》1999年第11期)
夜雨過去了
雨,抽打屋頂,
風,推拍門窗
閃電撕扯著云塊,
沉雷碾磨著山崗……
多么難熬的長夜:
嘈雜、恐怖、緊張!
在焦灼的期待中,
終于爆出個燦爛的早上。
我向林子里走去,
嫩草親著我的腳掌,
露水打濕了頭發,
像淚水洗我面龐。
落葉和不成熟的果實,
萎棄在地上;
蝸牛又伸出觸角,
慢慢地爬著,
東張西望……
嫩弱的——
畢竟經不住搖撼;
衰朽的——
又豈能逃脫死亡?
隨它們去吧,
一切都不能勉強!
且讓我,
把昨日的夢幻,
全丟棄在海灘上;
同時,揀起一只螺號,
對著太陽,
把未來吹響!
1979年2月28日,海口
(原載《延河》1979年第10期)
橡樹
蒼白的月亮還沒有沉落,
鮮紅的陽已經升起,
黎明,象噴著泡的啤酒,
在原野上四處漫溢。
立在村頭的老橡樹,
舉起筋絡裸露的手臂,
好像剛剛摟清地上的紫草,
伸一仲酸痛的腰肢……
它是那樣地衰老和疲憊,
似乎跋涉了整整一個世紀;
它滿身都是皺裂和癒痕,
都是對于風、對于雨、
對于暴虐的亂雪所引起的
痛苦而辛酸的記憶……
是誰支撐它熬過如此艱難?
陪它的是默默的根須……
1979年2月,合肥
(原載《延河》1980年第3期)
向日葵
在南方,向日是零星的,
種在家前屋后,塘籬邊。
雖然南方有太多的陽光,
葵花卻像沒見過市面,
躲躲閃閃,有些羞赧。
在北方,向日是大片的,
像南方四月的油菜花田。
千千萬萬張臉朗笑著,高仰著,
粗獷、單純、熱烈、坦然。
北方的陽光是金貴的,
它們對陽光有更多的冀盼。
(原載《星火》1982年第1期)
松花湖
秋水,秋水,秋水,
明澈的秋水,
在睫毛般的森林間打轉。
森林,森林,森林,
睫毛般的森林,
在秋水的波撼下震顫。
此刻只有嫻靜、美麗、莊嚴,
這世界連同我仿佛都不存在,
時間停止流逝,空間為愛所侵占。
永恒的瞬息,瞬息的永恒,
一切的一切都退卻于
被降伏的困惑與愕然。
哦,我只有喃喃,自語喃喃:
松花湖……小豐滿……
小豐滿……小小的豐滿……
1981年8月18追記
注:松花湖即小豐滿電站水庫。
(原載《西湖》1982年第2期)
哦,少女
哦,少女!
你坐在月光下默誦著什么呢?
是不是你祖母讀過的、
母親讀過的、
今天你又讀的小詩?
哦,少女!
你在風中低唱著什么呢?
是不是你祖母唱過的、
母親唱過的、
今天你又唱的謠曲?
哦,少女!
夜露太重,回家去吧,
莫要在這里棲遲。
你祖母的足音遠了,
母親的足音也遠了,
你的足音應該響起。
哦,少女!
明天起個大早來吧,
穿上你火紅的裙子,
戴上太陽鏡和草帽,
在陽光下,在草地上,
采摘鮮亮的花枝……
哦,少女……
(原載《星星》詩刊1982年第2期)
雨花石
——兼謝友人所贈
放進泉水
它就活了
離開泉水
它就枯了
它也有生命
五彩斑斕的生命
尤潔圓潤的生命 ,
凝重而堅強的生命
它是彩色的還魂草
二
我接受你的饋贈
在你交給我的一剎那
我不敢開口說話
放在我手上的
是你的心
我的手,鉛一樣沉
1982.3
(原載《延河》1983年第5期)
青花瓷酒盅
那一只青花瓷酒盅
該依然
依然舉在你的手心
只是怎么,總也總也
湊不上你焦干顫抖的嘴唇
到底想哭還是想笑呢
你歪斜的臉歪斜到地上
有多少人生苦楚,仿佛想
一個噴嚏全把它打凈
(中年一到,便是悼亡的年齡
悼當初的三月、當初的葳蕤
悼親朋故舊
一片又一片風化凋零)
那一只青花酒瓷酒盅
該依然
依然在你的手中高擎
啜飲了一世苦酒
最后一滴,想飲卻不容啜飲
終成一滴清淚,滾落舁床
又被時間的沙漠吸吮
青花瓷。酒盅。依然青青
青青的手。青青的笑
青青的,你凝固的嘴唇
1984.9
(原載《清明》1985年第3期)
無言
你不會曉得,我在看你
我也不曉得,孩子,你是誰
這清早,天麻麻亮
乳白色微微泛綠的早晨
乳白色微微泛藍的山地
有一片槐林,從窗外閃過
一嘟嚕一嘟嚕白花
好濃的好濃的香味
你正橫在牛背,沿著鐵路
向槐樹林去,而我,而我
在車中,和你隔著透明的距離
你不會曉得,我在看你
我也不曉得,孩子,你是誰
(原載《中國西部文學》1986 年第4期)
雨前
真想一聲斷喝
喝斷頹墻老屋的唏噓
但我終于忍往,因我因我
也有潮濕從胸中洇開
直至眉心,成為久久的豎立
到底是山老練
只管深自緘默在窗外
呈現出紋絲不動的堅持
老竹亦都低首,陷于沉思
倒是新竹趁機猛躥
轉自民間出落得壯實和懂事
從每一道青白的關節處
連連甩脫層層籜衣
風不來就不要它來
我已闖到一種新鮮蓊郁之氣
正自遠處汩汩行來
伴隨車輦艱難又堅定的輪音
已達山口外那片草地
1985,5,11雷雨之后
(原載《清明》1986年第5期)
鐘已敲響
鐘已敲響
今天的末班火車
還有從這里過去
鐵軌已寒露涔涔
白柵欄在夜霧中更白
站臺上只有兩個人
彼此踱著,一句話不說
各自想自己心事
火車終于來了
兩個人一同上車
一同走進一個車廂
又一同找到靠門的位置
彼此仍沒有說話
仍沒有打一聲招呼
就這樣坐著
聽車輪和鐵軌一路急語
好一陣子過去
火車又到一個新站
兩個人又同時站起、下車、出站
彼此才相視一笑
原來是一個目的地
但再也聽不見彼人的腳步聲了
各自向各自的方向踅去
(原載《清明》1987年第5期)
黃胡子藍眼睛
黃胡子的德意志
藍眼睛的德意志
太多太多的啤酒桶
太多太多的啤酒桶肚子
黃胡子浸泡在白泡沫中
藍眼睛晃蕩在金啤酒里
燭光,音樂,白餐巾,紅玫瑰
濃濃的鄉愁,燃燒心肺
巴伐利亞的煎泥腸
每一根都支楞起細細長腿
我走不進墻上的故國
漢字,失聲于荒蕪的酒會
黃胡子的德意志
藍眼睛的德意志
我病酒了,我想休息
躲進被窩,夢我的合肥
(原載《清明》1998年第1期)
想象姜夔
姜夔這個江西老表
他到過我的故鄉合肥
我喜歡他,可惜一生太窮
只活了五十六歲
那年他寄住在赤闌橋
笳聲四起,夕陽西墜
無限蒼涼,眼神傷悲
混濁一如凝滯的淝水
他站在城頭向北遠眺
一圈土垣外衰草凄迷
遠處更遠處,旌旗動處
是金人的斥堠與戰壘
他的袍袖在風中抖動
滿襟是酒痕油漬和淚水
他的胡子全白了,長發散亂
詩句如落葉紛飛……
那年他攜小紅同來,
歌也不唱,簫也不吹
琴瑟弦柱散落一地
墻上佩劍落滿塵灰
范成大死了,楊萬里死了
陸游死了,辛棄疾死了
連朱熹夫子也死了
處處是戰亂,顛沛流離
姜夔這個江西老表
他到過我的故鄉合肥
我喜歡不喜歡他都無所謂
如今合肥還有幾個知曉姜夔?
(原載《星星》詩刊 2000年第7期)
——獻給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的頌歌
為揚旗般高舉的手臂歌唱
為路障般不舉的手臂歌唱
我的歌是一只云雀
從秋天的太陽下飛過
從高粱染紅的田野上飛過
從人聲喧嘩的廣場上飛過
穿過紅色柱礎的大理石柱廊
國徽笑了,通紅的臉膛
閃動汗光和淚光
大會堂門窗洞開
八面來風
一起在高舉和不舉的手臂間喧嚷
這是人的意志在喧嚷
這是人的尊嚴在喧嚷
這是莊嚴的道德在喧嚷
這是歷史責任感在喧嚷
“同意!擁護!通過!”
或者果斷地說
“不!我不贊成這樣!”
我歌唱這不和諧中的和諧
歌唱面紅耳赤的爭論
歌唱肝膽相照的商量
歌唱義正辭嚴的質詢
歌唱大膽睿智的設想
該說的就說,該講的就講
讓黨和國家的中樞
從善如流,擇善而行
匯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這是一部新的交響曲
翻開了第一樂章
……
(獲全國1979—1980年中青年詩人優秀詩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