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2-10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作為新時代的弄潮兒,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這樣的文藝作品才能有生命力。市作家協會始終牢記文藝工作者的使命,2020年度在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團結會員積極進取,創新工作思路,積極開展各種活動,特別是抗疫期間為時代楷模發聲,為大愛助力,取得較好成績。現就年度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文字發聲,為戰“疫”發聲、為大愛助力,文學作品取得碩果
2020年2月12日晚上,協會舉辦“以詩發聲,為愛助力”在線詩朗誦文化公益志愿活動,為戰“疫”發聲、為武漢加油。詩歌愛好者甘能金,是本市唯一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定點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結核科(肺科)科主任,疫情發生后,他成為發熱病房一病區科主任和臨時黨支部支部委員。他在醫院病房現場向市作協朗誦群發來朗誦視頻,將活動推向高潮。吳宇琦,馬鞍山走出去的美國在讀博士,和母親許靜隔屏空中朗誦,為祖國加油。此次活動來自全市三縣三區的20多位朗誦愛好者奉獻了精彩朗誦,為戰勝疫情傳遞正能量。
3月8日晚上,由市作協、市文學藝術院、《作家天地》雜志社共同主辦的“春暖詩城,情系武漢”“慶三八,助抗疫”線上詩歌朗誦會在作協朗誦群里舉辦。來自本市的作家、詩人和朗誦愛好者26人參加的24個節目,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朗誦會共有150多名聽眾參加互動。為擴大在線活動的影響力,一些作家還發來為本次活動定制的詩歌視頻,充分表明這次特殊時期舉辦的特殊活動的意義。這份特殊的禮物,也是送給那些戰斗在一線的女醫生、女護士們,以詩歌的名義贊美她們,用詩行迎來春天。
4月,由市作協和風起中文網聯合舉辦的“我們和春天有個約會——全民抗疫,攜手渡艱”散文詩歌大賽頒獎典禮暨獲獎作品朗誦會。
疫情期間,利用作協公眾號積極開展組稿編排發布“以詩發聲,以愛助力”9個“抗疫專輯",推出詩歌作品數百首,被《詩歌月刊》雜志和平臺刊發使用多首。創作詩歌100多首、散文多篇。在省作協微信公眾號、《文藝觀潮》《詩歌月刊》《作家天地》等媒體平臺、雜志發表了50多首詩歌、散文。
疫情期間,市作協委派4位作者實地采訪并撰寫了4篇報告文學,馬洪鳴的《戰“疫”中的社區書記》,張萍的《美麗行動》《在綽廟》等作品發表。黃玉龍援助鄰舍老人撰寫的散文《今夜,月亮泊在心頭》,刊發于《長江叢刊》,此文先后獲得馬鞍山市花山區“共度風雨,共創未來”征文比賽二等獎、風起中文網全國“全民戰疫,攜手渡艱”詩歌散文征集大賽優秀獎、獲市文聯“新冠肺炎疫情優秀文藝創作獎”。
在市文聯“新冠肺炎疫情優秀文藝創作”表彰中,市作協獲優秀組織獎,作協有5名同志獲優秀創作獎。馬洪鳴小說《草帽》榮獲第三屆奔流文學獎;黃玉龍詩歌《你的名字叫端午》榮獲第一屆“祖國頌·屈原杯”中外詩詞、書畫、攝影大賽詩歌二等獎。
二、以文字參與,為城市建設,抗洪救險,扶貧攻堅等多項工作助力
響應市文聯號召,上半年組織作家參加長江生態環保“走進薛家洼”采風活動。完成報告文學、詩歌(組詩)等作品十多篇。
2020年入夏,長江沿線洪澇災害險情頻發,防汛抗災工作如火如荼,為響應省文聯第七次文代會提出的“做一個有信心、有情懷、有擔當的藝術家”的號召,7月30 日,市作協和市文學藝術院聯合組織部分作家赴和縣善厚鎮采風。作家們先后來到導流河、橫河、滁河等抗洪搶險的現場深入采訪;和縣善厚鎮人民抗洪搶險的英勇事跡感染了每一位作家,在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面前,在這場抗洪搶險的攻堅戰中,作家們書寫了抗洪搶險中涌現出的英雄事跡,體現了為人民謳歌,為時代擔當是的社會責任感。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七次文代會精神,8月16日,市作協帶領文學小分隊部分作家冒著炎熱酷暑來到全國優秀公益志愿者團隊馬鞍山愛心車隊開展采風活動。作家以筆當好記錄者,把愛心車隊的“愛”傳遞給更多人,用文字傳播和擦亮愛心車隊這張靚麗的城市名片。
11月至12月,市作協選派作家先后兩次赴含山駱基村實地采訪,進行我市扶貧攻堅工作的報告文學采寫。12月31日,兩篇報告文學《落瘠不落弱 齊心扶貧春風拂——市公積金中心結對含山駱集村扶貧工作側記》《駱集村有了新變化》在市報刊發,為城市扶貧攻堅工作取得的戰果描彩增光。
三、以研討交流為橋梁,促進會員創作潛力和積極性,引領城市文學氣象
5月17日,市作協和當涂作協在當涂縣圖書館聯合召開端娟散文集《浮生四季》(《皖風集》中的一部)作品研討會。
5月24日,市作協、市文學藝術院、《作家天地》雜志社聯合在市新華書店(金色新天地)舉行周嫦娥作品分享會。
5月31日,市作協、市文學院聯手組織開展的《天津文學》雜志社主編張映勤先生座談改稿會成功舉辦。張映勤重點結合市小說作品,既贊賞了我市小說創作隊伍整齊、沉厚的實力,又有針對性的進行了文學創作上的經驗分享和寫作理念的闡釋與點撥。本次改稿會共收到小說作品18篇,散文作品20余篇。
10月8日,市作協舉辦張子初散文集《影蹤》研討會暨馬鞍山市散文創作研討會。
11月15日,在林散之紀念館舉辦王崇彪作品研討會。來自南京和本省合肥、安慶、馬鞍山等地近50名作家參加研討會,會上再現了百家爭鳴的研討氛圍。
11月29日,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主席、國家一級作家許春樵應邀以題為《文學創作的個性化表達》進行文學講座,讓參與的各位作家獲益匪淺。
12月3日,市作協組織作家小分隊走進市八中教育集團西區校園開展采風活動。此次采風既是響應文藝下基層的號召,展現文學的擔當和作為,也是文學走進校園,成為作家與教師互為溝通的橋梁,使校園學子們接受文學的熏陶,感受文字溫暖。
6月,當涂縣作協赴湖陽鎮捐贈抗洪搶險物資,計15000余元,受到好評。
9月,和縣作協為徐斌舉辦了新書《張籍傳》發布會,引起較大反響。
12月,含山作協為黃玉俊舉辦詩集《昨夜東風》研討會,取得良好效果。
四、作家積極主動創作,取得文學成果頗豐
馬鞍山市作家王建平、海餅干(孫艷萍)、程迎兵、張正福、馬洪鳴、黃玉龍、商玉寶、徐業華等人多篇作品刊發在《雨花》《天津文學》《當代人》《奔流》《延安文學》《星星》,《詩林》《江南詩》《草堂》等多家刊物,省作協公眾號文學平臺多次推出作品刊發訊息,并進行作品推介。作家許侃、馬洪鳴等人獲得小說文學獎項,商玉寶獲“第16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活動”教師組一等獎。作家仝志男的詩集《夏小果的秋天》獲得2020年度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2020年度,馬鞍山市作家多部文集付梓出版。程迎兵的小說集《登山道》,端娟的散文集《浮生四季》,李非的詩歌集《石門集》,劉政的古體詩詞文集《醉眼尋芳》,汪蓬蓬的長篇歷史小說《君心似我》,徐斌的傳記《張籍傳》,黃玉俊的詩集《昨夜東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