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安徽作家網  |  設為首頁
安徽作家網

安徽省作協主辦

當前位置: 首頁  >   作協信息  >   我省著名作家韓瀚因病逝世

我省著名作家韓瀚因病逝世

發布時間:2020-12-29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安徽省文聯離休干部,中國著名作家韓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0年12月18日8時在上海去世,享年86歲。


2013年在上海(韓雋攝)


韓瀚同志筆名朱壁,1934年1月生,山東省蒼山縣人。1949年8月在華東糧食局上海儲運處工作;1949年9月在華東糧食局蕪湖儲運處工作;1952年8月在蚌埠第八中學任青年團專職干部;1955年9月在青年團蚌埠市委工作;1956年9月至1960年8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習;1960年9月在人民中國雜志社任記者;1980年3月調入安徽省文聯工作,專業作家、編審。安徽省第四、五、六、七屆政協委員。1995年離休。

韓瀚同志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寸草集》《陽春的白雪》《寫在祖國的江河和土地上》,長篇小說《同窗》《山鬼》《多情病患者》,散文集《霜葉在窗》,電視連續劇劇本《李師師與宋徽宗》(6集,錄制播出)等。散文集《難得的苦悶》獲1994年安徽文學獎,《重量》獲全國1979年-1981年優秀新詩獎。韓瀚同志是我國有重要影響的作家,是安徽文壇的骨干力量。



微信圖片_20201229150530.jpg


韓瀚手書《重量》


韓瀚同志一生忠誠于黨的文學事業,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在工作中無私奉獻,不斷推出精品力作,積極推動文學創作事業健康發展,并以極大的熱誠關心文學新人的成長,發現、推出、扶植了一大批優秀文學人才,充實和壯大了我省文學隊伍,為安徽文學事業的發展和繁榮作出過重要貢獻。

韓瀚同志創作時刻關注時代的呼喚和人民的需求,長期保持和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以才華橫溢之筆和精益求精之文風,創作了數百萬字的小說、劇本、詩歌、散文等各種文體的作品,以追求真善美的完美融合為志,充分體現了一個作家為時代而歌、為人民而歌的高尚情懷。




韓 瀚 我 舅 仙 去 也


陳 寧


2002年于柏林太極飯莊(陳寧攝)


大舅韓瀚駕鶴仙去,云里光里又是另一番逍遙。

他原本就是個散仙,也沒有分別之心。舊朋老友,重聚云漢。時空無礙,夢想盡現。

我也喜也悲:喜其解脫,悲此闊別。眼淚,由它自個兒流吧。

我不想寫悼詞,也不想寫祭文。人的去留,都是瞬間的事。有,是重要的;在哪兒,并不影響我們相互間的存在。有他,就會想到他,就自然回放出和他的情景,一幕一幕,層層疊疊。過去、現在、未來,在大時間里,原本無所謂。

年初,我們在上海的護理院為他慶了八十六歲壽誕,小舅、舅媽、前大舅媽及他的兒女都過去了。


我舅和我 (南京2015 陳鐘攝)


我這個外甥跟這個舅舅,關系有點特殊。我媽有潔癖,從不讓在外面亂吃東西,他是第一個帶我在西瓜攤上把西瓜砸開來,掰著吃的。自此,我可以和他一起去分享、嘗試、感受、也可以閑談、深究、辯論,不別尊卑,他的學識修養使他自然成為一位明師,但他的態度卻始終像一個平輩的長者——是可以一起玩的。

我中學寄居他家,受他影響極大,盡受了那個時代不可能得到的中國文化、藝術的全方位、高規格的廣泛熏陶。他對藝術中味道的追求,開發了我的味蕾;但他用詩句作為對它們的終極解釋,卻沒能滿足我的好奇心。他刺激我用了半生的精力在學術上完成了對藝術虛部的定義,那的確是一個感得到、看不見、又最終起作用的東西,它確實如詩一般妙不可言,但同時又有著中學生能懂、小學生能用的具體、實在的科學內容,可以讓原本物理的藝術直接作用于生理和心理,使人人都成為藝術家,抒發美好,宣泄積郁,長保健康,造福人類。我由衷地感激他給了我根深蒂固的基墊。

他癸酉年臘月十五(1934年1月29日)出生,在山東省蒼山縣的車輞鎮,他們都叫“車輞街”。韓家是車輞街的大戶,院墻極高,院子四角有炮樓,所以抗戰拉鋸時,誰到了都搶先占據韓家大院。他祖父韓繼五寫得一手很有修養的蘇字,不讓翰林(鎮上還有個翰林苑)。父親韓徵臣早逝,母親劉杰(幼名煥美)因是縣婦救會長,遭鬼子通緝,便將財產捐給革命,帶著三個幼小的孩子南下,幾經輾轉最后到了上海。一路上做實業,辦工廠,地上地下地幫助著抗戰。那是一個極有內涵、有心胸的偉大女性,那個時代的一個農村寡婦,能騎著大馬游走四鄉,街頭村口桌子上一站就開講,號召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槍拿槍上火線!團結起來打游擊!”聽她講述的那種豪情,現在回想起來都淚目。她一生有三個夢想:辦實業、辦教育、寫小說。自己沒能實現,三個孩子卻為她圓滿了:小舅韓曉臣是個實實在在的企業家,媽媽韓曉杰做了一輩子校長,大舅也寫出了名堂。


姥姥和小舅


大舅自幼聰穎,四歲時,家塾老師出“孫龐斗智”,便能對“廉藺結仇”。每到過年,滿鎮上的春聯皆爛熟于心。老師走閨女家都帶上他,一來可以顯擺一下神童學生;二來他太淘氣,鎮上出了名的淘,擱在塾里不放心,非整個天地翻覆不可。淘氣的孩子都聰明,他還好學,零花錢里省吃減用去自己買本字典。老大是女孩,老三還小,嚴格的家教都落在他頭上,姐姐犯了錯,也得他頂替挨打。沒考一百分就要罰跪,說今天考試可能犯了個錯誤,就當晚先跪了,第二天卻是105——第一個交卷加5分。

他1949年參加了革命,在華東糧食局上海儲運處、蕪湖儲運處當過干部,也當過蚌埠第四中學的青年團書記和青年團蚌埠市委的干部。1960年人民大學新聞系畢業,就在外文局《人民中國》雜志社作記者、編輯。這都是在我之前的故事。我進入他的生活是外文局的后期。


小舅、媽媽、大舅、小舅媽、大舅媽 (2015 陳鐘攝)


文革中,我們家下放泗洪縣,他去看我們,車到了雙溝鎮,因為大雨不能前行,他便在旅店住了一宿。說是有虱子,采取一級戰備睡眠,將所有衣服用皮帶吊在梁上,始得幸免。第二天,光腳走了50里泥路才到我們家。回程過四道河走盱眙,說是還作了首詩。我拿著《毛主席詩詞》問媽媽:他寫的是哪一首?

應該說從我生下來,姥姥就跟著我;后來我跟著她:她到上海,我就去上海;她到北京,我就去北京,就住到了大舅家。那時小學還沒畢業,就在北京的一所中學借讀。后來回江蘇結業了小學,接著讀中學,直到畢業。前后六年,這六年是以1976年為中心的六年,是我文化的經歷、藝術的經歷,也是社會的經歷、政治的經歷。


茅盾題字《寸草集》


1977年,大舅以紀念周恩來的1200行長詩《寫在祖國的江河里和土地上》而成名,便開始了作家生涯。著有詩集《寸草集》、《陽春的白雪》,長篇小說《同窗》、《山鬼》、《多情病患者》,散文集《霜葉在窗》、《難得的苦悶》,電視連續劇劇本《李師師與宋徽宗》(6集,有黃梅戲錄像版)、《玄奘法師》,京劇劇本《白求恩》、《梧桐雨》等,還有《韓瀚集》(4冊)。散文集《難得的苦悶》獲1994年安徽文學獎,《重量》獲全國1979 - 1981年優秀詩獎。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后因好友陳登科和蕭馬辭了外文局的工作,去了合肥,成為安徽省文聯專業作家、編審,還做了安徽省第四、五、六、七屆政協委員。


啟功 寥齋


他首先是詩人,寫新詩,尤好元曲。散曲深得趙樸初喜愛,還抄錄這位小朋友的作品相贈。趙樸老偶得弘一法師兩件書作,即饋以“清凈莊嚴”。他的古詩也好,文革期間有贊魯迅句:“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常被引為主席詩。他的很多詩都是那時陪著他磨出來的,經歷過很多版本,所以今天也能張口即出。


沈從文為韓瀚兄書毛澤東詩詞


他常說詩是功課,書、畫、印卻是深愛,因而也造詣深厚。《韓瀚集》第4冊饒有收錄。

字從小練顏魯公,后喜王羲之、趙孟頫、文征明,也寫隸篆,篆書常用左手。雖不乏碑的沉穩,但更多文人的隨意。文革中,日本人說中國書法自唐宋而后便東移扶桑,當今再無書家。他沖冠一怒,在《人民中國》1973年1月號把中國當代書法呈現日本,反響極大。國內也因而成名了一批書法家,其中如啟功、林散之等。林先生因青山杉雨的“草圣遺法在此翁”被稱譽為“當今草圣”緣起于此。啟功先生風趣,常說:“要不是1973年朱壁(韓瀚筆名)同志把我的字拿到《人民中國》發表,寫文章吹我,誰知道啟功是書法家呀?”《人民中國》60周年展出的藏品大都是他當年的收集。他去沈從文先生家,見先生拿乾隆蠟紙練字,練完就扔進字紙簍了。臨走時便說愿幫先生倒了字紙簍,一番推辭,明白意思后,先生又專門為他寫了字。當然,字紙簍也讓他倒回家了。那隨手習練的小章草極其活泛,不可多得,他喜愛之極。


大象 老子云:大象無形,戲涂大象二字,時庚子仲夏,酷暑難當,解衣盤礴 韓瀚


畫嘛,畫的少,看的多,那個時代的大家,大都是他的朋友。《霜葉在窗》可略見一斑。常常是大家邊玩邊畫,即興詩書。記得周恩來逝世后,與亞明相聚,亞明畫蒼松折枝,他題詩曰:擎天老干忍崩摧,海哭山號動地悲。莫道亂云能蔽日,松濤滾滾喚風雷。黃永玉也曾背著紙筆彩墨到家里,一畫一天。床頭掛了多年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就是那天的杰作。看得多了,自己偶一落筆,竟很見功力,亦彩亦墨,古今不拘,中外混成,都饒有意趣。畫幅山水,出了陸儼少的筆意;寬筆重彩,有馬蒂斯的感覺。家中收藏甚豐,但取舍苛刻。朋友有言:進美術館易,進韓瀚家難。那時在家里掛過的小朋友,后來都是名家。


韓瀚漫筆


五十多了,突然開始治印,大氣磅礴,不拘一格,既有先秦古鉩的古樸疏朗,又有齊大單刀的恣意張狂,有章法而無定形,隨心欲而不逾矩,仿佛得到了什么昭示不能自已,把全部的藝術修為都凝聚到了這方寸之間。他有很多我老師大康(康殷)先生的圖章,有一方6-7毫米的方形牙章“韓瀚”,朱文秦鉩,寬邊細字,尤為精致,且一面兩行刻了他自己的《七絕》草書邊款:“昔蒙散木謬推論,小印能追萬古魂。前輩飄零余頗老,勉抒老眼刻朱文。”康先生有印“不識斯冰”、“神飛太古六千年”,先生古文字的造詣令家舅嘆服,有文《其人也怪,其藝也雄》,我們共識:其大篆前無古人。他臨的《散氏盤》比原文更奇偉。


和衷共濟

立異

余事


其實他更多的喜好還在戲曲,北方戲曲差不多都懂,尤好昆腔、皮黃。文革時悶在家中,把毛澤東三十七首詩詞譜成了昆曲。北昆李淑君一度堅持:戲有改動,韓先生沒看過她不上臺。京劇是童子功,家中有戲班子,身上也練過。小時候唱青衣,后來當兵進城,人家看一個穿軍裝的小兵要張嘴,也沒在意,沒想到小嗓那么漂亮,聲驚四座。大學時,正值楊秋玲這代人畢業考試,他就晚自習不上,和好戲的同學,如張允謨、孫以森兩位伯伯,天天看他們的畢業演出,后來和演員都成了朋友。《楊門女將》電影出來,他連看了三十多場。幾十年后,唱詞白口都一字不差。當了記者,有了更多的便利:梅蘭芳請他到家里接受采訪,馬連良給他留票,張君秋給他說戲。(他把酷愛張派的同事盧山介紹給張先生,張太喜歡他了,最后把女兒都嫁給了他。)也曾跟蹤樣板戲團,有兩摞剪報,報道排戲的過程,是很好的史料。后來去干校,因為抽煙把小嗓抽沒了,改唱花臉,還寫了劇本《白求恩》,用銅錘花臉唱。再后來底氣弱了,就唱老生,雖然各路通透,卻尤尚余楊。十八張半爛熟于心,老煙嗓子卻更適合唱楊,自然蒼涼,還有“云遮月”的味道。


在柏林家中錄音


曲藝中他喜歡京韻大鼓,尤愛小彩舞。《同窗》中讓徐悲鴻也聽得五迷三道,聽了一句“似這般不作美的鈴聲不作美的雨呀”,說這一個“雨呀”就值一張六尺。游希臘時,每到一個古劇場,都會替駱先生唱幾句大鼓。有一個現象:他唱的往往比原唱多點什么,更好聽。細琢磨,應該是書卷氣或詩意——除了歌者對聲腔、韻味兒的把握,還有詩人對所唱內涵、意境的感受,多了場景和氣象,必然更加耐聽。


郭沫若 天垮下來擎得起 世披靡矣扶之直 一九六二年冬書為韓瀚同志囑


文人見多識廣自然會有考據的嗜好,因為考古結識了郭沫若,家中有不少郭老的字,多是飯后遣興。結識啟功卻是從他寫了一篇關于陶瓷的文章開始,后來自然涉及字畫,人也成了忘年交。(我的學校離他住的小乘巷近,沒事就過去蹭著,收益良多。)與南方的謝稚柳也交好非常。因而他的鑒賞力日久也非同一般。摯友蕭馬(嚴歌苓的父親)贈詩曰:

韓生癖瓷陶

片瓦識前朝

尋詩大雁塔

放歌洛陽橋

慷慨論唐彩

浮沉嘆宋窯

歷史無情物

豈能亂顛倒


右起:韓瀚、范曾、白樺、蕭馬


趙樸老拍桌子叫停了央視的唐僧連續劇,委托他重寫一部。承趙樸老諾,為寫玄奘,他重新研讀了唐史,且研讀了玄奘全譯的100卷《瑜伽師地論》,佛學界也算奇跡,可謂嘔心瀝血。本子出來,首先得到了趙樸老的認可,也贏得文學界、史學界和佛學界的一致好評,甚至趣解了辨機和尚的歷史迷案,使這個兼有高僧、淫僧之名、因與高陽公主有染而被李世民腰斬的大和尚得以沉冤昭雪。當年八一廠班子都搭成了,“莊嚴如神、美麗如畫”的男主角也找好了,卻因種種原因沒有拍成,引為憾事。手中只有半部殘稿,當年版權說是賣給了八一廠。八一廠改組后,問了一圈也不知所終。但愿不要埋沒了家舅的這一番辛苦和見地。


趙樸初 韓瀚兄囑書八年前舊作即希為正 一九七七年冬


他很瀟灑,也很執著。對旗手樣板戲的很多具體做法給予過高度的評價,但文革后期卻站到了截然的反面,受賀龍長女賀捷生的委托,與范曾、白樺和張鍥四人冒著極大的風險寫信給周恩來,匯報了文藝界受“四人幫”壓制、禁錮、摧殘、迫害的重大問題。此事在全國第四屆文代會上得以披露,引起了社會極大的反響,他們被稱為“文壇四君子”。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期是很恐怖的,他們隨時都會有危險。姥姥知道此事,雖然贊成,卻不免擔驚,說她一聽到外面有汽車聲,心就發抖。最后,他去黃永玉的湘西老家避了一段時間,寫了他最漂亮的一首散曲:

半城流水半城山

家家在山水間

拾級秋草綠

舉頭柚兒酸

樹叢中掛著個小庭院


告知抓獲四人幫,黃永玉當即命筆《漫卷詩書喜欲狂》,與“朱壁同樂”


為紀念被“四人幫”迫害致死的寧死不屈的真正的共產黨人張志新,他寫了組詩《貼在刑場上的傳單》(《清明》1979年第2期),其中的《重量》廣為流傳。艾青在大會上說:都說新詩沒人背了,好詩一樣能背,當眾背誦了《重量》。他聽后熱淚盈眶,說:從來都是我們背艾青的詩,怎么可能老艾青背我的詩。當年有詩人提議:《詩刊》應該一頁一個字把這首詩登出來。


《 重 量 》


她把帶血的頭顱,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讓所有的茍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在柏林墻前(1998)


后來,我兩次邀他游歐洲,他非常高興。“棲柏林,走巴黎(為了多看走得腿打軟),闖羅馬(自己去的),新鞋踏破慕尼黑(是新鞋磨破了他的腳),老眼看花維也納。”——我為他《遠風集》寫的跋。


雨果故居(1998陳寧攝)


在巴黎,雨果家里鞠躬,巴爾扎克碑上放錢,留詩曰:“法郎些許休嫌少,留作我公抵債錢。”羅丹放出來的巴爾扎克多作偉人狀,看到他館里展出的八十多件小稿,我倆突然同時大叫:“這個!”相視無言,那種如愿,釋懷,現在想起來都能再釋懷一次。有一個小稿,兩眼放著賊光——這才是閱盡《人間喜劇》的眼神,這才是洞穿歐也妮·葛朗臺的目光。我認為這是羅丹少有的精品,其他的作品都很做作。羅丹在我的系統里是反面教材,為這事我們有很多爭議。我覺得他有《羅丹藝術論》的先入為主,影響了他自己客觀的判斷。他卻說我偏執。他在米洛的維納斯前流連忘返,直說:“通身無處不可憐!”及至看到薩摩斯島赫拉神廟的女像(我們戲稱維大嫂,按說是祖奶奶,比米洛的早了500年),茫然忘言,不知所以。比之維納斯,大嫂無頭,很少細部,然神氣儼然,神采四射,令人瞠目無語。你會不由自主地問:這跟人體解剖和雕刻技術有關嗎?游過伯羅奔尼撒,瞻仰過雅典,對“鬼斧神工古希臘”的敬仰更是深入肌膚。


2002 于柏林(陳寧攝)


相比國樂,他西樂聽得不多,但與趙沨交好,也沒少受影響。影響最多的當是《人民中國》的書記車慕奇。車伯伯自制了一個很大的音箱,放得很響,即使在文革中也照聽不誤。他有很多唱片,喜歡托斯卡尼尼,我也去聽過。后來我讓舅舅給他帶去幾張富特文格勒,他極為喜愛,說別是一番風采,聞所未聞。舅舅坐進柏林愛樂大廳,居然對馬澤爾釋放微詞,說:“漫將馬指亂胡評,只見音符不見情。”給他聽富特文格勒指揮的貝多芬第三,他本來躺在沙發上,一下子坐了起來,說:“這場景,完全是羅馬大戰呀!”一通百通,不別東西,他的感覺好,必然說得到位。

不管我和他對藝術作品的感覺是同是異,甚至爭得不亦樂乎,都是一種樂子。我甚至更愿意說:我和他不是一種關系,而是一種樂子,一種延續了三四十年的樂子。從言聽計從,到有異議偶作輕聲,到分庭抗禮,都是各個時期的樂子。是太難得的樂子了!懷念啊!

他晚年得胃疾,或因化療造成大腦障礙,健康狀況日下。妻子李蓮珠悉心照料,傾情護理,竭盡心力,使他盡享天年。感激!也感謝我本家一舟兄為他最后時光的全力付出!

他還清楚的時候曾對舅媽說,說讓我給他寫墓志銘。可我覺得:駢四儷六,非我所長,我的文采也不足以再現他的情才。注意了格式,反而會影響我們的樂子。他的歷史自有評說。記了些流水賬,回顧既往,以慰情腸,或許更是現代人的做法。


瀟灑 韓瀚

謹獻一聯,略繪神采而已:

詩書畫印 各路皆臻妙境

曲戲情才 一生盡享風流

橫批:瀟灑執著


2015年在南京 (韓雋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jlzzjlzz在线播放视频| 小仙女坐在胯下受辱h|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日韩欧美在线不卡| 国产真实乱子伦xxxx仙踪| 亚洲ts人妖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边亲边摸边做视频免费| 新婚熄与翁公试婚小说|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 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无码中文资源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中文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资源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成年人网站免费视频|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中文字| 四虎4hu永久在线观看| www.11yinyuan.com| 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 国产男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美女扒开胸罩摸双乳动图| 天堂在线www|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麻豆产精国品一二三产区区| 撞击老妇肉体之乱小说|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福利网站在线播放|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免费能直接在线观看黄的视频免费欧洲毛片**老妇女 | 日本免费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