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26 來源:中國藝術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中國藝術報微信公眾號
前 言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在這不平凡的一年里,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并發表重要講話,致信祝賀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成立70周年,專門就新中國70年電影發展作出重要批示,為開創文藝事業和文聯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全局中,從體制機制層面上對推動文藝事業健康繁榮發展作出了重大制度安排,對文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這砥礪奮進的一年里,全國文藝界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勇于承擔新時代賦予的使命任務,積極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鮮明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奮力推動藝術創作從“高原”向“高峰”挺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唱響了禮贊新中國、奮斗新時代的昂揚旋律。
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是人民心靈振蕩的集體記憶,是民族萬眾一心、砥礪前行的精神圖譜。一年來,我國藝術發展呈現出觀念加強、創作提質和產業增穩的總體態勢。在思想觀念上,廣大文藝工作者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各藝術門類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代表的主題創作精彩紛呈;在創作質量上,眾多佳作深挖現實,在思想價值和藝術水準上保持良好的平衡;在產業發展上,政策規范落實有效,各藝術行業進一步去除泡沫,藝術創作生產、傳播消費機制更加順暢靈活,逐步探索出一套健康高效的發展道路。過去一年,電影、電視藝術發展步入觀念增強、提質減量、結構優化的關鍵期;造型藝術領域異彩紛呈,主題性創作與展覽豐富多樣;戲劇、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舞臺藝術蓬勃發展;民間文藝在搶救與保護、傳承與傳播等方面取得可喜進展;文藝理論繼續深入探索,在文化自信與自主話語體系建構、傳統藝術理論研究、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等方面更加深化了認識。
居諸不息,寒暑推移。迄今為止,我們編撰出版《中國藝術發展報告》已經八個年頭。八年來,我們始終堅守辨析鑒別、激濁揚清的初心,致力于把握中國藝術發展的脈搏,積極盤點中國藝術年度成果。為了不斷適應文藝事業發展大勢,在保持報告整體格局的前提下,我們不斷作出新的嘗試和改進。特別是近年來,我們更加注重報告的學術性、專業性、時代性和原創性,除了真實地“記錄歷史”,更加注重對現象的評析、問題的思考以及趨勢的把握。今年,我們在戲劇、電影、音樂、美術、曲藝、舞蹈、民間文藝、攝影、書法、雜技、電視、文藝評論十二個藝術門類分報告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網絡文藝發展報告”,緊緊把握文藝發展的網絡化趨勢和步伐,全景呈現網絡文藝總體風貌。可以說,經過這些年的實踐與總結,年度中國藝術發展報告的事例更加典型生動,數據更加準確詳實,分析更加系統科學,能夠較為全面地展示年度中國藝術發展的新趨勢、新特征、新成果,其作為“展示最新成果、透視藝術現象、分析存在問題、把握發展規律、彰顯文化價值、促進文藝繁榮”的重要窗口和平臺作用日益凸顯。
當前,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奪取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戰略成果。在這個時候,出版發行《2019中國藝術發展報告》,將有助于我們凝聚共識、堅定信心、積蓄能量,為全國文藝戰線以“藝”戰“疫”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