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池州徐琳創作的散文集《飲盡世間一杯茶》,由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發行。
《飲盡世間一杯茶》簡介與試讀
《飲盡世間一杯茶》收錄徐琳創作的散文作品六十余篇,二十萬字。全書共分四輯:鄉村影像、似水流年、原香、生命的禮物。作者對于本書寫了如下推薦語:
故土風物,洗滌蒙塵的心靈。
嘆流年似水,品生活原香,
感謝生命里的每一份禮物。
一書在手,隔開塵世喧囂,
獨辟一處不為人侵擾的空間,
發現內心,擁抱最真的溫暖與安寧。
精彩試讀
點亮自己,照亮別人(自序)
有一年,因病住院。上午躺在那里吊水,漫長的下午和晚上極其難熬,身體上的傷口隱約地疼,我沉默著不出聲。
親人朋友們來看望,說著他們的安慰,我也沉默著,總覺得他們并不能清楚我內心里蔓延的疼痛。
先生從家里帶來一本書,悶著的時候,我躺在那里看。讀到一篇文章,一個女人以細膩的文筆寫女人身體里那些隱秘的疼痛。牙疼,女人生理周期的疼痛,因為疾病喪失器官,婚姻破碎。
我確定自己在早前就讀過這篇文章,但是在躺在病床上的這個時候,發覺這篇文字如此觸動我的靈魂,那些輕靈的文字像柔軟的絲巾纏繞肌膚。
夜晚,先生擠在狹小的病床上,挨著我睡。他累了,早早發出呼嚕聲。我睡不著,那些文字又從腦海里竄出來。我發覺那個寫字的女子就坐在我面前,我們彼此陌生,卻又如此親密地靠近。因為相似的經歷,因為感同身受的疼痛。我略側一側身,在黑暗里緊緊抓著先生的手。他并不會醒,但他的手也稍稍用力地握住我的手。淚水無聲地流下眼角,無聲地落在枕上。
生命無所謂痛苦和幸福,幸福難長久,痛苦不可怕。是經歷,是體驗。用文字留下對生的頓悟,撫慰自己,也能溫暖別人。是在不斷閱讀、寫作的過程中,自覺天地廣闊,星光燦爛。閱讀的時候,那是一個人沉默著體味另一個人心靈旅行的方向。寫作的時候,是一個人梳理自己蕪雜頭緒的過程。因為閱讀,感受得到一顆心靠近另一顆心,真是幸福。緣于寫作,看得透凡俗塵世中的清明與污穢,真是美妙。
“有一天,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說我認得你。那時候,人人都說你美。可我特地來告訴你,與你年輕的美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倍受摧殘飽經風霜的面容。”
這段話無數次被人引用過,杜拉斯《情人》里的經典語段。誰都清楚歲月的風沙會一點點磨礪容顏,喜歡這段話,是迷醉于這樣深情的表達。
少女歲月,少不了窗下情歌,小樹林的遇見,但這些不會讓女人久久惦念。有一天,她老到步履艱難,你肯不肯俯下身子,輕吻她憔悴的臉?
年輕的時候,讀這段話,設想那無法拒絕的老年。老了,讀著這段話,期待這樣的會面。也許這樣的情境一直不會有,只在無盡的期待里含笑著閉上雙眼。
除了文字,我認為沒有什么能夠讓女人更美,也沒有什么能夠編織她們的夢境。
杜拉斯就是一個酗酒成癮,且個頭矮小的女人。但她是美的,凜冽的美。一個人的夜晚,唯有她的文字可以讓你擺脫恐懼和寂寞。杜拉斯還說,她是自戀的。寫作的女人估計都有自戀癥,但我總覺得,自戀一定比自卑強,如此又何嘗不可呢?
電視臺曾給我做過一期專訪。中學時的語文老師看過后,深夜里短信說:老師為你驕傲!但老師估計已經忘了,做他學生的時候,因為我的憂郁和情緒低落,他曾經給我寫過一張卡片:“一個能在書鄉中尋覓書香的人,應是能求得心靈的寧靜與安然的。”在《點一盞暖暖的燈》一文中,我詳述了這段內心的感動。
網絡上盛傳一句話“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是怕黑的——所以其普通之處在于點亮了自己,其偉大之處在于照亮了別人。
愛上文字的過程,也是一段點亮自己,照亮別人的過程。點亮自己是快樂,照亮別人是欣慰。
此為袒露,也是領悟。
作者簡介
徐琳,于《清明》《安徽文學》《新安晚報》等發表詩歌散文作品20余萬字。散文作品《茶香女人》獲“霧里青”杯全國散文大賽三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