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作家張巖的中篇小說《追尋》刊發于《中國鐵路文藝》2020年第5期。
佳作欣賞
追 尋(節選)
張 巖
一
凌晨兩點。山本一樹死了。
處理完山本一樹的后事,田子彎著腰,蹬著木梯上樓,把兩個兒子叫到身邊來。
田子是山本一樹的前妻。
“我的孩子!”田子把一個舊包裹打開來,“這是你們的父親給你們留下的遺物,現在你們的父親不在了,我把它交給你們。”
那是一把青銅劍。山本健吉和山本健祥都知道。他們小時候就耍過。那時,父親非常年輕,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父親每過十年,就要把青銅劍拿出來,讓他們耍一回。弟兄倆耍劍,常常是兇猛的哥哥健吉戰勝羸弱的弟弟健祥。這讓父親在一旁大笑不止。
“知道嗎?中國有一句話,叫十年磨一劍。中國還有一句話,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兩句話也適合我對你們的教育,你們給我記好了,從今天開始,你們要學習劍術。只有練就一身功夫,只有練出強壯的體魄,只有練就一顆劍膽,你們才敢于藐視一切,對抗一切,迎戰一切來犯之敵!”
山本一樹把一顆煙頭踐踏在軍靴之下。
健吉和健祥總共耍了四回劍。現在,寶劍還在,而父親不在了。
“這是你們的父親留給你們的唯一財富,你們定當好好地保存,一代一代地傳下去。”田子看一眼健祥,又定睛健吉,“家父不在,長兄為父,健吉啊,這劍由你保管,你定要好好珍藏!”
“嗨!”健吉向母親俯首。
“健祥,你有什么疑義嗎?”田子看著次子。暮色濃重地溶進她的眼睛里。
“我沒有疑義。媽媽。”
“弟弟,沒有疑義就好。別忘了,你還有一個名字,叫佐藤一俊!”健吉的目光冰冷。院子里的櫻花,紛紛飄落。
女仆春子把一方圍巾裹在田子的頭上。
“還有……”田子干咳兩聲,她給春子指了一下博古架。
春子走到博古架前,從玉壺后面拿出一塊白布,交到田子的手里。
田子把白布展開。
“我的孩子,你們仔細看看……”
白布上用日文寫著:劍指中方,鞘在蒼狼。
二
白布上的八個字,讓山本健吉和山本健祥頗費思量。
字是山本一樹吐血寫上去的。山本一樹之所以用血寫字,是因為他的渾濁的眼球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日薄西山,世界塌陷了。他太恨了。恨東京大街上“抗議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的游行隊伍太可惡了,恨小兒子健祥帶著媳婦在隊伍里亂喊亂叫,太不像話了,這個逆子!恨瘋亂的人群踏死了他的兒媳,恨!恨!他吐血了。他完蛋了。他于茍延殘喘中,抖著手,讓春子找來了這塊白布,手指蘸著血,寫下了這八個字。
這八個字是什么意思呢?
劍指中方。應該是可以理解的。田子曾跟健吉和健祥說過,這把青銅寶劍是你們的父親當年在中國做絲綢生意時,從文物市場高價購得的,那是你們父親的最愛。當然田子沒有跟兩個兒子說山本一樹愛劍勝過愛妻子,以致于夜晚摟著劍睡覺而把女人丟在一邊。
鞘在蒼狼。這四個字就不太好理解了。母親并沒有跟健吉和健祥說過。
弟兄倆對視著。
時間靜默。如一段空白的歷史。
在靜默的時間里,健吉的夫人貞子邁著碎步,往兄弟倆的面前添茶。然后她走進一旁的燈影里停下來,像一片停滯的孤云。
父親活著的時候,他對他的那把寶劍是太過珍愛了。和田子離婚后,他依然不思悔改,以至在長達幾十年的歲月里都沒有再娶。父親哭過。不是為跟了佐藤易行的田子,也不是為了兩個兒子的前程,而是為了劍——這把沒有劍鞘的裸劍。
聽母親說過,父親年輕時是個優秀的探險家,又是個絕對的完美主義者。那么,一把視若生命的寶劍怎么能沒有劍鞘呢?怎么不令父親傷心呢?
那么,鞘在蒼狼——是父親的一種暗示?一種期待?如此,蒼狼又指的什么?是中國的地名,還是人名?或者說是歷史留下來的某種暗號?父親是希望他們到中國去找回那把丟失的劍鞘嗎?
健祥的眼神犀利。
“你這樣看著我干什么?”健吉感到頸椎不適。
“我要到中國去!”健祥放下茶杯。
“干什么?”
“找回劍鞘。”
“好吧,”健吉呷一口茶,“但愿你此去功德圓滿。”
三
健吉最近參與議員選舉,正和政府要員小野次郎打得火熱。健祥把去中國的事跟田子說了。 田子不安地看著兒子。
“去中國?”
“是的,媽媽。”
“一是業務關系,我們公司打算在東京舉辦一個菊展,我要到中國采購;二是為了完成父親的心愿,找回父親丟失的劍鞘。”
“不,丟失的東西,是找不回來的。”
“可是父親已告訴我們劍鞘所在的方向。”
“你父親瘋了。”
“父親說的蒼狼是什么?”
“媽媽不知道。”
“我已買了去中國的機票。”
“你執意要去,所有后果自己負責。”
“媽媽……”
田子背過身去,把悵然的目光投向窗前的那幅墨菊圖。
墨菊圖落款處字跡模糊。鈐印處被一塊小小的紙片遮蓋著,像一個傷疤。
田子輕輕地嘆了一聲。
墨菊圖旁邊是兩幀遺像。遺像里的人都看著健祥微笑。一個是長著馬臉的蒼老的佐藤易行;一個是他的嬌美的溫婉的妻子夏子。
健祥嘆息了一聲,把目光轉向母親。
“幫媽媽打聽一個人吧,你不是要到中國采購菊品嗎?這個人曾經也與菊花有關,他叫李天濤,在中國山東,比媽媽大一歲,如果還健在的話,他今年該79歲了。”田子說。
“李天濤是誰?他是干什么的?”
“你只幫媽媽打聽一下此人在不在就是了。別的不必問。”田子說。
窗外又響起了一些游行的人抗議小泉的聲音。
……
作者簡介
張巖,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見于《清明》《安徽文學》《北京文學》《電影文學》等刊物,并多次獲獎。中篇小說《幸福村8號》榮獲2019蚌埠市首屆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文學藝術類)一等獎。三十集電視連續劇劇本《夢想碼頭》獲第三屆曹禺杯全國優秀劇本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