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進萬家,健康你我他”。今年5月23日是第七個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根據中國文聯部署要求,近日省文聯集中組織了“到人民中去”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廣大文藝志愿者面向基層,深入一線,因地制宜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用實際行動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和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貢獻力量!
5月22日,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何穎率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深入肥西縣,開展“到人民中去”文藝志愿服務主題實踐活動。省文聯機關黨委負責同志和部分女文藝工作者、青年文藝工作者參加。
在引江濟淮嚴店鄉工程段現場,何穎與大家現場了解工程概況和進展情況。她指出,文藝工作者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和創作導向,積極發揚文藝志愿服務精神,深入社會實踐,把握時代脈搏,刻畫最美人物,描繪偉大成就,謳歌英雄模范,在為人民服務、為時代放歌中實現人生價值。
巢湖岸邊的泊岸生態藝術小鎮,是由“鳳還巢”的藝術家利用村民閑置房屋打造而成的集藝術交流、休閑住宿于一體,保持鄉村生態、湖岸風貌、民風民俗的生態藝術小鎮、田園綜合體。何穎與大家體驗了這個融入了文化、藝術、旅游、生態、互聯網等多種產業元素的鄉村振興項目,表示將積極探索文藝工作者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新途徑,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村、農民精神文化風貌,作出應有貢獻。
在山南鎮小井莊,小分隊來到“中國農村包產到戶紀念館”,在中國農村“包產到戶”發源地,在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中,共同回顧那段轟轟烈烈的歷史,感受小井莊“敢想敢干、敢為人先”的精神,見證小井莊一路改革、一路發展、一路輝煌的不平凡歷程。
機關黨委、省文藝志愿者協會、《清明》雜志社負責同志向小井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贈送了書法美術作品和文藝期刊,旨在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功能,努力發揮文藝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獨特作用。
小分隊一行深入脫貧攻堅一線,先后走訪了山南鎮長莊村太空蓮扶貧產業園、金牛村蠶桑農民扶貧專業合作社和嚴店鄉三元村扶貧產業園, 看駐村干部、科技示范戶、致富帶頭人如何培育支柱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貧困戶和殘疾人共同邁上小康之路。
這次活動,讓小分隊成員從肥西縣這些浩大的工程、創新的嘗試、專業化的生產里,看到了當地群眾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創新與信心。藉此倡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進一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硬作風”啃“硬骨頭”,切實促進主題創作、助力鄉村振興。
肥西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旻以及山南鎮、嚴店鄉有關負責同志參加相關活動。
活動感言:
王業芬:走進肥西,目光所及之處,不僅僅是希望的田野上一個個生機勃勃的扶貧產業園、扶貧合作社,還有國家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引江濟淮工程如火如荼的施工現場。建設者們和生產者們,奮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上,用他們火熱的心和勤勞的手,描繪出一幅又一幅新時代的壯闊畫卷。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沉下身去、靜下心來,一一呈現這些令人鼓舞、使人振奮、給人力量的新時代畫卷,真正做到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
許諾晨: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到人民中去”主題實踐活動就是要認真反映改革實踐、體現人民生活、表達人民情感,把活動效果體現到文藝創作成果中去。同時,要廣泛運用和提煉人民群眾喜歡的語言、風格、樣式,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與時代的進步。我會切實在定點深入生活中向“小人物”“小場景”要“大作品”,努力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精品。
杜媛濤:“年輕人的生命里應該有鄉土”,青年一代或許缺失了鄉土生活經驗,但在鄉土中國的精神家園里,卻不會也不應該缺席。走入肥西,開展“到人民中去”文藝志愿服務,親眼見證肥西的創新與發展、勇氣與果敢,我們在場的每個人都是受益者。作為一名新加入的文藝工作者和文藝志愿者,我深受震撼與鼓舞,愿以此為開端,不負時代、扎根人民,沉下心來工作、撲下身子苦干,為文藝志愿服務貢獻一份力量。
李績:鄉村對于每一名民間文藝工作者是多么的熟悉與親切。1978年山南小井莊人民“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勇氣掀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三十年后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長莊村太空蓮扶貧產業園、三元村扶貧產業園、金牛蠶桑農民扶貧專業合作社等一大批特色產業的建立既帶動了一方群眾脫貧致富,也成為都市休閑度假的后花園。我們要用來自鄉村的民間藝術去謳歌黨、謳歌人民,描繪新時代下的新鄉村。
李曉雙:清晨入初夏,輕風送真情。一天的行程結束,使我深深感受到農村祥和、農業興旺,農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迅速發展。作為一名青年人,在看到農村農業事業的火熱發展后,更應將飽滿的精力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將個人生活與事業發展結合起來,將個人理想與國家振興交融一致。雄關漫道真如鐵,我輩青年,當披荊斬棘,勇擔責任,為中國夢,為人民夢,為個人夢而不懈努力!
何冰凌:
在嚴店鄉
——寫給幸福
巨大日冕的手指,
穿過路邊葡萄園,
漿果正在增加甜度。
湖上的光線呈黃金液態,
浩蕩的江水將被引灌至此。
可以想象,
瀑流如搶著見世面的小孩子,
爭先恐后地涌出。
在肥西縣嚴店鄉蓮花圩,
派河口泵站已經建成。
引江濟淮,
聯通大地秘密的心跳。
這昆蟲撩撥的初夏,
樹木像豎琴等待,
風的彈奏。
葡萄如珠玉養在深閨,
被“善于發現美”的鏡頭一一捕獲。
在觀察釀造蜜糖的過程中,
我獲得了蜂房的寂靜,
——關于勞作、艱辛和美的教育課。
遠眺防波堤穩定的峰巢構造,
領悟葡萄變甜的——
摩斯電碼。
張瑩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作為從事文藝服務工作的青年,我們要真正沉下心來、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學習,在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的偉大實踐和廣大群眾開創美好生活的火熱生產實踐中,進一步筑牢理想信念、進一步練就過硬本領、進一步錘煉品德修為,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努力做到為人民服務、讓群眾滿意。
苗秀俠:在山南鎮小井莊“中國農村包產到戶紀念館”參觀時,再一次諦聽中國農村改革的號角,感受小井莊人民“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膽識。今天的小井莊,自然生態和改革文化相融,已成為中國鄉村的楷模。而嚴店鄉境內的引江濟淮惠民工程,讓我們領略到祖國水利工程的恢宏和偉大,感動著勞動者的無私奉獻精神。走訪鄉村和扶貧產業園、專業合作社,讓我們體味到不一樣的現代農業魅力。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到人民中去,感受火熱的生活,獲取創作的靈感,將是我們的一慣堅持和不懈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優秀作品。
胡竹峰:省文聯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走進基層,走進從而熟悉,因熟悉而熱愛,因熱愛而歌頌,很多人和基層群眾結下了美好的友誼,寫出了新時代的文藝作品。近年來,肥西變化日新月異,現正以嶄新的面貌走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時代新征程上。文藝工作者的一次次走訪,表達的是深情厚誼,更是接地氣,察世情。
按姓氏筆畫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