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
這個庚子開年注定將不會平凡,南澳的山火經久不息、北美的流感席卷刻地、非洲的蝗蟲赤地千里,但是在我看來,唯有中華抗疫的動人故事方能永載史冊。 遵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通告的要求,整個春節假期我都老老實實地待在家里。看書審稿后的休息時間,手機里噴薄而出的疫情新聞讓我的心里頗不寧靜。 看到一個個奮力戰疫的人、發現一樁樁催人淚下的事,我不禁想到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的話:“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就在這次疫情剛剛發生時,84歲的鐘南山院士、73歲的李蘭娟院士等上百位重量級專家毫不猶豫,親赴一線;武漢告急、湖北告急之際,29省、近300支醫療團隊、40000多名白衣天使舍命馳援。黨中央在第一時間迅即全面部署,領導干部靠前指揮,社區人員拉網排查,基建工人急建醫院,軍隊醫護千里飛援,科研勇士全力攻關,愛心人士義捐口罩,公安干警全天守衛,外賣小哥送餐救命,海外華人包機運物······在最勇敢的人的帶領下,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火速打響!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沒有局外人,我和家人理所當然要啟動響應、全力應對。 我工作的單位是一家知名出版社,同事們雖然沒有一線防控人員的驚心動魄,但在崗戰“疫”、志愿服務的實際行動卻不斷涌現。同事章慧敏在省疾控中心多位專家的指導和其他同事的通力配合下,在家制作出了生動活潑的H5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小知識》(中小學生版),2月3日首發后,家長們紛紛點贊、廣泛轉發。元宵節剛過,我趕緊逐個聯系高校教材作者,詢問他們需要什么樣的數字內容以便開設“空中課堂”,隨后趕制、補充了一批可供一個月線上教學使用的PPT課件發給他們。與此同時,為了免費提供大量權威在線教育資源,解決初中生家長的后顧之憂,實現“停課不停學”,幾位同事緊急加工后臺數據庫,硬生生用壞了自家的電腦。復工后,單位又立即開展愛心捐款活動,不遺余力支援抗疫,充分展現我們出版人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決心和力量。 家人中,在崗戰疫的不止我一人,我的妻子可以說一直在場。疫情發生后,作為社居委黨支部的小組長,她立即向支部請求承擔志愿服務工作。從1月底至今,她堅持每天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在小區門口輪流值班,第一時間在業主群里轉發防控通知和有關新聞。當得知口罩緊缺后,她發揮手工特長,購買了口罩原料,連夜自制了50只口罩送給社區。想起與社區婦女干部一起為孤寡老人編織毛衣、圍領的任務,她在一針一線完成后立即交給了社區干部。此外,在她的影響下,我們家3歲的孩子一改往日的懶散,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講衛生、按時睡,儼然一個防疫小戰士。還有我那年近七旬的老父親,出門時被孫兒成功勸返戴口罩。每次在陽臺看到熟識的小區保安大叔搬運大垃圾桶,他便立即戴上口罩、穿上手套下樓添上一臂之力。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因為愛是橋梁!想到這里,我仿佛看見同事們笑了,因為讀者的需求就是肩上責任,哪怕只是隔空相守;作者笑了,因為久違的課堂他要回去,雖然只是隔屏相望;家人笑了,因為大家的健康才是小家的保障,即便只是隔墻相助。 全民響應,各盡其力;大國戰疫,我不缺席。都說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曾到來,我相信,病毒斗不過逆行者的信心百倍、醫術精湛,疫情擋不住中國人的團結有序、奮力抗擊。看到這些,我的心情漸漸平復下來,因為在這樣一個極不平凡的庚子新春,深愛著祖國母親的14億兒女正在譜寫一曲合力抗疫的最強戰歌!
【作者簡介】
文乾,筆名大河,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于《中華讀書報》《安徽日報》《合肥日報》《出版參考》《青蘋果》等報刊。
“快遞大媽”抗疫記
原以為英雄之城的武漢,那才是真槍實彈的戰場,我曾為自己不是一名白衣戰士而懊惱不已;原以為村鎮社區才是抗疫斗爭的前哨,也曾為沒有戴上袖章在卡口站崗而深感遺憾;尤其是當一位名叫卜凡的靈璧文友以藍天救援隊的名義馳援武漢,每晚看著朋友圈里她在戰斗間隙發出的簡短而有溫度的感言,我真恨自己為什么老得這樣快,身體這樣不爭氣!恨不能插上雙翅飛赴武昌城下,像卜凡那樣赴湯蹈火,南征北戰! 惆悵,無名的惆悵。因為一直以來,我總有一種錯覺,以為自己沒有退休,似乎還是一名召之即來,戰之必勝的鄉干。而當我回到現實,依然是沒完沒了的無名惆悵,我反反復復地拷問自己,已是“快遞大媽”的我還能為舉國動員的戰“疫”做點什么呢?突然有一天,天降大任,我終于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那樣,發現了自己活著的意義,原來郵政快遞也戰“疫”!我這個“快遞大媽”也和快遞小哥們一樣,都是逆行而上的抗疫戰士,我也是特殊戰線的戰“疫”人! 成為快遞超市的老板,還是節前幾天的事情。即使到了春節,快遞小哥們也沒能休息,而我這個“快遞大媽”當時還沒有找到感覺,在家里提心吊膽地“宅”到了大年初二。就在大家極不安分地居家抗疫,等待春暖花開的時候,初三早上得到消息:戰“疫”期間,郵政快遞一要加強自我防護,二要堅守工作崗位,確保物流暢通。真是謝天謝地!這是叫天隨我愿呢,還是吉人自有天相啊? “快遞超市”座落在鎮區大街的東頭。說是緊靠公路,它卻在雞蛋行的隔壁,說是繁華的鬧市,卻又十分地偏僻。但不管怎樣,只要找到可以廢物利用的存在感也就知足了。但我怎么也沒有料到節前還云淡風輕的新冠肺炎疫情,會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春節“井噴”式爆發,而且迅速向全國蔓延。很快,武漢封城,湖北封城。湖北封村,全國封村!一時間“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宅在家里別出門”成了人人必須遵守的規矩。而越是嚴防死守越需要高效暢通的郵路。我忽然覺得“快遞大媽”的使命竟有一種從未有過的神圣感。不是嗎?無論在萬籟俱寂的街道,還是鴉雀無聲的社區,我們總能看到郵政小哥辛勤勞動的身影!正是這些快遞人默默無聞地奉獻,甚至冒著被傳染的巨大風險,一絲不茍地傳遞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郵件,才穩住了一顆顆焦躁不安的人心!而這些郵件幾乎全是通過各種渠道,甚至是鉆窟打洞買到的極為珍貴的防護物資。真是小小快遞員,責任大于天啊! 試想,在大街小巷的商戶大門緊鎖,市面上的口罩、消毒液被一掃而光的非常時期,人們唯一的購物渠道就是網購。可在這人命關天的緊要關頭,幾乎所有的快遞公司無以例外地閉門謝客。只有“國字號”的郵政快遞挺身而出,像迎風傲雪的臘梅一枝獨秀!災難面前,快遞小哥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逆行而上。 剛接手快遞工作,就遇到了突如其來的瘟疫,對我這個快遞“新兵”來說既是一場大戰,又是一次大考。看著每天從各地發來的郵件,我真是心急如焚,我要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時間把它們送出去。一位好心的朋友給我打來電話,說是大疫當前,人命關天,趁早關門歇業吧,等什么時候疫情結束了再干也不遲,只要人活著,比什么都好!是啊,人都沒了,掙再多的錢還有何用?可當我看著一包包郵件,里面絕大部分都是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和孩子們的書包、課本等學習用品,如同看到了疫情中一張張焦急的面孔。這可都是十萬火急的救命物資啊!我毫不猶豫地謝絕了朋友的好意,默默地堅持了下來。 元宵節下午,一位素不相識的客戶打來電話,說他們那里封路過不來了,家里連一只口罩都沒有了,問能不能把裝有口罩的郵件送到他所在村頭的卡口,我當然知道客戶迫不及待的心情,我更知道潛在的風險,但我別無選擇,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人家。由于道路多處封堵,在通過一處臨時設置的路障時,我一不小心重重地摔了一跤。剛穿不到三天的新褲子被磕出一個比雞蛋還大的洞來,若不是隔著一層棉褲非得摔骨折不可!等我一瘸一拐地回到家里已是晚上8點,老公和孩子早就點好了面燈,坐在餐桌前等我這個“一家之主”吃飯呢,當聽說我為了給客戶送快件險些摔傷的時候,都一齊批評我不該冒這么大的風險,讓我不為自己想也要為他們想想,畢竟我也是奔六的人了。 有了這次的教訓,老公再也不敢讓我單獨冒險了。每當遇到需要送到村莊的郵件,他都會保駕護航。我倆幾乎天天都要背起大包小包,翻越不知多少因抗疫設置的路障。把一件件郵件送至客戶村莊的卡口,隔著緊繃的警戒繩將東西交到對方手里。這哪是一般意義上的郵件?這分明是大愛無疆的片片真情啊!當客戶從我的手上接過他們盼望已久的郵件時,那種感激的心情簡直無以言表,而我也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十分地欣慰。 “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在黨的領導下,華夏兒女眾志成城,抗疫斗爭捷報頻傳。而狡猾的魔鬼卻節節敗退,一潰千里,勝利就在眼前!而我之所以倍感欣慰,是因為我這個退而不休的老鄉干有幸投入了這場不同尋常的戰“疫”!若干年之后,當人們聊起這段往事的時候,我會不無自豪地說,當年那場沒有硝煙的大戰,“快遞大媽”沒有缺席!
【個人簡介】
汪德蘭,筆名汪云海,《作家前線》簽約作家。散文作品散見于省內外諸多報刊和網絡媒體。曾獲《作家前線》“才子杯”文學作品大賽一等獎和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