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17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徐翔,安徽省含山人,1938年8月出生,主任編輯。1957年畢業于安徽省黃麓師范,同年在無為縣參加工作。曾任小學教師,縣報記者、編輯(在報社期間曾函授于復旦大學新聞系),縣委書記秘書,縣政府辦公室秘書、副主任、主任,縣外事僑務辦公室主任,縣僑聯主席及多屆縣政協委員、常委。1996年獲外交部頒發“全國資深地方外事干部”榮譽證書。2016年加入蕪湖市作家協會,2017年加入安徽省作家協會。
創作情況:
1959年至1961年,在《無為日報》社當記者、編輯,擔任一、四版時政的新華社記錄新聞,及三版的文藝副刊編輯。同時下鄉采訪,撰寫先進典型、詩歌、電影評論等。因避開當時的浮夸風,開啟了報紙的版面新風,獲報社一等先進工作者的獎勵。
1964年,在繁昌縣新港公社磕山大隊,搞四清工作隊秘書期間,撰寫了大隊志愿軍傷殘軍人李世標的事跡(后李任該大隊書記),先在《華東通訊》作了簡介,后由繁昌四清總團組織《蕪湖日報》美術組組長、全國版畫家師松齡帶隊的美術工作組(抽調蕪湖市幾名美術老師),至磕山大隊創作了一套關于李世標同志事跡的連環畫,在總團展出。
1974年至1976年,在無為知青辦任秘書時,因連續跟蹤報道了南京下鄉知青朱永樂的事跡,引起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青年組、《中國青年》、《人民日報》三家媒體重視,派記者來無為采訪。1977年五一勞動節,五四青年節播出了長篇通訊,本省媒體《安徽日報》、《安徽畫報》社、省電臺也跟進報道。這樣朱永樂同志作為知青代表,出席了文革后第一屆全國科學技術代表大會,獲全國勞模稱號。
退休后,先后給《安徽外事僑務》、《江蘇經濟報》、《無為文藝》、《巢湖日報》、《安徽老年報》、《大九華》等刊物,寄送了散文、游記、報告文學、劇本、評論等多種文藝形式的稿件。最后,在2011年、2013年,將上述發表的稿件匯編成書出版了:一、《美歐紀行文集》,二、《美歐紀行文集回響錄》,各印了一千冊,內部贈送相關單位、個人。2016年10月,長篇通訊《飛來飛去的金鳳凰》在《江蘇經濟報》刊發后,得到北京中央黨校等出版社及核心期刊轉載、摘錄,并給作者頌發榮譽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