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作協2022年工作計劃
瀏覽量:2344 | 上架時間:2022-11-18
1、宿州歷史文化特色創作工程
舉辦一次全國性“文學采風”活動。以“詩意汴水·文學宿州”為主題,邀請全國知名作家、國家文學名刊主編、省文聯、文學院領導等專家走進宿州,通過他們對本地富有文化文學特色的區域進行實地行走,深入領略宿州的自然和人文風情,更深刻體會宿州市創新、發展的昂揚精神,為我市的文學創作帶來新風氣,注入新活力。
2、重大主題創作創新工程
聚焦實踐、聚焦時代、聚焦生活,圍繞重大現實題材、發展題材和歷史題材,抓住建黨百年、黨的二十大、鄉村振興等契機,持續開展主題創作,創新文學呈現方式,突出精品創作意識,激活重大主題創作的文學生產力。
3、校園文學培育工程
持續關注校園文學建設,培育文學新苗,系統性地開展好我市校園文學培育工程。充分發揮市文聯、市作協的領導和指導作用,積極聯系教育主管部門,加大該項工作的宣傳力度;利用各校當前“延時服務”時間定期舉辦各種規模的“文學進校園”活動;加強對校園文學團體建設的指導和幫扶,建立積極有效的校園文學組織;指導校園文學發展師資培訓,建立相對穩固的校內文學輔導教師制度;作協積極聯系相關媒體,為師生優秀作品的推介做好保障;每年舉辦兩次全市(或全區)規模的學生作文大賽,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4、助力農民作家工程
宿州市農民作家創作成就較為突出,他們大多還是過著“朝讀云霞晚讀窗,田為素稿字為秧”的生活。目前,宿州農民作家市級會員203人,省級會員137人,中國作協會員1人。農民作家最具代表性的有周鵬飛、韓旭東、閆星云、王玉林、張曉波、王愛荷、朱玄之、趙閃亮、蔣雪琴等,出現了夫妻、父女乃至一家人共同寫作的現象。多對這類作家進行培養和扶持,對有較強創作潛力的骨干農民作家進行跟蹤服務,及時掌握他們的創作和學習情況,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在創作、生活中的困難,邀請著名作家來宿,給農民作家講座;邀請全國知名作家、雜志主編為本地有影響的寫作者舉辦作品研討會,向他們進行有關政策扶持和傾斜,為他們搭建更多作品創作和推介措施。
5、文學融合發展工程
鼓勵和推動宿州文學原創的成果轉化,拓展文學作品轉化為電影、電視劇、話劇等的途徑和可能性,加大力度向相關社會團體、文化生產部門推薦省內作家的優秀作品,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